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月观察丨7月合资品牌:德系式微延续,日产销量登顶
(文/张家栋 编辑/ 娄兵)一汽-大众第一,上汽大众第二,这样的排名似乎已经成了销量统计时的思维定势。但正是由于大众长期以来的强势表现,在合资排名中,似乎愈发令人忽略了在集团之下,单品牌的销量表现。
直到今年7月,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批发数据显示,东风日产已然在单品牌方面超越南北大众登顶。而这,也恰巧印证了近月日系品牌的强势表现和德系品牌的低迷状态。
国别细分显示,日系产品在7月实现了对德系产品的全面反超。纵然德系中的绝对主力大众,可以将第二季度销量的下滑归罪于缺芯问题,但在近年市场的变化趋势上不难看出,2020年至今,德系产品在华攻势上明显开始展现出疲软态势,从2020年的25.5%一路下滑至2021年7月份的20.8%。
后知后觉的大众,去年下半年才意识到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重要性,然而ID.4车型从预热到上市时隔半年之久,再加上日系与自主品牌对于新能源市场的不断冲击,大众始终没能在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复刻燃油车市场的成功。
而在燃油车型方面,大众则持续饱受缺芯问题困扰,批发销量上,一汽-大众品牌在7月仅售出39389辆,同比跌幅高达57.4%,有消息称一汽-大众集团内部正将芯片优先供于奥迪品牌以保障利润。
上汽大众尽管以67101辆的销量位居7月销量第四位,面临的问题却实则较一汽-大众更为严重,单月高达45%的跌幅,已然令上汽大众在今年的销量增幅变为负数,在近年多款高端化车型尝试未果后,未来上汽大众即便从芯片荒中恢复生产,或许也很难找到弥补市场空缺的有效手段。
此外,全速引领豪华车市场奔跑的BBA(奔驰、宝马、奥迪),也在7月迎来了两年内的首次下滑,跌幅分别达到44.4%、31.8%、21.5%。根据上海部分4S店的反馈,奔驰与奥迪均需要订车等待两个月以上,足见芯片荒加剧对全行业的冲击。
在德系品牌集体跳水的状况下,日系品牌的上位之路开始逐步展现。面对7月整体市场份额领先德系2.2个百分比的绝对优势,今年第三季度,日系也有望实现对德系的全面反超。这其中的第一步,便是东风日产的单品牌销量第一。7月,东风日产销量共计80136辆位居合资品牌首位,虽然较同年有着15.9%的跌幅,不过这一数据相较环比的19%正进一步有所收窄。而在累计销量方面,东风日产同样以58.12万辆的成绩超越南北大众位居榜首。
分列7月销量榜第二和第三位的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在全球车企受芯片问题困扰下,交出了极为优异的答卷。单月销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微增,这或许是丰田在全面TNGA化后,重整供应链为其带来的抗压能力。
相比之下,日系品牌中,在7月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车企仅有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此前凭借CR-V与XR-V双车豪取SUV榜单前5名的东风本田,似乎在上半年透支产能后,迎来了疲软期。事实上,本田品牌自第十代思域上市开始,便始终对产销平衡之间保持着微妙的不可控关系。7月的突然失速,究竟会成为本田在下半年的常态,又或者仅仅是其做出的短期产线调整,或许在第三季度销量数据出炉后,便可一见分晓。
美系车企同样在7月份有着小幅的整体下滑,市场占比为8.9%。其主要降幅源于别克24.2%的同比下滑。但整体来看,美系的销量波动仍在7月销量淡季以及芯片冲击的合理范围内,1-7月累计市场占比达到9.7%,达到近年最高水平。
1-7月累计销量29.8%的同比增速展现了美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回暖迹象,除了特斯拉在产量端的贡献外,福特在今年逐步走出阴霾,成为了美系品牌增长的重要原因。7月,别克品牌共销售58315辆,福特品牌共销售18412辆,凯迪拉克品牌共销售16200辆,林肯品牌共销售7610辆。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