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明瓷 V-青花-数百年前全球化的缩影
“国家博物馆藏瓷”系列第十一期。
本期开始欣赏明代的青花瓷器。青花和彩瓷一直是受众最广的瓷器品种,原因是它们美的相对直白。青花纹饰幽兰,蓝白对照,很美。彩瓷则是五彩缤纷之美。
青花瓷器是釉下彩瓷,先烧成白色瓷胎,接着用含钴的颜料在胎上绘出青花图案,之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烧成,在窑炉内,钴颜料呈现出幽兰的颜色。
这技术说来简单,其实青花技术从初创到成熟还是经过了几百年。一般说唐代开始在瓷器上使用钴颜料装饰,而一直到元代,青花才达到了一个技术巅峰。另外,青花瓷器的水平还和国力、皇帝的重视程度,全球市场的需求,以及中外贸易的活跃程度有很大关系,而中外贸易甚至是个决定性因素。数百年前的一件青花瓷器就能反映中外贸易的重要性,数百年后的美国还要发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真可谓前车之鉴未远而后车已蹈覆辙。
此处请横屏欣赏
明 洪武
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国家博物馆藏
先来看明开国皇帝洪武的青花,这段时期的青花总体来说不太好看,纹饰比较简单,多数以花卉为主。青花的发色也偏灰。原因是那时没有从中东地区进口的高品质钴料,而只能用国产含锰量高的颜料。
中外贸易通道不畅,反映在了青花瓷器上。
此处请横屏欣赏
明 洪武
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盘(平视)
国家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屏欣赏
明 洪武
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盘(细节)
国家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屏欣赏
明 洪武
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盘(细节)
国家博物馆藏
明 永乐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带盖)
国家博物馆藏
事情很快就发生了转折。明代青花到了朱元璋儿子手上立刻就达到了巅峰。在瓷器收藏家眼中,永宣的青花是最值得收藏的珍品。
所谓永宣就是指永乐和宣德。这一时期的青花比元青花又前进了一步,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非常美丽。
而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国力富强,更重要的是郑和七下西洋,中外朝贡贸易达到巅峰,大量高品质钴料进入中国。它们钴和铁的含量非常高,而锰含量很低,这就使得青花烧成后呈色幽兰,烧得好的甚至呈现宝石蓝的效果。而铁含量高则在青花中形成铁锈斑点,黑铁斑和浓艳的青蓝色形成强烈对比,视觉效果极好,这被视为永宣青花无法模仿的特色。
以后会介绍雍正青花,你会发现雍正时期的瓷工刻意用深色颜料点出小点,目的就是模仿永宣青花的铁锈斑效果。
明 永乐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带盖)
国家博物馆藏
仔细看看这盖子上的铁锈斑。
另外,梅瓶我们介绍过多次,这里就不细说,值得一提的是多数梅瓶盖子已经缺失,这这件带盖,非常难得。
明 永乐
青花莲瓣纹漏斗(俯视)
国家博物馆藏
同样请欣赏青花的发色和独特的铁锈斑。
明 永乐
青花莲瓣纹漏斗(平视)
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东西本身比较罕见,一般青花多见瓶、碗、杯、盘之类,而漏斗真是非常罕见。
明 永乐
青花番莲纹小罐
国家博物馆藏
这小罐子东西虽小,却小器大样很有气势。另外青花发色非常永宣,很漂亮。而这种器型也非常罕见。
明 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豆
国家博物馆藏
有说法青花瓷器永宣不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们还是发现了很多鉴别的特点,这里我们不细说。但永乐宣德的青花还真是非常像,你看这件东西的青花发色一样的浓艳,其中的铁锈斑深入胎骨。要不是有款,还真难分别。
明 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豆(俯视)
国家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屏欣赏
明 宣德
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
国家博物馆藏
高足碗到了明代,特点是足显得短了,总体感觉不如元代高足碗那么遒劲有力,有挺拔少年和富态中年的既视感。
明 宣德
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俯视)
国家博物馆藏
有关青花瓷器的全球化特点我们在元代青花那期就说到过,感兴趣的同学可点下方链接看看。到了明代,青花瓷器依然是全球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