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堂1188||暴躁的母亲,拆台的父亲,只会养出一个问题百出孩子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早上好

欢迎您来到博瑞智早课堂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

暴躁的母亲,拆台的父亲,只会养出一个问题百出孩子

最近看了一档综艺,名叫《敞开心扉的少年》。
其中一期的主人公王禹然,是个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的“网瘾少年”:
疫情期间,爸妈没时间管他。
禹然便偷偷破解了妈妈的支付密码,将妈妈工资卡上的8000多元钱悉数打赏给了主播。
为了阻止禹然玩游戏,妈妈给手机设置了各种密码。
可无论是多复杂的密码,禹然总能轻松破解。
他甚至懂得在手机屏幕上撒荧光粉,通过观察痕迹,判断出妈妈设置的手势密码。
又崩溃又无奈的妈妈只好吓唬他,说再玩手机就掐死他。
没想到禹然却反问道:
“掐了就可以玩了吗?那你掐我十下让我玩半个小时。”
说罢,竟然主动伸出手让妈妈掐。
一开始,我也觉得禹然真是个油盐不进、屡教不改的熊孩子。
然而随着镜头的深入,我却窥见一个扎心的真相: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都是父母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更是教育的问题。

01

每一个暴躁的妈妈背后

都站着一个经常拆台的爸爸

在禹然的眼中,妈妈是个脾气暴躁,经常使用暴力的母亲。
小时候,自己犯了错,妈妈就会用手打他。
后来,自己渐渐长大了,妈妈的“武器”也升级了:从衣架到鞋子、鞋拔子,再到皮带、棍子,甚至是狼牙棒。
可实际上,禹然妈妈才不是什么母老虎。
她只是一个在家里孤立无援,对孩子束手无策的纸老虎罢了。
在妈妈三令五申不许禹然玩游戏的时候,爸爸虽然口头上表示同意,可实际上却经常陪着儿子玩游戏。
儿子输了比赛,爸爸还会鼓励他。
这样一来,儿子立刻和爸爸统一了战线。
在禹然看来,爸爸是“好人”,可以给他打十分;而妈妈是“坏人”,还“爱管闲事”,应该打零分,甚至负分。
最扎心的是,当嘉宾问爸爸妈妈,看到儿子的“两极化”的打分是什么心情时。
妈妈一脸尴尬地笑了笑,没说话。
结果,爸爸却满面春风地表示,感觉挺好的。
这一刻,我真的很心疼屏幕另一端的禹然妈妈。
她明明很爱儿子,很希望帮助儿子改掉各种各样的坏毛病,也想成为一个被孩子认可的好妈妈。
但老公阳奉阴违的拆台,却总是在反作用力,吞噬着她的努力。
一个人孤军奋战久了,就活成了刺猬。
最终,只能用坚硬去面对家人,用暴力去掩盖自己的无力。
妈妈一个人既要承受着独自育儿的艰辛,又要忍受着枕边人的拆台和指责,最终,才变成了旁人眼中焦虑、脆弱又暴躁的模样。
02

拆台式教育

到头来只会害了孩子

拆台式教育,伤害的不仅是妈妈,更是那个无辜的孩子。
谈起妈妈时,禹然的嫌弃总是明晃晃写在脸上。
当着一众嘉宾的面,禹然先是揭妈妈的短,说她只有高中学历,连小学四年级的题目都不会做。
随后,又给妈妈贴上了“净添乱”、“啥也不会”、“笨手笨脚”的标签。
说到激动处,禹然更是直言妈妈“像个球似的”。
这下子,全场的气氛都冷了下来。
可耐人寻味的是,眼看着儿子对妈妈的语言暴力逐步升级,爸爸始终没有出言阻止,任由妈妈被儿子说得泪眼朦胧。
对此,嘉宾一针见血地指出:

“一个孩子已经对他挚爱的父母没有那种感恩,也没有那种亲情了。”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是根,孩子则是果实。
果实出了问题,往往是根有了毛病。
一个11岁的男孩能如此精准地攻击妈妈的痛点,一方面将妈妈的学历、智商和身材贬低得一文不值。
另一方面又对爸爸极尽赞美之词,可想而知他平时都生活在怎样的家庭氛围里。
一个孩子最敬佩、最尊重的人本应该是自己的父母。
可当爸爸不断拆台,不断当着孩子的面贬低妈妈时,妈妈也就失去了威信,孩子也对妈妈产生了不屑一顾的轻视心理。
曾看过一位妈妈在网上的求助信息:
这位妈妈说自己的学识、赚钱能力都比不上老公,因此,老公总是嘲讽她“死脑筋”、“猪脑子”。
还经常得意洋洋地对女儿说:

“看吧,妈妈就是什么都比不上爸爸。”

时间长了,女儿也越来越瞧不起妈妈,甚至不让妈妈检查自己的作业。
妈妈指出女儿成绩退步了,女儿却不耐烦地说:

“你懂什么?

我爸都说了让我别听你这个傻子的话!”

后来,因为女儿妄自尊大,不愿上妈妈安排的补习班,也不肯做妈妈布置的练习题,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其实生活中,不少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费尽心力管教孩子的是妈妈,可讨孩子喜欢的却是爸爸。
其实,这是因为人的天性就是讨厌规则和束缚。
可教育本身,就存在反人性的部分。
爸爸的拆台式教育,看似解放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走上了一条轻松的道路,可实际上却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甚至让孩子变得目无尊长、不懂感恩。
03

最好的家庭教育:

爸爸多理解,妈妈多商量

心理学上的“手表定律”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只戴一只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
但当他戴着两块或者更多的手表时,不仅不能获得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他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
如果爸爸妈妈的意见总是不统一,孩子就会失去主心骨。
另外,孩子虽然年龄小,感觉却很敏锐。
如果一个家庭里,爸爸妈妈的教育观念不一致,一方总是拆另一方的台,甚至轻视、诋毁对方,孩子就会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靠拢,并与之结盟。
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养成“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不良品行。
面对育儿的问题时,父母双方难免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这时候,不妨借鉴体操女神刘璇和王弢的做法。
刘璇和王弢(tao)在孩子的饮食方面,有着截然相反的观念:
对运动员出身的刘璇而言,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肠胃还是牙齿,都需要从小好好保护。
因此,她坚决反对孩子吃零食,甚至给孩子做的饭菜里都不放盐。
但在天生浪漫、自由的王弢看来,4岁的儿子至今没有吃过果冻、冰淇淋和巧克力,实在太可怜了。
可即便如此,王弢也不会当着儿子的面反驳妻子。
有一次,儿子想尝尝月饼,王弢也是先征得了妻子同意,才给儿子吃了一口。
儿子还想再吃,王弢却坚决执行妻子的指令,不让孩子多吃。
直到儿子走开后,才跟刘璇商量起放开孩子饮食的问题。
作为丈夫,王弢虽然不认可妻子的观念,但依旧尊重妻子的想法,认可妻子作为母亲对儿子的关心。
作为父亲,他从不拆台,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维护了妈妈在儿子面前的威严。
其实,家庭教育的真谛便是如此:
维护妈妈,就是呵护孩子的源头,也是善待孩子的未来。
一个懂得体谅妈妈的爸爸,一个有话好好说的妈妈,才能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当家庭里只有一种声音时,爸爸妈妈才能拧成一股绳,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榜样,和内心安全感的来源。
04
有句话说得好:
“父母本是孩子世界中的两根顶梁柱,如果这两根柱子不仅不和睦,还互相拆台称对方不高大、不牢固。
孩子的世界将变得低矮、狭小,甚至可能崩塌。”
每个家庭成员,特别是爸爸,有责任化解家庭的危机。
只有丈夫看见了妈妈的付出和不易,妈妈才不会被孤立无援的绝望所吞噬;
只有爸爸以身作则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不遗余力地尊重、支持妈妈的决定,孩子才不会一遍遍挑战妈妈的权威。
唯有父母二人互敬互爱,彼此支持,家才能变成流淌着爱意的港湾。

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爱的灌溉下,愈发感受到父母的威信,内心更有安全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