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类风湿患者最常见的用药误区,有没有“戳中”你?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累及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就目前来我院的患者自己描述来看,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很多患者还是存在一些误区,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些比较常见的误区吧
误区一 加大剂量缩短时间可更好缓解疼痛
不少类风湿患者都知道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能够缓解关节疼痛,而大部分非甾体抗炎药是非处方药物,一般药店都能买到。在疾病活动期关节肿痛剧烈时,有些患者选择口服两种甚至多种非甾体抗炎药或者增加剂量等等,在这些患者角度来看,这样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
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同时服用多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作用增加,副作用也同样在增加。超量服用药物或缩短服用间隔时间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药物在体内蓄积性中毒的机会。因此,在服非甾体抗炎药时,如果缓解临床症状无法到达理想程度,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误区二 药物空腹服用效果更好
空腹时药物在胃内刺激胃液泌,引起胃的蠕动,胃黏膜供血多具备使药物充分吸收的条件,更快地发挥药物效能。因此如果没有特殊规定的药物,还是空腹服用效果更好,吃饱后食物会延缓药物吸收。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或有的患者肠胃不好,有胃病,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择饭后吃药。
误区三 糖皮质激素分次服用副作用小
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活动期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来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在服用激素类药物时,有的患者认为把激素分次服用可以减少副作用。但是根据研究表明,激素类药物少量多次服用,这样延长了药物使用周期,但实际上激素类药物的作用仍然存在,并且长期使用激素依然会带来许多合并症。
建议是每日晨间8时左右服用激素,这样模拟了人体正常的皮质激素分泌的规律,不影响正常的昼夜分泌,但长效激素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血浆半衰期长,即使每日晨间用药,还是会对HPA轴产生抑制作用,因此不适合长期口服。
误区四 中药副作用小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很多人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所以长期服用中药也不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其实中药大部分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大部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具有毒性,如:麻黄、细辛、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天南星、蜈蚣、全蝎、延胡索、山慈菇、雷公藤、青风藤、徐长卿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需长期服用必须要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
成都风湿医院提醒大家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考量、科学合理用药,规范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疾病对关节的侵害,降低残瘫的发生率的,因此患者一定要避免这些常见误区,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