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忆(二)上海角落里的天堂

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12月北京一版一印7000册

已经不记得自己初遇这本书是何时了,可能是华峰的员工宿舍图书室,也可能是鳌江图书馆、龙湾图书馆之类某个图书馆,亦或者是某一家书店里我不经意被吸引而翻阅后记忆犹新。这也充分说明了自己以“一书一忆”的方式记录与书本相遇的点从个人意义来说还是有些许必要的,若干年后的今天。我甚至衍生出了一种系列小说的题材与写法。同样的,我也在这本貌似旅游手册的书中找到了书写爱情小说的原料。

说这本书是“貌似旅游手册”,是因为它确实是私享旅游笔记或日记的味道。由于作者是记者,并且这本书是图文并署两位作者而完成的,因此尽管很多人可能只记得文的作者,但掩盖不了摄影是和文字一起“出台”的事实。

不过这种方式的出书倒挺有意思。因为他完全契合了这套书系的名字“时尚型阅读”。没错,这种书居然还是一个系列的!在这本书的末尾封底里折页中可以看到这套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书当时竟然有九本!而且上网查询,这套书系还有“续集”。

封底里显示《上海角落里的天堂》只是该系列的第九本

不过,别看我的文字是吐槽这套书系,但他确实有他成功的一面。毕竟,我记住了这本书,且带点感情色彩。如此这般,又能说没有其他人对这本书存着点私人情感呢?而且这套书的企划实在是大胆,因为从书系来看。他实在真心“时尚”。且不说其他几本是关于办公室、吃喝玩乐的休闲。就说我手上这本《上海角落里的天堂》,就已经算是私享变共享的好攻略了。简直可以说是放大版攻略,还是对着你讲的那种。即使是放到今天,书中提到的很多主题游玩点都丝毫不逊色于任何网络攻略。也足以证明撰文作者高原采编的能力和眼界——当然,这个和她本人的喜好是一致的。作为采编记者,可以在搜查资料后,实地考察并写出来分享,其实也很考验功力。

目录里看出了笔者的范儿,一个文艺女青年赫然立于纸上

本书出版于2010年。书中的许多景点都是当时最热门的新兴景点,尽管今天已经很熟悉,却在当时还只停留在区域网络。比如讲到创意园时提到的田子坊、M50、红坊,都是当时兴起还未大热的文化创意园。全国各地也都是在北京798后才慢慢有了风口;文末的两篇世博就更不用说了,很干练的把世博园攻略写清楚了。至于隆昌公寓,则是《功夫》之后的小众寻访地。老时光酒店又是《蜗居》造就IP大热时的打卡点;或许也只有餐饮,或许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的移形换影。可老字号,比如城隍庙或者是老城厢的底蕴却永远在;而下河迷仓这类小众的不能再小众的地方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一个小众寻访地,却在文艺范儿笔下意味深长。诸如这些景点,正如书题而言,是上海角落里的天堂,是犄角旮旯里的独有,是一种时尚范儿。

从书中的行文来看,书的内容是“认真的随意”写出来的。认真,是资料的前期搜罗,以及和同事摄影配合寻找目的地并记录下来的用功,这还要考虑在短期内去糟粕取精华的过程。“随意”则是信手拈来的笔法,口语化的论述,就好像我上述所说的“如同在你耳边倾诉攻略”。把所闻见的诉诸笔端,告知于你。于是乎,你甚至可以看到书尾连鸣谢都省了,也化成了这本书出来之前的那些遇到的人和事。这活脱脱的就是私人旅行日记啊!只是在当时,这样文艺范儿的主还只是刚刚兴起。与今天什么都快的直播、视频等等都完全不在一个节奏上。

当然,撰文人高原的这种写法有一个很好的优点:读得快,记得牢。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种写法不再是“春秋笔法”而是流行模式。因为,现在的人节奏太快,什么都赶鸭子上架、什么都填鸭式地塞。我今儿个再通读一遍,毫无压力的在一个多小时内就读完了。还是一字不差的那种。

调侃的不入流的分享式的笔风在2010年严肃文风仍然当道,网络文字还只是网络肆虐的年代。显得有那么一点点超前,特别是自我调侃和对身边人的调侃,进入大众视野,再往前追溯,显得很不正经。却是文艺青年引领、追求的。今天,这种文字已经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

游记和攻略的写法,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了文采可言。实用成为了最主要的一环。而幽默或许是当今读者认可的最大的可能的所谓好文采。于是,后来者的《猫步旅人》这一类旅行文本就有了市场,因为读者的口味变了。当下的人喜欢这样戏谑、略带点不正经,只记得嬉笑怒骂在旅途中展现出来“私分享”的写读模式。这或许也是当下人们对于“真”的害怕式追求的一种体现吧。

可即使是这种书写旅游的模式,在所谓快速发展的表象中慢慢归于沉寂,被后来者的直播、视频统统比下去,一切开始变得浮躁和喧嚣起来,连一点真实的阵地都没能留下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郁达夫游记那种状物写景入情的再现,哪怕以后有那么一点儿的端倪,也不会出现在今天只能读一读鲍尔吉原野和李娟的尴尬局面,甚至后来我读到《草木一村》时都得兴奋个好几天。

若干年后《猫步旅人》的旅游写法抓住了当下年轻人的阅读习惯,韩寒的One工作室也难得成功推手了一把。

说回《上海角落里的天堂》这本书。当时我被吸引的除了细分主题,比如酒吧、教堂、名人地儿、打卡点等等外,最主要是每个主题末尾的手绘地图。这个在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是最新鲜的事儿,这股新鲜劲儿到今天都还是最受追捧的,因为它够文艺劲儿、够旅游范儿。要知道这书可是赶在上海世博会之前出来的。

这本书面世后的一年之后,新闻第一次报道了厦门的鼓浪屿被游客沦陷。实际恰好在2010年-2011年。全国房地产大爆发,各行业完全不被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影响似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模样。物价也开始在这两年后直线飙高。厦门的文艺岛范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今天都方兴未艾。我在2015年再次以游客身份造访厦门时也见到了全手绘厦门旅游地图,彼时,这样的手绘方式已经在全国流行了三年。

每一篇文章末尾都附录一份彩绘手绘地图,是本书吸睛之处。

我再次拿到这本书,并且让他真正属于我,不曾想到的是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在突然红起来的大学生二手书店夫妇——甘肃的“向子光的小书摊”上获得的。品相接近全新,而价格却喜人。我不得不感慨于与书的再次相遇和与人的再次相遇是两个多么容易勾连人回忆的事。古人说人生三大喜事里有他乡遇故知,而我与这本书的不期而遇,又何尝不是呢?

尽管这本书注定是贬值的书,毕竟这类走时尚路线的书都是跟时尚一样,今天来明天走。但回过头来读一读这本书,看看2010年的书中写的景事物与十年后的今天有了一种预判一样的成果,仍然显得十分佩服时尚风范的做法在十年后文艺范与十年前文艺范隔着纸媒与新媒体的时空合唱。

十多年前,中国工人出版社能以出版社之力干了杂志社的活,还用了当时比较高级的纸张配合彩印来不辜负摄影作者的配图,从而丰富“时尚新阅读”书系之名,着实是了不起。

书中的世博会国家馆插图

今天,我捧着十年了还崭新的书,读到末尾世博会的两篇文字,不小心就被拉进了时光隧道,重新回忆起那一年个人记忆与国家记忆的重叠。

如果说借读或捧读是一种阅读记忆的凝固;今天的我买到了这本书,和他再次相遇的那种占有感,才是一次心动的阅读体验吧。尽管这套书不是经典,但我突然也萌生了要把书末封底里其他八本书找到一阅的想法。这或许就是重遇这本书带给我的另一种翻阅意义:在书中遇到另一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