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兄弟:鲁迅与徐悲鸿的相似之处

鲁迅与徐悲鸿的相似之处

鲁人

鲁迅和徐悲鸿有过一面之缘,是1918年末在北京,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之后再无交往。鲁迅居住在上海时,徐悲鸿也曾是在上海有过数月的寄居,却无交集。鲁迅虽培养了中国新木刻的萌芽,也与陈师曾等几位书画名家有私交,与当时的美术界却素无交往,上世纪三十年代,还对当时已崭露头角的徐悲鸿和刘海粟有过小小的讥诮。但这俩位中国现代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身上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出生于地杰人灵的江南水乡,父亲都是落魄文人。鲁迅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徐悲鸿的父亲是私垫先生兼画师。鲁迅少年时家道中衰,“由小康堕入困顿”,13岁父亲重病,他做为长子开始进当铺入药房,担起家庭的重任,16岁父亲病故,他更成了家庭的支柱。徐悲鸿也是家中长子,他自小家境贫困,13岁随父亲流浪卖艺,17岁因父亲重病回到家乡,开始在三所学校教国画,每日奔波于相距50余里的三所学校间,19岁父亲去世。以后他们又都曾以官派身份留学海外。

成年后,他们又经历了颠沛流离、窘迫拮据等许多生活的磨难。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失和后,要购买新的住宅接母亲一起生活,背了一身债。万般无奈时,甚至,买过一次彩票。徐悲鸿曾自述:“吾生与穷相始终”。抗战时期,他栖居碚都,曾自嘲地在画作上写道:“欲破悭囊购彩票,中得头奖买枇杷。”这也许只是一种自我调侃,并未真正尝试,也许兵慌马乱,时势艰辛,他确实无计维持正常的生活,只好盼着乱世中会有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意外。

曾经的艰辛,使他们终生保持着一种俭朴的生活方式。在衣着和饮食方面,二人都保持了简单的方式。他们甚至有着同样的节俭习惯,就是买东西后,会将捆扎物品的细绳收存起来,留着以后再用。但即使在自己生活窘迫之时,他们仍然会尽自己所能无私的帮助周围的青年人,那种帮助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他俩每个人身后都可以列出一大串受过他们帮助的人名。可能正是因为自己历经磨难,他们才会去尽全力帮助处于困境的青年。

在工作中,他们都废寝忘食而达到无我地步,将工作看着生命的一部分。鲁迅因为白天工作繁忙,从而养成了深夜写作的习惯。他自己说:“书桌面前有一把圆椅,坐着写字或用心的看书,是工作;旁边有一把藤躺椅,靠着谈天或随意看报,便是休息。”他还曾在病后说过,如果工作而只能活几个月;休息而能活几年,他宁可选择赶紧做,而只活几个月。徐悲鸿亦是心里装满了画。他带学生出外写生,半途休息,那怕只有两三个小时,他都会拿出纸笔画画。学生劝他休息一会,他则回答:“最好的休息是挑一件自己喜欢的工作,因此,画画就是休息。”他在自己的画作上题字道:“一个画家的生活,生命和绘画是相终始的,画停止了,画家的生命和生活也停止了。”他们都在60岁前病逝,与是他们殚精竭虑地终日忘我工作不无关系。

对徐悲鸿了解的很肤浅,不敢乱多嘴。鲁迅在政治上绝无半点野心,他虽时常处于政治旋涡中,但真的只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良心使然。不然在北京14年,也不会始终只做个小小的佥事。到上海后,更是至死只是一介布衣,虽然参加过“左联”和“中国民权保障同”,却从未生过做大帅的欲望。他们生于民族忧患之时,亲身感受到这种忧患带给国家和百姓的苦难。他们只是渴望寻找到一种使国家和民众挣脱苦难的方法。鲁迅有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大量流传至今的文字;徐悲鸿则有了《田横五百士》、《奚我后》、《愚公移山》等一批抒发他心中悲愤和表达心中希望的作品。

国家昏聩,让他们忧愤,让他们思考,并在思考中让思想不断深刻。少年时的苦难,使他们更关注于社会底层的民众,从而具有了强烈的批判意识。渊博的知识,使他们达到了常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对青年的无私帮助,使他们有了众多追随者和拥护者。承天降大任者,必有非常的磨练,鲁迅和徐悲鸿命运中的相似,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0)

相关推荐

  • 诗人贺敬之

    贺敬之,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十二届.十三届中共中央委员.曾创作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是中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他1924年生于峄县(今枣庄),1938年 ...

  • 感恩生命中的一切遇见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我们应该生活在感恩中,才会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台湾知名脑神经科学家洪兰教授说:年轻人要学会感恩.她举了一 ...

  • 散文||母亲的岁月

    感 恩 2019/05/12 Mother's Day 母 亲 节 母亲的岁月 梁书萍||湖北 母亲的遗传基因很好,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不知怎么不小心嫁给了父亲,有一首打油诗日:"好 ...

  • 切换生活的视角

    若河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爱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扩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爱,都是创造,都是扩张. 我们都在永恒之中,爱,创造,扩张.我们都是永恒的生命,在永恒之中不断变化. 如果 ...

  • 珍爱生命的名言警句 珍爱生命的诗句

    珍爱生命的名言警句 珍爱生命的诗句

  • 鲁迅玩伴“闰土”晚景凄惨,与鲁迅同年去世,孙子靠鲁迅发家致富

    鲁迅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那个落后腐朽的时代,鲁迅希望自己能以纸为盾.以笔为矛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用自己的文字铸成了新中国最坚硬不屈的脊梁.在他的笔下曾塑造过无数个鲜活的人物, ...

  • 周氏兄弟:鲁迅的毒舌

    鲁迅的毒舌 鲁人 在中国文坛,少有人如鲁迅般犀利甚至刻薄,其舌之毒令许多人内心不适. "我虽然对于上等人向来并不十分尊敬,但尚不料其卑鄙阴险至于如此也." 如此鄙视上等人,也就无怪 ...

  • 周氏兄弟:选择者——鲁迅

                          选择者--鲁迅                                              鲁人         中国自古不乏忠贞者,从比干. ...

  • 周氏兄弟:鲁迅

    鲁迅 鲁人 他是被压抑了两千年的地火 终于,在一个暗夜 冲破僵硬的地表 化成一股烟 浓浓的 蟒一样腾起来 一片惊恐 一片咒骂 一片呐喊 他却恣意地腾着舞着 咝咝叫着 透着叛徒的快意 他毒气一样 弥漫在 ...

  • 周氏兄弟:在京城寻访鲁迅的居住地

                  在京城寻访鲁迅的居住地                                                鲁人          短暂寄寓北京之初,便决定抽空去 ...

  • 周氏兄弟:鲁迅新思想的启蒙之地

    鲁迅新思想的启蒙之地 鲁人 如果不是"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想必,鲁迅不会"走异路,逃异地",到南京的新式学堂求学.离开三味书屋后,鲁迅渴望着外出求学,但家道 ...

  • 周氏兄弟:鲁迅与《大公报》

    鲁迅与<大公报> 鲁人 鲁迅发表过作品的刊物,基本集中在京沪两地.两地之外刊登过鲁迅作品的报刊零星得屈指可数,且发表数量也很少.不过未发表鲁迅的作品,但与先生发生过关系的报刊却不少,创刊于 ...

  • 周氏兄弟:鲁迅对周作人的溺爱

                    鲁迅对周作人的溺爱                                               鲁人         总觉得周作人的悲剧,是鲁迅人生的一 ...

  • 周氏兄弟:鲁迅的多面性

                        鲁迅的多面性                                                 鲁人         对鲁迅了解的越多,越会感到他 ...

  • 何旻 | 现代世界文学环流中的“精美”与“余裕”之物:周氏兄弟与作为文学媒介翻译的《域外小说集》毛边...

    近代文学研究 第272期      编者按:周氏兄弟在日期间的文学活动,是学界长久关注的话题.首都师范大学新文化运动研究中心何旻研究员的论文,采用书籍史.阅读史的研究方法,结合二人在日的阅读与出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