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缠身,老中医辨治奏良效
肾炎,临床常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治疗肾炎,中医有多种治法,有不少好用的方子。郭永来老中医临床巧用这些方子,为患者解除痛苦,下面这3个医案就是很好的体现。
1.急性肾炎(风水初起型)
徐某,女,42岁,1974年7月8日初诊。
主诉:全身水肿5天。
现病史:5天前发现颜面水肿,初未介意,逐渐发现全身及下肢也出现水肿,指压有痕,腰痛,小便微黄,大便每日2次,无腹痛。
既往史:有慢性腰痛史,每于劳累后复发或加重。半月前有一次感冒,未治,两日后自愈,当时无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症。
望诊:体略胖,个中等,健壮貌,精神好。颜面虚浮,下肢指压有凹陷痕,无重病容。
闻诊:言语响亮。
切诊:脉弦缓,两尺沉弱。
其他:尿检,每视野白细胞2~4个。
诊断:风水(急性肾炎)。
病机:风水初起,外湿与内邪互结,水液运行失常。
治则:因肿势较重,时下以祛湿利尿为主。
处方:八正散合五皮饮加减。
生地15g,木通10g,竹叶10g,甘草5g,萹蓄10g,车前子15g,陈皮10g,生姜皮10g,大腹皮10g,茯苓皮10g,炒栀子10g,黄芩10g,杜仲15g,牛膝15g。3剂。每日1剂,分3次服,忌辛辣,尽量少吃盐。
7月10日二诊,药服两剂,其中一剂熬糊没吃,腹泻已止,肿势见消,但腰痛仍然。因嫌煎药麻烦,不愿服中药,要求服丸散剂,因而改用卢氏肾炎丸。炒二丑120g,红糖120g,研细,混匀,分3份,每日3次冲服。
7月14日三诊,肾炎丸方服一日,因腹泻太厉害(每日五六次)而不敢再服。现肿已消,但腰仍痛,听别人说用青霉素打点滴效果好,要求用西药,于是我为她开了青霉素,每日800万单位,加地塞米松10mg。我劝她同时服中药,她未再服。
7月19日四诊,患者自己在中南卫生所用青霉素加地塞米松连点4天,现肿势又起,全身水肿超过了初诊,脉舌仍如从前,心中十分害怕,后悔不听我的话(我曾劝她不要用青霉素静点)。我劝其坚定信心,听从医生治疗,不要自作主张,患者从之。
考虑以前的治疗思路可能不对,因而参考蒲辅周治疗肾炎经验,从肺论治,《内经》所谓“开鬼门”之法,用蒲氏原方,麻杏甘石汤加前胡、桔梗,略加大剂量试治。
处方:麻黄25g,杏仁10g,苡仁25g,甘草50g,桔梗10g,前胡10g。上药混匀,分4份,每天一份,加生姜4片,大枣5枚,水煎,分两次温服。每天晚间服药后,可温覆取微汗。
7月23日五诊,药已服完,肿完全消退,现唯觉腰酸痛(比前几天要强多了),双臂及后背也酸痛,脉弱无力,舌苔淡白,舌仍有齿印。此风去而寒湿犹存也,用肾着汤加川断、杜仲、五加皮,3剂,金匮肾气丸一盒,每次1丸,每日2次。此患者半月后又来复诊,诸证已愈,自己又购买了3盒金匮肾气丸服用。现在已无不适症状,因不放心,要求化验。化验结果无异常,欢喜而归。
【按】此患者从始至终都是经我治疗,前后共5诊,病史记录较详。通过此病例,我有如下几点感想:首先,辨证必须准确,治则必须正确,保持中医特色。初诊时,我的印象是风水(肾炎),诊断可以说是没有错误,但治则不对。我只考虑肿势较重,认为应当退肿为先,并受西医诊断的影响,加用了栀子、黄芩等,意在“消炎”,没有考虑到病人的脉证并不属于湿热壅盛,结果处方不伦不类,自然无效。其次,二诊患者不愿服药,为照顾患者的情绪,改用了卢氏肾炎丸。三诊患者自己主张用青霉素等,都是不恰当的,所以都无效。再次,治疗原则正确,选方准确,才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如四诊通过辨证,意识到病属风水初起,应从肺论治,采用了蒲氏原方,不但使患者少花了钱,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五诊水肿消,而腰背等仍酸痛,是风去而寒湿犹存,及时改用肾着汤加味,终以肾气丸收功。
综观以上所论,可以看出,中医不但能治慢性病,对急性病同样有其独特的疗效,关键在于辨证无误,处方正确。
2.急性肾炎(湿热壅滞型)
金某,男,五十多岁。
1975年7月27日初诊,得水肿病,周身皆肿,连阴囊也肿,头面肿尤甚。自己要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结果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后,我劝他服中药治疗,方用八正散和五皮饮加减。
处方:木通10g,瞿麦10g,萹蓄10g,滑石25g,甘草10g,栀子15g,泽泻10g,茯苓15g,大腹皮15g,生姜皮10g,陈皮10g,桑白皮10g,黄芪15g,白术15g。4剂。每日1剂,水煎两次,合并两次煎液,分早、中、晚3次服。
8月1日二诊,肿势减轻,小便通利,唯觉头痛较重,血压180/110mmHg。
处方:代赭石50g,牛膝25g,杜仲20g,桑寄生15g,茯苓15g,甘草10g,大腹皮15g,姜皮10g,陈皮10g,桑皮10g,泽泻10g,黄芩25g,栀子15g,木通10g,黄柏25g,五加皮10g,灯心草5g。3剂。
服后水肿消,头痛也愈,劝其继服,因无钱而不再服药。休息旬余即参加劳动,后也没有再犯。
3.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
国某,53岁,患慢性肾炎将近1年,久治不愈。脉虚细无力而略数,全身水肿,但四肢颜面肿得不重,唯以腹部较为明显,舌苔白腻而厚浊,不思饮食,体格衰弱,极怕冷,身穿皮袄仍冷。由他的老伴扶着,自己几乎不能走,自述时有心悸。我考虑系水湿泛滥,阳气衰微,因而用张锡纯治水臌的鸡内金汤合真武汤加减,服6剂。
复诊时心悸好转,但服药后发生恶心呕吐,考虑系附子用量过大(15g),辨证也不妥,重新辨证为脾肾阳虚,选用岳美中老中医介绍的罗芷园治疗脾肾阳虚型水肿方加减。
处方:生黄芪20g,人参10g,白术10g,苍术15g,苡仁15g,山药15g,白蔻仁3g,干姜6g,附子6g,陈皮5g,牛膝10g,龙骨、牡蛎各10g,生姜5g,大枣3枚。
上方略有加减,断续服用两个月(因春节等原因),病情稳步好转,精神和体力也渐转佳,原来的怕冷也好转,水肿基本净退,只是舌苔仍不退。饮食虽略有好转,但仍不愿吃,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并令其开始吃盐(他自己忌盐已有半年多)。舌苔渐退,饮食渐佳。患者仍不敢相信已经治愈,于是为其化验尿常规,无异常。半年后,患者因其他病来诊,肾炎未再复发。
一位老中医,把四十余年的时间奉献给了民间,一点一滴累积的经验,印刷成文字呈现在我们面前。《民间中医拾珍丛书》之《杏林集叶》,品郭永来老先生的医学之路——
本书系山东名中医郭永来老先生40年个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实在,毫无修饰,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及男科等数十个病种,分为杏林薪传、专病论治、医案随笔、杏林杂谈4部分,涵盖疾病的病因病机、个人效验辨证治疗方法及评析,集中反映了案例的诊治技巧和用药特色,可供临床中医师和初学中医者效法和借鉴。本书略于说理,突出实用,其内容或为家传,或为博采,或为作者多年探索所得,不求面面俱到,但愿能够效法。全书语言生动、朴实,以夹叙夹议的手法,让读者习而不觉枯燥,可为学习中医、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