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人格境界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提出了小人、民、人、君子、贤人、仁人、圣人等不同境界的人格形态。结合《大学》所提出的“三纲”、“八目”,对上述人格形态可以用下图加以区分:
小人和民的道德水平、修为境界最低,小人是“明德”完全不“明”并向相反方向发展的人,属于应该远离、疏远的一类人,《大学》中所描述的“人之有技, 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的这类人就是属于小人,应该“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民的境界较小人要高,属于善恶兼有,道德意识还处于萌而未发状态的人,这类人需要君子、贤人、仁人、圣人的教化才能够“明明德”,将内心之“明德”萌发出来。民之上是人,人是有主体意识的,“明德”已发而未发,可能处在“格致正诚”的阶段之中,但是还达不到修身的境地,所以人也是需要教化的。比人高一层次的是君子,君子是已经“明明德”乃至一定程度上做到“亲民”的人,要成为君子,并非易事,需要完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样一个大的阶段(这也是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人性之中有许多弱点需要努力克服,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并且君子能够齐家,乃至有治国的才能。贤人在修为上比君子更胜一筹,贤人有德有才,能够治国,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守仁德,并身体力行,实践仁德。贤人之上是仁人,仁人能够“至公无私、保养国人”,具有治国之才。在道德层次上,仁人和圣人已经接近了。圣人是能够达到“止于至善”的人格形态,是其一下的各种人格境界之人的精神指向。仁人、尤其是圣人作为精神指向而存在,落实在具体的现实中,就是贤人、君子。另外,谈及人格境界,不能不让人想到冯友兰先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联系到《大学》中所涉及的人格层次,民尚未觉醒,属于自然境界;小人一切以自我的利益为重,属于功利境界;人的层次属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之间,努力修为,但还不够完善;君子、贤人则属于道德境界之人,严守道德,利益他人;仁人、圣人则属于天地境界,具有“超道德的价值”。
《大学》告诉我们,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由“明明德”开始,发掘自身被世俗、利欲所掩盖了的纯净的内心与道德精神,进而推己及人,去“亲民”,并不断追求“至善”的境界。并提出了具体的修为方法:首先要“格物”,探究万物,体察道理;进而“致知”,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进而“诚意”,使自己意念真诚,真实无妄,做到“慎独”;进而“正心”,使人心归向于正,使自己的知、情、意与外界相融合;进而“修身”,做到以仁为本,实现自我道德提升;之后“齐家”,做到父慈、子孝、兄悌,管理好一个家族;之后能“治国”,乃至“平天下”,完成“内圣外王”的最高理想,实现最美好的和谐社会。在我们向着“止于至善”的目标,实践者“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过程中,都属于不同的人格境界,都具有不同的道德人格地位,可能是小人、民,或是人,或是君子,乃至贤人、仁人、圣人。所以由小人到圣人是一个动态实践的过程,只要以“三纲”为目标,身体力行地践行“八目”,那么就一直处在人格提升的过程之中。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逐步走向荒漠化的今天,论及《大学》中的人格境界不无意义。
理论上讲,有助于发掘《大学》这一经典文本的新内涵。小人、民、人、君子、贤人、仁人、圣等概念本是儒家经典中经常运用的概念,但是却没有一个明晰的界定与区分,通过《大学》“三纲”、“八目”的结构层次,可以较为明确地区分传统意义上不同人格境界的内涵与相互之间的差异,进而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实践上而言,讨论《大学》中的人格境界,首先有助于明确不同人格境界的内涵,加深自我反省。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于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无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利与义、身与财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通过重读经典是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大学》“是对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塑形,强调尊重历史,尊重教化,尊重道义,注重个体精神修养的重要性”,反思自我的人格境界,逐步达到“内省而疚”的状态,提升自我的人格境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丰满,更容易找到幸福与快乐,让社会更和谐。其次,提倡理想人格境界,践行理想人格。追求《大学》提出的“三纲”,践行“八目”,在实践中去实现自我人格境界的提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由“民”为“人”,由“人”而“君子”,由“君子”而“贤人”,一步步去实现。哪怕理想状态下的“仁人”、“圣人”,其德性光辉也永远指引着我们,应该向着其“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不懈努力,正如朱熹所说:“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世人多以圣贤为高,而自视为卑,故不肯进。……然圣贤禀性与常人一同。既与常人一同,又安得不以圣贤为己任?”这便是一份对自我、对人生、对家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