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巧治冠心病

作者:安少聪  本文转载自中医畅谈

1.理中汤,在《金匮要略》中又称人参汤由人参、炙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组成。煎汤服之名汤,做成丸药名理中丸,成份一样,剂型不同,作用快缓而已。

理中汤四味药构成精典巧妙,相辅相成,全方即可达到温中健脾和胃之功效。因而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解决一大片虚寒性疾病,从而给患者带来温暖与光明。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2.今晨,重听胡希恕胡老讲金匮,胸痹篇,想起五年前,一朋友打电话预诊:

岳母有病来家了,几家医院都诊断为冠心病:胸闷,胸疼,连及后背……。我一听,大概应是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或瓜蒌薤白桂枝汤吧,下午届时来诊。

女,58岁,心下及心胸满闷,时隐痛连及后背,满闷重时汗出,医院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st段抬高,虽经治疗不见好转。

再仔细问诊,平日口中淡,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吃凉则重,过去医院曾诊断为,慢性浅表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时服奥美拉唑,斯达舒,等有小效。另有疲乏无力,平时不喜饮,大便常干。舌质淡胖有牙印,苔卜白,脉细弱。

诊完病人,我这守株待兔之法顿时失效……。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第九阐述曰: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想到人参汤也主之,虽说“主”之,可未见什么名人有多少报道,人参汤治方冠心痛的记录。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又说: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胸痞闷,又汗出,我想到了,茯苓杏仁甘草汤。

当时我就用,人参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减枳实量,硬头皮开二剂试试看。

想不到朋友却说,这么远,给我岳母抓药,这么小气干什么,开七付药吧,于是硬头改七付药。

此病人路很远,晚上没想到又索方,回老家要多吃,于是给了方。

这病人,服三月后,又断续半年服,不仅冠心病不再发作,就连胃十二指肠病也痊愈,遂视为宝方。

3.特推荐给自己的好友,没一例有效,而病人自己却特效!可见辨证论治,才是中医治病神效的真谛。那些到处找寻偏方秘方,抱有偷窥别人神效方的中医朋友,我良言劝一句:还是踏下心来,研究些中医经典,悟出些治病救人的真道理来,世界从来就没有神仙方,还是务实些好!

4.理中丸出自伤寒之霍乱门,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的人参汤同,现在一般中医学研究家皆知此方有两个名称。而宋苏颂之治中汤,明张景岳之调中汤皆是此方之异名,关于人参汤之运用相当广泛,古来颇为医家赏用,然一般多以汤剂应用,用丸剂较少见。

理中汤在辅行诀又称小补脾汤:

小补脾汤:治饮食不化,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或心下痞满,脉微,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方。

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

术一两(《传承集》注:术一两:此下抄本中有新补小字按语:“按:《伤寒》之理中丸药同,主证大体相符。”此按非范抄本所固有,乃抄阅者据《敦煌古医籍考释》123页【按语】化裁人此。)

但无论方名如何改变,其基本成份一样,临床中只要掌握住该方病机,最基本适应症,寓于整体观念,精细辨证,用准此方也不难,也必定会神效,神效多了,也自然就不觉的神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