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声音

『写在前面的话』

孩子们喜欢讲故事。

一些故事是他们即兴原创的,可能就是把他们脑袋里的东西临时拼凑起来,东一句,西一句,毫无关联的内容。

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些故事很简单,或是毫无意义。毕竟比起真正的小说,孩子编的故事要简单得多。

但孩子的故事里不缺少一样东西,隐喻。

『正文』

棉棉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放假日,可怕的一年(刚刚)过去了,但那一次没有水晶。

妈妈在开会,我和水晶在玩。

我去书架取一本书,书架倒了,把水晶压到了。(书架上)的一块木头把水晶的记忆全压跑了。

在这之前,妈妈说,“快来啊。这些英文单词太难了,我只认识一个apple。”

妈妈叫爸爸(过来)。

爸爸来之前,我哇哇大哭,并(告诉他)说,“这事很紧急。”

我抬起水晶,发现骨头断了(一根)。爸爸的头发吓得都立起来了。

(于是),(我们把水晶)抬到了宠物医院,放到小猫手术台上。X光机(检测之后),发现(水晶)肚子里都是细菌和毛。

医生检查后,做手术的医生来了,(并且)打开了无影灯。

(这时),小猫吸空气吸不了了,医生说小猫的病很严重,治疗时间(会)很长。

过了好几年,水晶病好了,(他)去了狼菌森林,(一个)没有狼的森林。(完)

我问棉棉还有吗。她告诉我,一天只讲一个故事。

。。。

五岁的孩子过了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当他们和你描述一件事情时,讨论问题时,甚至是随意聊天时,你能明显感觉到这与半年前的他们明显不同。

他们可以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并加上自己的看法;他们也可以把问题说出来,包括自己的建议;他们即使和你随意聊聊,也能传递着他们的情感与立场。

他们的言语表达更加接近我们,除非你不承认。但他们真的越来越像我们。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变化。

他们开始不那么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他们会小心地去求证你说的是对的,还是编的,还是你压根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开始知道你并不是什么都知道。

他们开始表达自己。这是我想要的,那是我不喜欢的;我现在不想做这件事,我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我不喜欢你这样,这是我的错。

这里有好恶,有担当,有拒绝,也有求助。言语的背后是他们在尝试着按照我们的方式行事。他们的内心是渴望长大,可以像我们一样谈笑自若,并被听见。有时,他们也会觉得我们不过如此,有些话说出来还不如他们。

再没有比他们更纠结的了。他们知道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因此很享受被照顾的状态;但他们又迫切希望摆脱现状,能够随心所欲。他们明白他们唯一有力量的武器便是他们的语言。

语言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武器,帮助他们成功地打通了他们与成人世界之间那堵墙。虽然还不能钻过去,但是已经可以大致看个究竟,还可以朝墙外面大喊。难过的是,不知道是声音太小,还是对方真的没听到,很多时候喊过去,并没有回应。

于是,他们又心灰意冷地把这面墙堵上。这样,他们就不能再大喊,但也听不到墙对面的声音。

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面前的墙轰然倒塌,一个未知的世界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个完全颠覆了他们曾经对墙那边猜测和幻想的世界。他们不禁回头,却发现在他们的身后又立起了一面新墙,墙的后面传来阵阵敲打的声音。

如果你发现在你身后的那面墙上出现了一个窟窿,一个细小的声音从那个窟窿里传出来,你愿不愿意侧耳倾听呢?

『写在后面的话』

追完了《隐秘的角落》,我想起了十几年前的《看上去很美》。

孩子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不输于成人世界的复杂。想想上小学时,上初中时所看到的,经历的,便能够深刻的体会到,那些大人们所不能察觉的、触及的角落是如何隐藏着一个个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大人知道的秘密。

孩子的世界原本就是这样的吗?

是我们做了什么,在孩子那里起了微妙的反应;还是孩子们之间的力场是大人所不能干扰的;还是一代代不能言传的传承和持续的变异打造了一代代的角落?

孩子们如何能在无法隔绝这样的角落的情况下,安然长大?

对于我们,这样的角落意味着什么?

『题外话』

“你们大人睡得真实,像锁紧了的门。”

— END —

又到了蜗牛季

*** 第一百五十二篇原创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