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唱琴书的老人
作者:黄兴洲
一把二胡,一个带插地的脚踏竹梆,一个四条腿的高凳子,这便是老人唱琴书的全部家当。
他叫景公,从小就拜师学艺唱琴书,他肚子里不知装多少部故事,反正每次一开唱,十天半月唱不完一部书,迷得听者天天盼他开场。
他是农民,早年却没有多少土地,生活困顿,夜晚或农闲时,村里人就请他摆场子唱琴书,然后有热心人挨家逐户筹粮食作为他的报酬。
我小时候喜听他唱琴书《黄风传》《李双喜借年》《刘镛私访》等,都听迷了,总害怕他说且听下回分解。
每到冬天没有农活时,村里人便把景公请到生产队牛屋里唱琴书,烧上几堆火,把牛屋烘热,来听唱的人或蹲或坐或站。滿满的三间牛屋里旱烟味呛人,听唱的男人居多,妇女来的多是年纪大的,自带小板凳,我们小孩子只有站着听的份。
有时大家听入迷了,都不愿意走,恳求他再唱一段。夜静更深,牛屋里传出悠扬的胡琴和伴着有节奏的竹梆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里,这是最大的精神享受。
老人家粗旷的唱腔,演绎出人间或生离死别、或贤孝动人、或苦恋缠绵的故事,让听者牵肠掛肚,欲罢不已。
景公不光用一把胡琴演奏动人故事,他还参与扮演刘镛私访之类的农村小戏角色。他曾在村里业余剧团扮演《李双喜借年》中的七品县官(刘镛从京里被贬后),用狗头铡铡地方恶霸马文举、马武举。刘知县妒恶如仇,拼了不要官帽也要为受害的李双喜申冤,扮演县官的景公那段慷慨激昂的《拜铡》,让他唱得感天动地,让我记住好长一段时间。
有一次他唱《黄风传》,描写黄风刮的厉害,刮的天昏地暗,鬼惧神惊,地动山摇,形容风力的那段词我依稀记得是“黄风头,黑风尾,天地动,鬼神惊,刮掉了墙上钉,拔起了南园葱,刮的茄子紫了脸,刮的椒子红彤彤,刮的小鬼乱打滚,刮的阎王点不亮灯……”大风中一妖怪挟掠一家小姐入魔窟,被一侠士拯救,最后降魔除害,喜结良缘的故事简直迷住了一村听书的。
他一生为别人唱书,娱乐了无数人,唯独自己没过一天舒心日子。儿子因为少不更事,走了一段弯路,在老景公心里烙下深深的伤痕,老伴忧虑成疾,景公见人抬不起头,本来应该怡养天年的老人再也没有闲心唱了。
我参加工作后离开了老家,听人讲景公晚年活的不怎么幸福,不能唱了,收入少了,他的衣钵没有传人,名噪一时的民间艺人消声匿迹。
我从小喜欢听唱书,退休后习惯未改,前几年还买些片子放放,听听大鼓、琴书,但是都不如景公唱的动听。现在片子不想听了,迷上了写作,写着写着忽然想起老景公,他的胡琴声仿佛又在再次响起,他巜拜铡》的唱腔又在耳畔迴旋,让我难以忘怀。
2020.12.09于传奇书屋
【作者简介】黄兴洲,男,1947年生人,江苏邳州人,退休中学高级教师。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邳州文化研究会理事。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关东美文》苏鄂皖编辑中心主编,《关东美文》顾问和副主编。在《今古传奇》系列刊,《关东美文》,《甘肃民主协商报》,《邳州日报》,《邳州文化》,《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报刊杂志以及各种媒体平台上发表各类作品数百篇。现任《今古传奇》传媒集团速读杂志江苏邳州联络站站长;《邳州速读》主编;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
注:本作品经作者授权华文号独家代理发布,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报刊选稿刊用及其它用处,请直接联系作者或平台授权,同时注明作者署名及(来源:华文原创小说微信公众号。ID:w598a598)。封面插图图片由五哥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配图与文中内容无关。(赞赏、投稿前请详读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