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浅导——给儿子女儿及老妈说易

愚鲁诗词课第十一讲:《易经》浅导_刘宇隆的二心集_新浪博客

孩子们:

我们先欢迎新同学——奶奶——的加入!

愚鲁:“欢迎奶奶!”

奶奶:“谢谢宝宝们。”

奶奶跟你们一起上今天这节课。奶奶一直对《易经》很感兴趣,但也一直没机会读。今天我们讲《易经》。

《易经》同上次讲的《尚书》相似: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考试书。对有志于科举入仕的主流读书人,《易经》绕不过去。当然,看名字我们就知道,它也是一部经书。拢一拢前十次课的体会,是否觉得:读经书比读唐诗宋词劳神得多?其实我讲起来也劳神得多。三五千年开去,今天的中国人无疑生活在中国文化辽阔的下游。它的中游什么样子?唐诗宋词,草木殷实。它的上游呢?《老子》、《尚书》等等嶙峋矗立在那里,山峰直刺苍穹。——读经累?登上游那几座高峰当然比在中游河滩里散步累啊。

但同学们:叫累别叫太早,《老子》、《尚书》才到上游,今天我们去探访的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可追溯到伏羲,伏羲比《尚书》里的尧舜禹汤又早得多。究竟早几千年,今天的学者还说不好。但毫无疑问:《易经》比《尚书》更有资格被认作中国文化的源头。根据一般地理现象,既为源头,意味着比上游的高山还难抵达。《易经》的“易”不是容易的易。这点同学们做些心理准备。

奶奶:“刘老师带路,我们红军不怕远征难。”

愚:“爸爸,《易经》是什么?”

鲁:“小爸爸……”

“愚的问题很好。”

先说一句:《易经》不像其它经书只是一部文字书。

首先,《易经》就不是文字书,既有文字又有图画,还不是孩子们今天看的图画书——如《白雪公主》,当然配图美丽女子和七个矮人。《易经》的图画可不“当然”,它们与文字之间存在太太太(N个“太”)复杂的对应关系。再者,《易经》不是一部书,无数作者,漫长岁月,其中不乏“平行写作”——就是各写各的。那些图画如同中文之外的另一种“中文字”,直接用于书写。写完再换回中文注解一番。——一部新的“易经”诞生了!《易经》的内涵足配“经”的高度,但《易经》的形式更应被叫做“符号体系”——图画、文字复杂互动形成的易学符号体系。

《易经》不像别的经书,它既有文字也有图画

照我们诗词课的习惯,先解决下:哪些位造了这套体系?

我在前面说过,《易经》可以追溯到伏羲。伏羲是比尧舜禹汤、老子、孔子还老的老祖宗。相传他老人家当年调研飞禽走兽的足迹和它们身上的花纹——说白了,观察大自然——顿悟天地四时阴阳变化大道。又受到天神的启发——我之前给你们讲过“龙马负图”和“神龟负书”的故事:伏羲把天赐的图、书和观察大自然的顿悟结合,创造了八种图画。这八种图画就是八卦,八卦被认为是易学体系的起源。伏羲由此被认为是“易历三圣”最早的“上古之圣”——他是易学体系的奠基人,《易经》的第一位作者。

伏羲

第二位重要作者是周文王,三圣之“中古之圣”。周文王是《尚书》时代的人,比伏羲晚很多,甚至比《尚书》里的尧舜禹汤都晚。汤王有个不肖子孙叫纣王,他忌惮周文王的贤名便把他囚禁起来。换一般人被这么迫害早疯了,但伟大的文王不是一般人。“文王拘而演周易”:伏羲时代还没有文字,他老人家从自然界直接取材画出八卦;而周文王不仅将这八种卦象延展为六十四种卦象,并作文字卦辞。世称《周易》。伏羲为易学——更是中国文化——结结实实打下八根柱石,而周文王是把巨石阵建成金字塔的人。

周文王

第三位,“近古之圣”,孔子。虽然孔子多次说过周文王是他的偶像,但圣人可能太忙了,五十岁才开始研究易学。非常勤奋,穿竹简的皮绳断了三回,留给我们“韦编三绝”的传奇。勤奋的孔子以其高绝的智慧,撰写了大量解读《周易》的文字,被后世称为《易传》。孔子是那个围绕金字塔建立文明的人。另提一句:所谓“易有三《易》”,周文王不是伏羲易学的唯一传承人。早在他之前神农氏炎帝就创造了《连山易》、轩辕氏黄帝创造了《归藏易》,但这两部均已失传。不知文王当年是否见过这两部书的只言片语,是否在创造《周易》时受过启发。有鉴于此,我把周文王称为《易经》的“第二位重要作者”,他是价值意义上的第二位作者,不是时间意义上的。

孔子

“易历三圣”造易学体系,后世巨匠——如:田何、焦延寿、京房、魏伯阳、费直、王弼、郭朴、孔颖达、李鼎祚、周敦颐,还有陈抟、邵康节、朱熹、黄宗羲、王夫之等等——都在为易学添砖加瓦。我们总在说八卦、六十四卦,卦是什么?其实是很简明的图画,八卦是八种图画,六十四卦穷尽八卦的两两组合,形成六十四种图画……

奶奶:“嗯,排列组合。八乘八。”

鲁:“排列组合是什么呀?”

“爸爸数学没奶奶好,奶奶给你们讲排列组合。爸爸继续讲六十四卦。”

上承伏羲,《易经》所有卦象本从天意自然中来,经周文孔圣及历朝历代的博学鸿儒,被用来解读自然现象、人生百态。古人大凡祭祀、征伐、建邦、农耕、婚姻、疾病等人生大事,都要捧着这些卦象问答案。我们读过白居易的“不用钻龟与祝蓍”,钻龟、祝蓍都是占卜方法:卜出结果,翻开《易经》对照卦象,解读卦象获得答案。到此可以补充回答愚的问题:《易经》是什么?不论普通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借它做决定拿主意,它就只是工具书。但对于历代先贤,它又寄托了对文明最长远的理想。只要世界还在,对世界的解读就不断不断地纳入卦象、卦辞。

先放放卦象、卦辞。问一句:为什么古人要解读世界?

奶奶:“人类天然有好奇心、求知欲。对世界哪儿能视而不见?”

奶奶太厉害了。孩子们,你们天天缠着爸爸妈妈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古人和你们一样,看到了山自然而然问山是什么,看见了水自然而然问水是什么。解读出于本能。是人生而为人——作为智慧物种——必然发生的事。当然,古人也要生活啊,解读世界除了满足好奇心、求知欲的本能,也是为了生活。比如为了种田养活自己,古人就要试着解读气象变化;为了打跑敌人,古人就要解读地形、战法等等问题。我猜:大约在伏羲的时代,古人已经非常忙了——再不是吃饱了睡抽空生生孩子而已的那种动物状态——要生产,要战争,要娱乐,要追念故去的亲人等等。这些事缠在一起越滚越多,越滚越麻烦。作为领导者——比如伏羲——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方式能把所有人类活动串联起来?能把人放在天地间持续地、温厚地关照起来?它就像一种密码,找到了它就找到了对世界的全部解读,找到了它就应该能在它的帮助下解决世界上所有难题。它通向唯一答案,是文明的究竟法门。

讲这些,是带同学们绕到“龙马负图”、“神龟负书”等等神话的背后看看——看《易经》之被创造出来的更真实的缘由。真实的缘由是:人类从来都需要一座走向真理的桥梁,从来都需要一把劈开难题的利剑。这是文明的真正动力。相对的:也是所有迷信和疯狂的根源。在它之上,长出了试图包办灵魂及肉体出路的宗教,长出了人类聊以自慰的长安一片月和贝多芬莫扎特,也长出了今天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当然,易学体系也是它结出的硕果。周文孔圣从伏羲手里遥遥接过一小把简明又幽深的种子,希求种出那座桥、那把剑。今天看得清楚:凝结了文明元动力的种子充满生机,往圣先贤们播种的身姿光芒万丈。只是:我们的文明还在发展,说明他们谁也没种出最终的桥或最终的剑。但值得高兴的是:中华文明如此顽强,中国文化如此灿烂,说明他们的耕耘产生了更有生机的种子,后学之辈再拿去,以不输先辈的卓绝之姿,广种盈收。

愚:“爸爸讲太好了。”

鲁:“爸爸听不懂。”

愚:“妹妹笨啊……就是……”

来,我们翻开《周易》。终于轮到那些图画和文字了。

《易传》认为: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太极”。太极很难言说,可以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可以是包裹盘古的混沌。“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当然,阴阳还可以是天地、明暗、大小、轻重、刚柔、尊卑等等任何简单对立的概念。一阴一阳,是所有卦象的最小单元:画条龙是“阳爻”,一条龙中间断开是“阴爻”。同学们,我们坐上时光机,回到几千上万年前的一个傍晚:伏羲望着即将沉入远山的夕阳,操起树枝在地上画了两道,文明开始了!

文明一旦开始,不可收拾。就性质看:阳爻代表积极、刚健总之向上的状态,阴爻代表消极、柔顺等向下的状态。阳爻还代表奇数,阴爻代表偶数。在一个卦里面,凡阳爻一律称九,阴爻称六。为什么呢?阳为健为大,故取最大的九;阴为柔为中,故取中间的六。今天我们说“心里有数”,这个数就是从易数来的。一个六爻卦还有“爻位”,从最底下的“初位”到最上面的“上位”,可以用来表示:士人、大夫、公卿、诸侯、天子、宗庙。五位是天子,又九为阳数最大,故称天子“九五之尊”。再说:“三才者,天地人”,一个六爻卦初位、二位也叫“地位”,三位四位叫“人位”,五位上位叫“天位”。爻位还能代表人体,初爻为脚,二爻小腿,三爻胯股,四爻胸腹,五爻头面,上爻头顶。爻位还代表时间,初、二为过去,三、四为现在,五、上为将来……这才叫真正的“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惟其如此,占卜才能周全。

奶奶排列组合学的好,请问:把阳爻或阴爻的三个爻重叠,穷尽一切组合,能得到多少种图形?

奶奶:“八种。二乘二再乘二。”

没错,这就是八卦的由来。八卦都有名字: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各有不同的卦象和卦德,卦德背后又是风物生灵。举几个例子:乾卦是三道阳爻叠成,德健,以天为代表。亦代表马。近取诸身,乾又为头。脑袋长在身体最上面,就像天高高在上。坤卦是三道阴爻叠成,德顺,以地为代表。亦代表牛。牛温顺,吃苦耐劳。近取诸身,坤以腹为象,因为肚子容得下五脏六腑。其余六卦皆似。可以说:每一卦都是世界的一面,又是人生的一种情况,大自然的一种物象,用今天的话说:八卦即八大生态系统。

八卦一起能看出更多事。小到看一匹马:在乾卦论,可以是良马,良马强健嘛。也可以是老马,老马耐力好。又可以是瘠马,骨为阳,瘠马骨头多。还可以是红马,乾为大赤。这匹马着实不错啊。若得震卦,震动为雷,这匹马嗓门不小。有趣的是:艮不可以为马。因为艮德为止,马不会走还是马吗?艮代表山,可以引申为一切坚硬的东西,但和马大德冲突。可见坚强、硬实对马来说不是最要紧的。马算小事,八卦一起决出顶顶有名的大事……

奶奶:“八卦阵!”

“完全正确。”

八卦即八大生态系统,自然可以代表方位: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伏羲八卦被称为先天八卦,周文王的八卦被称为后天八卦,卦象对应方位不同。诸葛亮用的就是后天八卦。近代学者尚秉和《<周易>古筮考》记载:辛弃疾也曾用后天八卦占卜仕途,他得到离卦,离卦为南,于是决定效忠南宋。当然,后人一直在补充八卦卦象和相关解读,虽大原则基本不变,但八卦所代表的方位、人体、社会阶层、生活器物及其背后的意义等等,不断变化。

八卦是三爻卦,前面提过的六爻卦就是把两个三爻卦叠起来。我们也已排列组合过,知道是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当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太多了,我还是挑几个有意思的讲讲。先讲蒙卦:下面是坎卦,代表水;上面是艮卦,代表山。下水上山,“为有源头活水来”,有启蒙之意。再有涣卦:下面也是坎卦,上面是巽卦,代表木。木在水上疾行如风,据说船就是因此启发造出来的。最后再讲个蛊卦。《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晋国闹饥荒秦救济了它,但秦闹饥荒的时候晋不管。秦穆公不干了,打算揍这个白眼狼。究竟打不打呢?占卜一下,得了蛊卦:下面巽卦,代表风;上面艮卦,代表山。下挂通常代表自体,上卦是客体。也就是秦是风,晋是山。秦风扫晋山,有这好事?那就打,打真赢了。更邪乎的故事还很多:比如晋侯想揍楚王,战前算一卦:复卦,推论是“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果然楚王脑袋中箭眼瞎了(《左传·成公十六年》)。

愚:“太神了吧!”

同学们,我要问:晋国真的是秦风刮倒的?楚王眼睛难道是复卦咒瞎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我们不能以《易经》咒翻洋人的潜水艇。古今占卜同理:尽信而无所作为就成了迷信。明白人只是通过《易经》给早已了然于心的景象找个归宿。《易经》也的的确确从来没有一个字迫人迷信。每当思绪落在此处,我都必须掩卷感慨:多么伟大的因缘际遇!伏羲把种子递给文王,文王的崇拜者叫做孔子,董仲舒遥望先圣,祭出“天人感应”,更不必说后世“不用钻龟与祝蓍”的气概——中华文明的主流始终未曾降入迷信的狭窄河床,中国人持续维持着心象天物象的健康对照。

奶奶:“原来天人感应是这个意思,今天才知道。”

最后说件有意思的事:《易经》可以“找对象”。怎么突然这么不严肃?谈恋爱都出来了!先澄清一下:《易经》找对象不是算算对方是否就是最对的人——尽管它真的能算。两个六爻卦各爻正好刚柔相对,就叫“对象”,也叫错卦。泰卦下乾上坤,否卦上坤下乾,泰卦与否卦就是对象——或说,泰的错卦为否。

奶奶:“否极泰来?”

“是的,就是它。”

最后之最后:除了错卦关系,还有综卦关系,这里不展开了。而“复杂”是指互卦关系。“错综复杂”我们也常用吧?如果关于《易经》我们只记得一件事,我希望它是:《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今天就讲了这一件事。

下课。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1年1月22日星期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