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一个山西人登上昆仑山冰川采玉,留下一块“苦难”石

▲白玉马上封侯带扣 清

山西博物院藏

玉,

温润,美丽,

坚实,典雅,

是中国文化中灿烂的组成部分。

玉,

人人都爱,

但采玉琢玉之艰,

非常人可想象。

清道光年间

在遥远的新疆昆仑山,

有一位采玉的山西忻州人,

留下了一个深刻的“苦难”印迹:

清道光山西人昆仑山采玉石刻

从黄土高原上的山西,

到更高的绝域“万山之祖”昆仑山,

这个山西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让他痛心疾首刻下了自己的感受?

本期推出山西卫斯先生文章:

“清道光山西人昆仑山采玉石刻”随想

▲昆仑山产玉,也产采玉工的血汗

“清道光山西人昆仑山采玉石刻”,位于新疆和田往布亚的公路里程碑31公里处的白玉河西岸,在一块形似大靴,外表深灰,底长约5.5米,高约2.4米,底宽约3.5米的巨大花岗岩冰川漂砾石上,其西侧面刻有汉文“大清道光二十一、二年,山西忻州双堡村王有德在此苦难”题记,其北侧面刻有古于阗国时期拼音文字——于阗文(未识)。

这就是著名的“清道光山西人昆仑山采玉石刻”。

此石刻上的汉文“题记”所刻的位置在该石西侧面中部偏左,共23字。每字20厘米见方,首尾单字列行,中间行以三四字布阵,上下两端叫齐。笔力苍劲、浑厚,属楷体。

▲清道光山西人昆仑山采玉石刻

此石刻发现于2002年夏,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建立“古代和田玉检测标准数据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新疆和田地矿部门等单位16人,组成了一支“玉石之路考察队”,考察了新疆和田玉玉矿点在昆仑山的分布情况,及和田白玉的原生地汗尼拉克河,一直追溯到白玉河的子玉源头阿格居改冰川脚下。

“清道光山西人昆仑山采玉石刻”就是在这次“玉石之路”考察过程中发现的。

对于这次考察经历与收获,《文物天地》2002年第7期、第9期曾有详细报道,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先生(也是此次考察队的队员)曾以《从和田到忻州,寻找清代采玉人》为题,结合此石刻“题记”对王有德之家族进行了寻访。

同是山西人,笔者对王有德只身赴西域,穿越大漠戈壁,登上巍巍昆仑,去寻找和田美玉之精神十分敬佩!

▲兽面纹兽耳活环炉  清

玉质青色

山西博物院藏

在拜读了王仁湘先生的“采访记”之后,笔者觉得此石刻“题记”仍有可挖掘之处,故草此拙文,对此石刻题记之内容的表述方式与文字布局之章法等,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此石刻“题记”系清道光二十一、二年(公元1841年,1842年),山西忻州双堡村王有德在昆仑山白玉河畔采玉时所刻。

从“题记”内容来看,其简洁的文字表述,表达了采玉者所付出的艰辛。从字面上看,“题记”记录的只有“苦难”,没有幸福——题记仅23字,惟首尾突出一个“大”字和一个“难”字。

▲首尾突出“大”和“难”字。

王有德在“题记”拟稿上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其石面上的刻字布局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题记”仅一句话,句首以“大清”开头,句末以“苦难”结尾,句首之“大”,既显示出王有德作为大清子民对朝廷的尊重,句末之“难”又道出了广大采玉者的心酸。此“题记”简洁的文字表述,奇特的章法布局,令人惊叹。

▲白玉嵌宝石描金碗 清

山西博物院藏

传说白玉河采玉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有人认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最早就是从“玉石之路”开始的,和田玉在商代已进入中原。

据有关专家考证,和田玉在西周已作为朝廷贡品,汉唐以后便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内陆。清代前期白玉河严禁民间捞玉,政府在河边设卡10多处,以稽查私采玉者,至嘉庆四年(1799年)开玉禁,准许在官府划定的采玉范围以外允许民间自行采玉,王有德就是在清道光年间,同大批采玉者一起涌入和田地区,登上昆仑山,进入白玉河的。

▲兽首活环双鱼纹洗  清

山西博物院藏

从王有德能够往石面上錾刻文字及使用的铁錾、铁锤等工具情况来看,笔者判断,他在登上昆仑山之后,最先并不是沿着白玉河寻玉,而是同许多首次采玉者一样,不畏严寒,爬上冰川雪山,去寻找和田玉的原生矿床,企图用铁錾、铁锤等工具凿撬山玉,以获得更多、更大的和田山玉,不过他没有后来者天津人戚春甫、戚光涛兄弟那样的运气,没有找到阿拉玛斯玉矿,没有挖出“戚家坑”那样的玉矿口,也没有寻找到玉河的源头。

据悉,山玉分布在海拔3500—5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雪山之巅,玉河的源头平均海拔高度都在4500米的雪线之上,山上积雪终年不化,交通十分不便,高寒缺氧,每到找玉的夏秋时节,也是山洪暴发和泥石流频繁多发的危险季节,此时,这里的昼夜温差在摄氏50度左右,由于交通工具和装备十分落后,采河玉者往往是凭着两条腿和一把镐锄就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艰苦的采玉生涯。

▲青玉佛手 清

山西博物院藏

正如《太平御览》所记:“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也许,王有德正是在寻找山玉无望、寻找玉河源头困难的情况下,才在白玉河畔安营扎寨,也许同其他采玉者一样,终日辛勤劳作,揭去白玉河河床上部覆盖的厚厚的沙土,翻检着下部大量的河卵石。日复一日,历经两夏两秋,也许终于至第二年秋的一天,幸运之神降到了他的头上,使他从白玉河河床之下的河卵石中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和田白玉。

当然,这只是推测,也不排除王有德经过爬冰川、翻雪山,最终在高海拔地区,甚至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格居改冰舌附近找到了一块大白玉的可能性。

▲青玉童子骑象 清

山西博物院藏

“题记”中“在此苦难”中的“此”宇,指的是一个地理区域,即采玉人在昆仑山活动的地域范围。用王有德的话说,就是他采玉所到过的地方,而不是专指发现白玉的某一地点。王有德选此地点,选此巨石,在其上刻字“题记”,也许意在永远昭示世人:做事要持之以恒,成功只能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据王仁湘先生追访,王有德的原籍山西省忻州双堡村,即现在的山西省忻州市紫岩乡双堡村,王氏族谱上并没有他“王有德”的名字。双堡村王氏是明朝洪武二年由朔州义马村迁徙而来的,至今已传20余代。王有德应该是王氏始祖第十五世孙,属“有”字辈。

“清道光山西人昆仑山采玉石刻”的发现,不仅见证了清代和田采玉人的艰辛与痛苦,而且从字里行间反映出所有赴和田采玉人的基本愿望和要。此石刻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青玉描金花瓣碗 明

山西博物院藏

那些被砥砺琢磨的山西古玉

山西历代玉器,

以出土居多。

其中,

商周玉器以晋侯墓地所出为大宗,

工艺精湛,纹饰精美,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西周 玉鹿

山西博物院藏

▲新石器时代 陶寺文化 玉璜

山西博物院藏

▲春秋 卷云纹玉饰

山西博物院藏

▲人首神兽纹玉戈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龙形冲牙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西周 龙纹玉璜

山西博物院藏

▲人龙形玉饰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羊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马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牛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龙形玉佩  春秋

山西博物院藏

▲四珩四璜联珠串饰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鹿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龙凤纹玉圭形饰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项饰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西周 玉串饰

山西博物院藏

|卫斯

图|山西博物院 动脉影

图文版权归原机构或作者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实习生 权娇阳

审核|方天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