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不是病,身体来告诉你 ——《解锁》│ 书海遨游 No.18070

书海遨游 No.18070

创伤不是病,身体来告诉你

——《解锁》

推荐程度:****

(如果你没有创伤或者不需要面对创伤,则大可不必看这本书,稍微有点啰嗦)

原书阅读:696分钟

本文字数:1,556

本文阅读:5分钟

心理创伤治疗是我最大的兴趣点。其中彼得·列文博士的身体经验创伤复原技术(Somatic Experiencing)是用下来非常管用的方法,还曾经帮助一个朋友扔掉了拐杖。

所以想从这本列文先生的核心著作中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学习。

诚然像序言中说的,“它帮助人们创造出各种身体与情绪状态,以转化恐惧与无助感。”从四十年的临床创伤治疗经验,并且从自己的车祸体验中能够汇聚成这套技术思路,真的非常佩服列文。

“所谓的创伤,其实并不是古典医学定义下认定的一种疾病,而是内在强烈的'不-安'(dis-ease)感,或生活出现'失-序'(dis-order)状态。”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观点。如果你把创伤当成是疾病,那所有的“治疗”行为都将是不平等的,甚至还会引起二次创伤。就像“在急救过程中刻意压抑身体的本能反应”就是一种引发PTSD的行为。

其实这一切的关键在于“自我调节能力是现代人的生存关键”,或者说每个人都会经历创伤也都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去应对。而只是“当一个人内心的麻痹状态得不到改善时,就会产生创伤;也就是当人们无法回到正常生活轨道,麻痹反应会伴随恐惧与其他强烈负面情绪,诸如害怕、反感与无助等。”

所以列文先生总结出面对环境刺激的A与4F(身体静止Arrest、逃跑Flight、反抗Fight、僵住Freeze、完全封闭Fold)。

其实这些都一种自我保护的能量,如果能量无法释放出来就会积压在体内引起各种心理疾病。

应对这种能量的方法就是肢体的觉察,比如“心跳”,觉察以后就是用滴定的方式让能量释放出来。因为“肢体反应的速度往往是先于意识的觉察。”也就是说,身体知道答案。

从这个角度不难看出,SE的治疗是由下至上的治疗程序。和传统的心理治疗会有很大的不同。

身体真的是一个奇妙的系统,或者说人类至今为止都未曾真正了解她。只能说通过各种理论来接近现实,比如说波洛斯的多重迷走神经系统理论、麦克连的三层脑理论和对于创伤的身体反应等等。

不妨可以把现实归结为一条,身心合一。身体的变化会带来心理的变化,反之亦然。

对于创伤治疗我们往往会采用脱敏或者暴露的方法,似乎这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往往更强化患者的瘫痪与无助感”。

相对这点而言,SE的突破就是在于对身体的关注,最终还是回归体内的能量释放,用一个安全的方式温柔的走近台风眼。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很大的一部分是这位研究创伤几十年的专家在自己亲自遇到现实的创伤后的感悟和总结。同时从受害者和治疗师的两个角度去剖析自己的案例,从中读者可以受益很多。

一切都是回到身体上,无论你有多聪明,意志有多强,你终究还只是一个动物。

哪怕是书最后一部分对于情绪乃至灵性的探索,都可以回到创伤这个入口。

借用书中的语句,“情绪是身体的意识”。对于情绪的解读更多的走向身体的语言,也是回到了SE的核心理念。

至于灵性,这也是最容易被误会曲解乃至滥用的地方。列文先生也提出了创伤本身也是四种解脱之道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三种是死亡、禅修、性)。所以创伤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觉察,乃至开悟的路径。

总结这本书带来的诸多新的学习和新的观点,最喜欢SE的核心还是在于对身体的回归,以及对病理诊断的新认识。就好像列文先生说的,“我未受此病理诊断标准太多干扰,优游于动物行为学传统中,避开一连串预设症状的局限,站在制高点做更自由的观察。”

如果硬要说美中不足之处,也只有在看完这本厚厚的书之后,会感到列文先生似乎是想表达出自己对于“创伤”的一切所知,包括知识、经验、体会乃至思想和技术。由于实在太多想表达的内容,有些地方会略显啰嗦和条理不清晰。不过这一点都不影响这本书给你带来的对创伤的思考。

2018-6-28

彼得·列文 / Peter A. Levine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