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变动背后的收权、放权与平衡!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2卷,汉纪二十四
汉成帝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

【原文】

初,何武之为廷尉也,建言:“末俗之敝,政事烦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宜建三公官。”上从之。夏,四月,赐曲陽侯根大司马印绶,置官属,罢票骑将军官;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汜乡侯:皆增奉如丞相,以备三公焉。

【译文】

当初,何武担任廷尉时,曾上书建议说:“末世习俗的弊病是政事繁多,当今宰相的才能又赶不上古代,而丞相一人却独兼三公主管的事务,因而国家长时间不能治理好。应该重新建立三公官职。”成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夏季,四月,赐曲陽侯王根大司马印信绶带,设置大司马官属,取消骠骑将军官职;任命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汜乡侯。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都增加到与丞相相同,使三公结构齐备。


【解析】


在《资治通鉴》中但凡有“初”其实都是回忆。
上面这段材料是在立定陶王为太子之后,因为孔光反对,于是将廷尉何武、御使大夫孔光进行对调。
这事之后,汉成帝重新把何武这番建议拿出来(也有可能是何武再提),确立三公制度。
在查阅一些文献之后,汉成帝为什么这么搞,有两个方面因素。
其一,三公官属算是古制,而彼时天象异相频发,按照儒家的观点以及当时意识形态的,这就是皇帝、朝廷没干好。
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以及相应改正,就会往恢复古制上靠。
包括后来王莽篡汉后搞得不少制度,其实都有这样的意思在其中。
要理解这一点,要这样想,你因为什么上位,你就不能反对,反而为了维护你的合法性,还必须高举。
其二,立定陶王为太子之后,那就要逐步削弱王氏外戚,避免将来出现霍氏废立的情况。
因此,后面的思考,其实也就是围绕这点来展开。
王氏外戚掌权多年,影响力极大,又有王太后撑腰(不直接涉政),朝野党羽颇多。
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经过汉成帝多年的搅合,以及王氏外戚内部因为话事人的更迭,后来掌权者没有第一代王凤那么有威望,此时的王氏外戚隐隐有走下坡路的迹象。
这一次三公官的设置,则继续对王氏外戚的削弱,整体上来看,汉成帝用来这么几个套路。

1.权力的分散


原有权力结构,大司马为内朝扛把子,基本上他说了算。
丞相虽然也在内朝有一定位置,却并不是主位,属于百官之首,更多是执行层负责人。
御史大夫则是有亚相的含义,往往丞相不在,他就主持工作。
这三个人,咱们可以用国有企业的常委为来类比。
内朝就是党委,百官就是相关职能部门,大司马是党委书记、丞相是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御史大夫是常委、常务副总。
平时丞相办事,但关键大事要大司马点头,而关键人事(组织)必须大司马拍板(人事组织属于党委这块)。
现在,汉成帝将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三公官,把三个人拉到同一个水平面上,就是把原有集中在一个人手中的权力,放开一个口子,让其他两个人手可以参与进来,实则是削弱。
这就好像,原来一件事你说了算,但是现在老大让另外两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看似你的没变动。
但是,其他人参与进来,毫无疑问是稀释了你的话语权,形成对你原有权力集中的分散。

2.关键权力的置换


赐曲陽侯根大司马印绶,置官属,罢票骑将军官
这一句要反过来看。
之前王根之前不是大司马(或者说有名无实),在定陶王入京,傅太后四处活动的时候可以看出来。
《资治通鉴》中这样记的:私赂遗赵皇后、昭仪以票骑将军王根。

注意在之前,王根接替王商时,任命了他为大司马、票骑将军。这里却不用大司马。
结合之后,设置三公官,给大司马印绶,这才算是做实了王根的大司马之位。
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置换,或者说明升暗降。
利用更高、更显赫的大司马,来置换王王根手中实权票骑将军,将其关键兵权收走。
这一招其实在现代企业也极为常见。
你手握关键客户资源,但是只是一个小领导,老板把你提拔起来为副总。
那么你是不是要把关键客户给出来?难道让副总亲自对接跑业务?
这就是一种置换,或者赎买。
看似你上去了,其实你的最核心的价值、利益被剥夺了。
而枪杆子出政权,手中没兵权,干什么事都没点底气。

3.带蜜糖的苍蝇


这点要从王根的角度来说。
自王根接替王商之后,任大司马、票骑将军。
虽然手握兵权,但是大司马一直没做实,好似就和代理一样(个人认为是汉成帝故意为之)。
这次三公官设置,就让王根非常难受。
说想,做实大司马王根也想要。
说不想,因为上去了,就要把票骑将军的兵权交出去。
面子是有了,里子却吃亏。
就如小标题的带蜜糖的苍蝇,好吃是好吃,但是恶心。
关键这是提拔,是器重,能推卸吗?
别给脸不要脸好不好。

4.制衡的构建


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汜乡侯:皆增奉如丞相,以备三公焉。
封侯这事,要从汉初说起。
汉承秦制,非功不可封侯。
一开始,丞相必须是要有爵位才可以,后来随着汉初军功集团没落,逐渐变成因担任丞相而封侯(从汉武帝开始)。
再到后来,爵位不值钱(王氏外戚封五侯、淳于长封侯等)。
不过好歹,侯爵代表身份和地位,也算是一种象征或者说参与权利核心的门槛。
而御使大夫,之前是没有封侯的,这次因为三公官设置封侯并相关待遇提升,算是把大司马、大司空、丞相放在同一个层级。
即,职权上有区分,但是地位上三人一致,这就是一种平衡。
大司马削弱兵权与丞相、大司空形成平衡,而丞相与被提起来的大司空又形成平衡。

【闲扯】


不管汉成帝出于何种原因设置三公官,在如此操作之后,王氏外戚的弱化已经成为定局。
甚至带后来,汉哀帝上位,王氏外戚差点被排挤出权力圈(要不是有王太后存在,真的废了,后面围绕太后大位,汉哀帝系外戚与王氏外戚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就是想兑子稀释王太后的作用)这个后面再说。
回到上面的内容,上面的小材料就是比较典型、常见的组织内部权力架构的平衡、制衡、收权路数。
简单来说就这么几点。
首先,不能老让一件事总是一个人说了算。
其次,收回权力肯定会造成反弹,所以要捧收结合带点迷惑性,让他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失去一样,或者说叫赎买。
再次,如果事情必须要一伙人说了算,流程上得设置好,彼此钳制,身份上大家都一样,甚至可以彼此否决(五常),不至于形成一言堂凌驾于他人之上。
最后,甚至如此权力制衡、平衡的目的是什么要搞清楚,而这点留给你思考,如此的目的是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