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分析的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的古今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检索古今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的相关古籍文献,提取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的选方、用药,总结古今中医药治疗肛周脓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古代文献使用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正版授权的《中华医典》软件以“肛痈”“悬痈”“脏毒”“骑马痈”为词条进行检索,得出书名目录及相关章节内容,再通过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书对以上书籍涉及内容进行校对与整合,得到标准的古籍方药;现代文献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收集整理以“肛周脓肿”合并“中药”为主题词、年限在2008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及论著,按照选方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药,然后建立方药数据库,进行频数及频率的分析,最后总结得出古今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的用药规律。结果:1.本文中使用的古籍原文中所述的“肛痈”“悬痈”“脏毒”“骑马痈”确实与现代医学中的肛周脓肿相对应。2.古籍文献中,中药内服治疗肛周脓肿的处方共122首,中药药味177味,其中频次出现最多的为77次,最少的为1次,总出现频次为1033次;中药外用的处方32首,中药药味73味,其中频次出现最多的为6次,最少的为1次,总出现频次为106次。3.现代文献中,中药内服治疗肛周脓肿的处方共45首,中药药味69味,其中出现频次最高达32次,最低的为1次,所有药物共出现频次483次;中药外用治疗肛周脓肿共涉及处方210首,中药药味154味,其中出现频次最高达124次,最低的为1次,所有药物共出现频次1726次。4.古方中内服中药使用频次最多的是甘草,其频次为77次,频率为14.7%,处方出现率为63.1%;外用中药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同样为甘草,频次6次,频率17.6%,处方出现率18.8%。5.今方中内服中药出现频次最高的为甘草,频次为32次,频率为8.6%,处方出现率为71.1%;外用中药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苦参,频次124次,频率12.0%,处方出现率59.0%。6.古方中药内服所涉及的药物分类有21类,用药频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中药外用涉及的药物种类共21类,排在前三位的为: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7.今方中药内服涉及的药物分类共12类,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中药外用涉及的药物分类共19类,排在前三位的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8.古今内服高频药中共同出现的有:金银花、黄芩、黄连、黄柏、甘草、当归、黄芪、白芷;外用高频药中共同出现的有:黄柏、甘草、白芷、冰片。9.古今方中内服药用药总频次百分比分别为68.1%和31.9%次,古方明显高于今方;古今方中外用药用药总频次百分比为5.8%次和94.2%次,今方明显高于古方。
结论:1.古今医家在肛周脓肿的认识上是“和而不同”的,均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以泻实与补虚并重为其治疗大法。2.古今医家使用中药内服治疗肛周脓肿均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联合解表药、利水渗湿药。3.古今医家中药外用治疗肛周脓肿均使用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为基础,配伍选择时古方中偏重开窍药、拔毒去腐生肌药及攻毒杀虫止痒药;今方则偏重止血药、泻下药及解表药。4.古代医家治疗肛周脓肿时侧重于使用中药内服法,而现代医家则更偏重于使用中药外用来治疗肛周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