“叉酱”走红被骂,疫情面前该怎样“苦中作乐”?
网视导读:“小叉车”偶然出道后引发的网络争议,给想要通过娱乐手段缓解疫情心理压力的媒体、公众提了个醒,在面对充满“悲剧色彩”的突发公共事件时,即便是“苦中作乐”也要张弛有度。
2月2日上午,被大家给予厚望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给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在这场与时间赛跑工程竞赛中,通过直播意外走红叉酱、铲酱、呕泥酱等一众施工车辆,随着医院开始投入使用,也迎来了“杀青”时刻。
昨日,汇集了近千人的“叉酱的叉烧包国际后援群”在医院正式交付后宣布解散。微博上关于小叉车的超话里也有不少网友刷起了“江湖再见”、“叉酱再见”的告别贴。
以“小叉车”为首,火神山一众施工车辆在网络上的走红着实有些出人意料。原本只是广大网友深夜无聊的消遣调侃,经由网络传播、媒体发酵后,这些被拟人化后的施工车辆们成为新晋网红。走红后的它们在吸引一大批粉丝为自己打call的同时,还引来不小的“批评”声音。
走红后的“叉酱”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粉丝团,央视频、微博还开辟了与明星榜单类似的机器助力榜、云监工超话榜,这些由民间自发、官方发起的活动,一定程度都给这些拟人化后的机器赋予了相应的“明星属性”。粉丝们也开始围绕着“叉酱”们展开的一系列粉丝行为活动,明星配套的反黑组、拉CP也被安排上。
网络有关“叉酱”们的欢乐评价,也从明星化、偶像化后开始出现不一样的声音。
《仅三天可见》中的主持人姜思达对“小叉车”们的批评,是最先引起网友关注与讨论的声音。此时,刚刚出道的“叉酱”们正当红,拥有一定公众认知度的姜思达公开批评“当红偶像”所引发的争论,基本可以对标喜欢点评顶流演技的汪海林所产生的的结果。
在姜思达之后,有关“叉酱”“呕泥酱”的批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一条转发超6万的微博中,原博主对于官方鼓励机器拟人化的行为进行了十分严肃的分析与批判。
从有关“叉酱”们的负面评价中可以总结出,“严肃媒体不严肃、网友玩梗过度”是引发批评声音核心所在。
其实,在疫情所带来的社会精神压力下,官方媒体想办法调解公众紧张情绪,网友们自己想方设法转移精神压力都没有错,只不过经由此次“叉酱”所产生的争议,或许给所有人都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在面对疫情这类突发公众突发公共事件时,究竟该如何娱乐自己、娱乐大众?
如果从自疫情爆发开始算起,网友们在关于疫情方面的娱乐创作从未停止。从一开始为了规劝爸妈戴口罩去写公众号、P图,到后面的《我姥爷不要我》、村支书喊话等短视频走红,这些对疫情的调侃背后展现的是公众对抗击病毒的积极心态。
只不过随着疫情扩散,有关疫情调侃的娱乐敏感度也应该随着确诊人数逐渐上涨。即便是苦中作乐也不要出现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的情况出现。
在灾难面前,公众借助娱乐手段缓解疫情所带来的的精神压力无可非议,但莫不可将“娱乐”变成一种精神鸦片,让人忘记灾难的悲剧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