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耕地“非粮化”审计关注要点
耕地“非粮化”是我做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痛点,2017年以来,每年都作为重点,对非法占用耕地、肆意抛荒耕地,以及擅自改变农用地农用,特别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挥在那林果业和养殖业,特别焦虑。今年以来,随着疫情、洪涝灾害、蝗虫灾害等爆发,粮食安全问题终于引起各地高度重视。一些列文件和研究成果纷纷出台。抽空把近期学习的材料汇编出来,供不时之需。防止耕地“非粮化”审计关注要点一、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一些企业、房地产开发、违规自建住房占用耕地等种粮经济效益低;工商资本下乡逐利推动耕地“非粮化”;个别地方政府对有关政策的片面理解助长“非粮化”。如人造景观、乡村旅游等;农业生产专业化(林、果、蔬、茶、烟、油等)格局的形成,加速了“非粮化”趋势。二、耕地“非粮化”审计要点(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1.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审计(1)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2)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亩;(3)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4)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等。2.功能用途审计三不得:(1)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植和养殖设施;(2)不得违规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3)不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三禁止:(1)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2)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3)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一标准: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稻渔、稻虾、稻蟹等综合立体种养,应当以不破坏永久基本农田为前提,沟坑占比要符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标准。(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中的技术指标和要求(沟坑占比不超过总种养面积的10%,水稻平原地区亩产量不低于500公斤、丘陵山区亩产量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二)耕地流转管理审计1.《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规范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2.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制度》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3.农地租赁及其监测监管情况,重点关注对工商资本违反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三)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将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1省级政府主体责任,以及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2.要坚决遏制住耕地“非粮化”增量;3.同时对存量问题摸清情况,从实际出发,分类稳妥处置,不搞“一刀切”;4.分类考核:细化对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四)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落实。1.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2.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优先用于农田建设再投入和债券偿还、贴息等。3.农业资金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政策执行情况;4.实施稻谷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5.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五)耕地种粮情况监测1.耕地“非粮化”情况通报机制;2.区域耕地种粮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好报告制度;3.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和管理情况(及时更新电子地图和数据库)。三、耕地“非农化”——“八严”(一)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二)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三)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四)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五)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六)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七)严肃查处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八)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