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行业正被重构
2020年是数字化重构传统医药行业的重要年份,医药行业的整体格局正在发生剧变。
正如2003年的非典变革传统零售业,带动电商行业崛起一样,2020年的新冠状疫情也变革了传统医药企业,加速了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量已达到6.2亿,接近移动互联网用户七成。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
不仅是传统药企,今年的疫情也催动了公立医院的数字化,疫情前仅七十多家公立医院设有互联网医疗平台,疫情后五月份统计时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约一千多家。
可见,医药行业数字化正以指数型增长的姿态飞速进行着。当然,医药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是全产业链、多主体参与的升级改造,涉及到研发、生产和医药流通等各个环节,需要政府、政策、医药企业、第三方平台等多方参与与推动。
国家政策数字化推进
医药数字化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推动与支持。换言之,药企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合法性与安全性。
传统资料为保障合法效益,需加盖公司印章;而数字化后的电子资料则是需要加盖电子签章。必须要指出的是,电子印章的使用和效应一直有坚实的法治基础。
01
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其中第九条明确: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材料合法有效。
02
去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三十二条明确:销售药品要向购进单位提供相关资料,且资料均应当加盖本企业公章,通过网络核查、电子签章等方式确认的电子版具有同等效力。
03
今年2月26日,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第三(十)条提到:规范“互联网+药学服务”,并强调:电子处方审核、调配、核对人员必须采取电子签名或信息系统留痕的方式,确保信息可追溯。
04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第三(三)条指出: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为在线办公提供有效支撑。
以上,仅是众多电子签章相关政策通知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十多个政府部门接连发布政策通知,鼓励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合同在各行业的推广和使用,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多个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通知都证实了电子签章的合法性。此外,必须要明确的是,电子签章具有合法性的同时,更具安全性。
传统的实物印章,极其容易被仿造。哪怕是腾讯这般的一流企业,今年也闹出被“老干妈”骗了一千多万的“萝卜章”事件。而使用电子签章,安全性更高,可以完全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以001医药电子资料管理平台(下称“001平台”)上的电子签章为例,001平台拥有权威的CA认证机制,下发数字证书后使用电子签章时会形成唯一加密文件与时间戳,数据留痕可追溯,能够数据保全,防止篡改,确保文档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签章者行为的不可否认性。
随着医药数字化的持续推进,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细致和完善,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合同作为实现服务“线上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国家各级部委的推动下,已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能。
医药企业数字化升级
去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药品智慧监管的行动计划》
明确: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电子留痕,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与智慧监管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在国家夯实了政策基础后,医药企业也要紧跟步伐,积极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
但是,数字化升级改造并非易事。除了少数如华素制药、GSK、罗氏这样的头部药企可以独自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更多的企业则是选择与第三方平台以项目合作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数字化升级改造。
根据药企的不同需求,这些被药企选中的企业有丁香园这样拥有医生社群的公司;有叮当快药这样对接线上单体顾客的新零售渠道;也有001平台这样为药企在经营销售过程中提效减负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药企们各取所需,整个医药行业数字化的局面空前活跃。
以作为国家课题试点平台的001平台为例,该平台自推出以来,就以安全级别高,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运营成本等优势以及“零见面”、”零跑动”、“一站式”的特点,受到广大医药企业的关注与认可。
据了解,001平台已得到28个省(市)批复同意使用,且作为国家课题《医药流通领域电子资料管理的可行性及应用推广研究》的试点平台,在广西、甘肃、安徽、辽宁、云南、山西、陕西、江苏、天津、河南、黑龙江、内蒙古共12个省(市)开展国家课题试点工作,帮助上万家药企解决了首营、检查报告等资料交换难、使用难的问题,为广大药企提效减负!
尤其是疫情期间,全国各药品/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营资料、检验报告、合同均可通过平台交换与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由于人员之间的复印、盖章、快递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确保了企业正常经营,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早在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中第十三条就明确:积极发挥“互联网+药品流通”在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信息公开、打破垄断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引导“互联网+药品流通”规范发展,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
可以预见,在政策及市场的推动下,随着001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使用,药企将纷纷“抛弃”医药资料的传统纸质交换模式,首营电子资料、电子检验报等将成为主流模式。
专家也指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数字化技术还将进一步赋能行业发展,重塑医药产业链格局,实现要素、流程以及服务的全面数字化。这给医药行业的企业创造了市场契机,企业应该明确市场定位,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数字化战略布局,在医药数字化浪潮中构筑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