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故事:“酒泉”与祁连墨玉——夜光杯的故事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诗仙·李白
酒泉一名的由来,一直有几种说法:
其一,相传在酒泉城的地下发现了一汪清泉水,饮之若美酒,故取名酒泉。
其二,有一个遍尝天下美酒而不醉的酒徒,走到了酒泉这个地方,正当口渴难耐之时,恰巧发现了一汪清冽的泉水,便取之畅饮,而后不知不觉昏睡了过去。
待他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是醉倒的,遂感叹说:“天下美酒,不如此泉!”因此“酒泉”之名流传至今。
其三,“酒泉”之名与汉代“杀神”霍去病的经典故事有关。
汉武帝时期,匈奴时常骚扰西北边境,让汉朝百姓苦不堪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保子民安康,遂派大将卫青与霍去病率军前去征讨。
卫青与霍去病不愧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顶级名将,他们灵活多变的用兵战术,打得匈奴节节败退。甚至在经过两次河西大战后,匈奴人被打怕了,引起了匈奴军中内乱。
因为代表匈奴出战的浑邪王部和休屠王部接连战败,匈奴单于便想把他俩处决,派人传达了一个假消息:邀请浑邪王、休屠王觐见单于,共同商议对抗汉军的方法。
而当时的单于身边也有各部首领安插的眼线,浑邪王和休屠王从眼线处得知了单于想要将他们处决的消息,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本来就被卫青和霍去病打怕了,现在单于竟然还想要处决自己,于是两人一合计,干脆直接率两部投降汉军。
而汉武帝在收到浑邪、休屠两部投降的消息时,他根本不相信骁勇善战的匈奴人会主动来降,认为是诈降之计,但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于是便派“匈奴克星”霍去病去接受这次归降。
到了约定日期,浑邪王与休屠王率领着各自部族约5万人,来到指定地点,与汉军交接。
匈奴隔着黄河远远望去,当头策马扬鞭、迎风而立的,正是汉大将军霍去病,这让匈奴军队一下子想起了被“杀神”追杀的恐怖场景,一时之间竟然乱了阵脚,顾不得自己首领的命令,纷纷脱离大部队,分散而逃。
霍去病一看,正是平定匈奴的好时机,于是长刀一指,一万汉军跨过黄河,直奔匈奴大军。
霍去病更是一马当先,跃入敌军阵中,左突右杀,如入无人之境,仅凭一人一马,就直接生擒了敌方首领,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匈奴。
边关大捷的消息传至皇宫,汉武帝大喜,派遣使者带着美酒佳肴前去慰问。
霍去病发现,赏赐的美酒完全不够一万将士分的,于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命令手下将所有美酒全部倒入驻扎营地旁一汪清澈的泉水中,立刻,酒香飘满天地。
全体将士举杯畅饮混合着酒香的山泉,载歌载舞,欢呼雀跃。为了感谢霍去病的赐酒之恩,人们便将此地命名为“酒泉”。
“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之一的酒泉,就不得不提出产于酒泉的夜光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凉州词》,更使得古城凉州的葡萄美酒和酒泉的夜光杯千百年来驰名天下。自古便负盛名的酒泉夜光杯堪称中华一绝。
酒泉市夜光杯厂有近50年历史,是专门生产“酒泉夜光杯”和玉雕旅游工艺品的老字号企业,年产各类夜光杯和玉雕旅游工艺品8万余件。以出产夜光杯闻名的夜光杯厂,近些年成了游客来酒泉必看的一个新景点。夜光杯的展厅和生产工序,让游客惊叹这西北大漠的珍品,也感喟祁连山赋予的美玉。
夜光杯是一种玉制的餐饮工具,中国甘肃省酒泉特产之一。酒泉玉按颜色可分为墨玉、碧玉、黄玉,都可用来制作夜光杯。夜光杯的纹饰乃天然形成,其墨黑如漆、碧绿似翠、白如羊脂。其具有耐高温、抗低温的优点,烫酒、冷酒均不会爆裂。夜光杯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质地光洁,一触欲滴,色泽斑斓,宛如翡翠,倒入美酒,酒色晶莹澄碧。尤其皓月映射,清澈的玉液透过薄如蛋壳的杯壁熠熠发光。
酒泉夜光杯采用优良的祁连山玉精雕细琢而成,要经过钻棒、切削、掏膛、冲碾、细磨、抛光、烫蜡等20多道工序。夜光杯分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传统夜光杯有大、中、小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炮台玉盖碗;仿古杯有爵杯、风杯、觞杯及酒具、茶具。玉雕旅游工艺挂件有80多个品种。酒泉夜光杯厂生产的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异型夜光杯曾先后荣获全国旅游商品研评会金奖、轻工部优秀出口产品银质奖、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奖等18项奖项。产品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国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馈赠姬满一只碧光鄰粼的酒杯,名曰“夜光常满杯”。姬满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到了唐代,夜光杯更是闻名遐迩,唐人王翰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诗以杯名世,杯因诗增辉。
资料来源:新浪、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