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识人之法|甄伪法

甄伪法

甄伪之法是通过主动考察来辩识人才。但其并非完美无缺,其中“醉之以酒而观其侧”就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方法。但是就其大多数基本方法而言,甄伪之法还是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理论价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选自《孔子.列御寇篇》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钎,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之而观之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义,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孔子说:“人心的险恶超过了山川,要想了解他,比了解天还难;天的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还有个准,人的外貌像很厚的外壳,深深地掩盖其真情。所以有的外貌醇厚而内心轻浮,有的貌如长者而心如不肖,有人外貌圆顺内心直达,有的外貌严厉心理却非常和气,有的外貌和气心理却很凶悍。所以那些追求仁义如饥似渴的,他们抛弃仁义也如逃避烈火。所以君子让他在远方做事以观察他是否忠诚,让他在近处做事以观察他是否勤恳,让他处理烦难的事情以观察他的才能,突然发问以观察他的知识,仓促和他约定以观察其信用,委托他钱财以观察他是否廉洁,告诉他事情危险以观察他的节操,让他喝醉来观察他是否仪态端方,男女杂处来观察他如何对待女色。九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分清好坏。”

(0)

相关推荐

  • 姜太公(15种人与识人8法)

    姜太公(15种人与识人8法) 任何事物在其变化过程中,都有某种征兆显示于外,留心这些征兆,细心思索,就可以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传说姜太公帮助周武王打败纣王之后,写过一部兵书<六韬>.在这部 ...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能够近距离地拿自己做比方,推己及人,这就是实现"仁义"的方法了. 赏析 "仁义"思想是孔子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与理想,实现& ...

  • 古代识人之法|辨伪法

    辨伪法 辨伪,就要不单从言行来看人,而是要探求其行为动机.本文列举了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表现,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看人就要看他的来龙去脉,不能单以言取信,以貌识 ...

  • 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得令人惊叹!

    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g ...

  • 古代识人之法|明智法

    明智法 本文论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可以判断出他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以及可能获得成功的领域. 何谓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夫仁者,德之基也.义 ...

  • 古代识人之法|论短法

    论短法 本文论述了为什么观察人的缺点,就可以知道人的优点,这是因为缺点总是伴随着着优点而表现出来的,一定程度上说,缺点就是优点的的另一方面的标志. 何谓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夫偏才之人,皆有所短.故直之 ...

  • 古代识人之法|探绪法

    探绪法 观察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可以考察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在心愿顺遂和希望破灭时,有非常明显的外在表现,从而可以从他的情绪波动来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和不足. 何谓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夫人之情有六机,抒其所欲, ...

  • 古代识人之法|揆爱法

    揆爱法 本文阐述了"爱"与"敬"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通过观察一个人对敬爱这种道德规范的态度,就可知道他为人处世的成功与失败. 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 ...

  • 古代识人之法|品质法

    审誉法 一个聪明的人,可以通过对形势的准确判断,申时度势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从而赢得人们的称赞: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可以通过对艰苦环境的考验而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从而赢得人们的钦敬.据此可以看出一个人 ...

  • 古代识人之法|审态法

    审态法 本文讲述的是与上文讲述的"神"相关联的"情态",上文的"神"是内在的,以静态为主,本文的"情态"是外在的,以动态 ...

  • 古代识人之法|论神法

    论神法 本文讲述的是从一个人的"神"来考察一个人的正邪.这里所说的"神"的含义跟精神的"神"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它讲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