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609篇 这本书是认识残雪的好方式,但不该是唯一捷径。第一次知道残雪,是她居然和万年陪跑的村上春树并列,在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高居第三,2020年虽然位列第十,但她依然是离诺奖很近的中国女作家。在没有接触她的作品前,有人评价她,是中国的伍尔夫。残雪从未迎合过外在,始终拥有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和标准。她像伍尔夫一样有着纯净敏感的心灵和令人嫉妒的写作天分,也像安·兰德一样傲慢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信仰。伍尔夫三个字,我就明白了整体的基调——奇谲空前的想象力。这本《茶园:残雪全新小说自选集》是残雪全新创作并精心挑选的小说集,收录新创作的十七篇小说。
01
想象力让平淡琐碎变得奇妙
残雪说,“我写的全是平凡的人,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去效仿的人。他们热爱生活而又不随波逐流,总是在追寻生命的真谛,执着地分析和运用自身的自由本能。”比如《永生难忘的美食》里,一开始不过是平常的邻里琐事,一位勤劳贤惠的圆妈妈,有一片富饶的小菜地,烧得一手好菜,吸引了周边许多孩子。以为故事会和题目呼应,展开圆妈妈的故事,却没想到,主人公是孩子里一位——泥古。他太特别了,以至于作为第一人称出现的鸡仔,“我”的琐碎的田园生活因他变成悬疑小说:泥古有很多秘密,非常像老爷爷,甚至仿佛会读心术一般能猜透“我”的心,甚至非常勇敢,和奶奶生活在时常有狼出没的村子里,保护奶奶,与狼共生。“我”开始依赖和追随泥古,所以很期盼和他一起,踏上寻找狼群的冒险故事。那些在成年人眼里微不足道的日常,都可以变成我们的快乐。所以残雪还原了一个孩子心中的世界,那么平庸,但是那么有意思。只是文学作品高于生活的,就是那个很可能不存在的“泥古”,她只是将所有脱离现实的想象,放在了一个人物的身上,真实可感中,又带着奇妙的感受。
02
异想天开之后还剩下什么
《幸福》里,一开头,主人公文老师,直接陷入一种奇妙的状态中。
文老师感到自己的身体在下沉,天花板和四面墙向外散开去。文老师并没有悬空,她的脚立在大地之上,周围种种的事物在向她聚拢——它们不但不令她窒息,反而让她产生游刃有余的欢欣感。
这种似梦非醒的经历,很多人都曾感受过。不同的是,残雪让她和这个空间开始了对话。丰富的心理描写,让读者能产生一种入境的感同身受,那种对未知的期待,不安,忐忑,紧张;抽象的感觉之后,转变为真实可感的行为和空间,文老师似乎将探索潜意识转化为,在一间结构不明的大房子里摸索着进入陌生的房间。随着房间的变换,感受逐渐不同。文老师,甚至在接受了这种交流方式以后,开始了在另一种时空中的探索,不仅有方位,空间,甚至开始出现其他人。那些看似随机又光怪陆离的情节,其实都是很多普通人正常生活之下,不受控的心理活动。这些意向,某种程度下,都是人最真实内心深处的反应。那些自己期待,暗自喜欢的,难以启齿的,察觉不到但很笃定的。密不可说,无从着手,无以名状的杂乱思绪,变成了残雪笔下的奇妙次元。残雪说,“我用奇诡的叙事将诗情浓缩,拨动心灵里面最隐秘的那些弦,将读者带进那种最新奇的、冒险性的体验。这些小说虽然短小,但你必须高度集中你的精力去凝视,去冥想,这样才会有收获。”一千个人,未必都能认真看完感受到残雪的故事,但我相信一定有因人而异的独特体会。
03
关于语言和文学价值
阎连科说作家真正重要的是想象力。羡慕残雪的想象力。平心而论,除却想象力外,单看文采,很多人会用质朴、清晰、凝练来形容残雪的文字。所以对很多中文母语的读者来说,欣赏不来残雪,一个是都不懂,不明所以;另一个就是平平无奇的文字,太多中国作家更能戳中大众的审美,认为国外的追捧是一种过誉。其实,拿作家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来评判好坏,不是唯一的标准。外语畅销冠军的小说翻译为中文,我个人总觉得,更胜在情节和创新立意。不见得是这些外国作者文笔一般,毕竟隔着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语言特色,甚至是翻译水平的高低,语言转换中不可避免的信息损失和差异性,我们看翻译完的作品,很难像欣赏母语中文写作一样,同时享受故事和文字的双重意境。所以同样地,在不考虑文采,叙述的前提下,残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点无限放大。对于没有任何文化背景的外国读者来说,残雪的故事没有那么高的门槛,他们能看明白,这就是中国作家走出国门成功的第一步。我曾经度过一些拿奖的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的中英文版,译者的水平为原文都增色不少。不管怎么样,一位中国作家,用并不偏激,不带任何会被恶意利用的立场,纯虚构类文学写作作品,能收获这么多赞誉,都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可以看不懂,也可以有别的感受,但不能因为不喜欢,就毫无根据地贬低质疑她。
相较于阅读长篇小说就像暗无天日的艰苦劳动,短篇小说则是在劳动时收获诗情画意。这本《茶园》可能是你认识残雪的最好途径,但也不仅仅只是一条捷径。我们也可以试试,像残雪一样,不要否定自己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也许就是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