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五篇
杂记五篇
读而思
duersi
无聊之余翻看之前写的东西,时间定格在2017年1月,这才意识到我已有半年没有动笔了。同事说现在也可以写呀,我说,人浮躁了,就静不下心了。即使写出来,文字也是生硬而又乏味的,一篇文章,如果缺少了真实的东西,那就没有感情可言。
原来一个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遗忘和放弃自己曾经苦苦坚持和追寻的东西。现在,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却又不知道时间去了哪?日子一天天过,而我也一直是不好也不坏。没有了当初年少的冲动与激情,在岁月的经历里,我仿佛在慢慢沉淀。
经典 1 我从未刻意的去追赶生活的脚步,生活好像也从来没有忘记我,我们就这样不温不热的并肩同行。没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生活就像一列通往前方的火车,沿着铁定的轨道一路向前即可,幸运一点,还可以途径一些美好的沿路风景,结交两三个同行的朋友,侃侃人生,聊聊未来,这一路,可能还会有趣点。平淡的日子最适合长久,太过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不适合经历,因为一旦经历便无法遗忘;太过年少的爱情从来都不适合追求,因为我们都还走在成长的旅途中。
经典 2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家里人说”......家里人说这个姑娘小伙人好,那个家庭父母有钱;家里人说这个单位体面,那个职业没前途......总之“家里人说”成了社会的一种流行语。慢慢的就有人在这种社会新趋势的推动下忘了初心,选了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和自己不爱的人结了婚,进入了当初最讨厌的圈子,自己也成了一个最不愿意成为的样子。烟尘滚滚,一路行来,很多人就这样迷了路。不然怎么会在举手投足里,越来越不像自己了。
经典 3 我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搬家,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每搬一次家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同时也意味着我要慢慢的忘记过去。朋友说,他小时候的好多舍不得扔掉的小玩具,小物件都是因为一次又一次搬家的过程中弄丢了,以至于到现在都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可以证明他的童年。其实我何尝不是,在外人的眼中,搬家是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体现,从茅草屋搬到小木屋,搬到砖瓦房,搬到小楼房,再搬到高层……房子从十平米到几十平米再到几百平米……人们永远不知道满足,房子住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人的心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大。我从来没有因为房子住的小而不快乐,也从未因为房子住的大而快乐。总觉得,家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家定了,心就定了。向来认为,布衣的生活虽苦,却也安逸舒服。
如果可以,我就想一生只生活在一个地方。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直到生老病死。看着住了一辈子的地方从青砖碧瓦经受岁月的洗刷而变得破旧不堪。即使最后它被拆迁,或夷为一片平地,或变得怎样面目全非,我也能记得它原来的样子,因为这个地方承载了我一生的记忆。
经典 4 西安的夏天来的火急火燎走的悄无声息。此时的八月,天气已经转凉,连日的秋雨下的甚是让人感到湿冷。即使如此,我也不讨厌下雨天,因为雨也是一种心情。微雨霏霏,是清新是自然是感动,那凉意,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思念大雨倾盆,是洒脱是急骤是震撼,那肆意,是一种刻骨也是一种呐喊;冷雨成雪,是沉默是升华是凄美,那历练,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感伤。雨,是自然的精灵,是对岁月的涤荡。面对人生烦忧,不乱于心,如雨淡然微笑从容处之,是一种最美的姿势;面对时光荏苒,不困于情,如雨栉风沐心踏歌而行,是一种最美的情怀。
经典 5 早上上班八点多突然看到母亲发来的微信,说她与父亲去弟弟读书的北师大附中上班了。那一刻我很惊讶,就问母亲是怎么联系到这样的工作的。母亲高兴的告诉我,弟弟开学那天,她看到老师很忙,于是主动帮助老师摆放桌椅,分发书本和其他物品。后来那位老师看到母亲如此勤快真诚,就跟母亲讲学校新成立,还需要几名后勤工作人员,如果母亲愿意,她便向校长推荐。母亲很开心,当时就将这事应下来,还不忘拉上“有福同享”的父亲一起。
母亲言语之间是开心,是兴奋。一来觉得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可以让弟弟得到更好的照顾,二来她与父亲都退休了,平时在家闲来无事,找个事情做就当打发时间了。那一刻我不知道我是什么心情,有心酸,有难过,有无奈,有开心。总之,五味陈杂。父母还是那样,一辈子闲不住,总想找点活做,如今又有活干了,怕是很高兴吧,起码在他们的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其实在父母的身上,没有谁过得容易,只是不想把苦难给儿女而已,轻松快乐的日子背后,也无人知道他们过得怎样的小心翼翼。父母陪着我们走完了一段又一段路,终究有一天他们也变成我们走过的路,从此人山人海,不再归来。
看,太阳出来了。下了这么多天的雨,都快不记得太阳长什么样子了。几天前刷洗的衣服和鞋子,今天怕是也能干了。头一抬,便是心心念念的蓝天白云。生活依旧美好,繁忙之后出去走走、去看看、去听听,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我们就长大成人了!
96编辑器
01
袁静,女,汉族,甘肃正宁人,九零后。2013——2014学年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文学与新闻系与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院联合举办“模拟讲堂”荣获优秀奖; 2014年第三届“晶钻杯”校园模拟招聘大赛荣获二等奖;2013——2014《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报》编辑部年度“优秀干事”;2013——2014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文学与新闻系“优秀学生干部”;2013——2014文学与新闻系学生会“优秀工作人员”;2014年第三届校园文化节打跳比赛荣获三等奖;2015年被聘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新生军训教官;2014——2015学年度文学与新闻系“三好学生”;2014——2015年第八届文学与新闻系演讲比赛获“慷概激昂”奖; 文章曾多次在各大小期刊杂志发表,代表作《老屋》《生命之重》《父亲》《忘却》《浅谈甘肃庆阳婚俗文化的特色》. |
投稿须知:凡原创之小说散文、民俗故事、语录随笔、诗词歌赋、国学经典、诗画艺术均可投稿,以正文、作者简介和近照的形式发至1042267322@qq.com;729939847@qq.com邮箱。
稿费发放:在文章发布第8至10天之内,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将周内赞赏金额之50%结算给作者。限于人力,赞赏金额为10元(不含10元)以下者,其稿费恕不发放,但均会以手机截图之形式明告作者。
商务合作微信:18093493800
总编:叨客
编委:冯雪兰 赵小峰
朗诵嘉宾:文馨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