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进入第一带“寒”字的节气,谨记这几点!

 hán     lù

寒 /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年10月8日3时55分正式步入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

古人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白露“露凝而白”,至寒露气温更低,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其气候自然体现出了“寒”的特点,即热气退去,寒气渐生,寒热交替,昼夜温差更大,气候更加干燥,“金生水”的物候开始呈现。

鸿雁来宾: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最后一批也迁往南方。

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壳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不解,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

菊有黄华:“华”即“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孝经纬》: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矣。

寒露过后,已是深秋,代表盛夏的“大火星”西沉,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人们首先要应对的,就是“寒”。

01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农谚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过了寒露,更需要防寒保暖,脚部保暖尤为重要,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因为我们的肾经、脾经、肝经、胃经、胆经、膀胱经都过足部,但脚又距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易受凉,所以更应好好保护。

经脉大穴在在脚踝和脚面附近汇聚:

· 足太阴脾经的商丘穴

· 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照海穴、大钟穴

· 足厥阴肝经的中封穴

· 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穴、申脉穴

· 足少阳胆经的丘墟穴

· 足阳明胃经的解溪穴

脚踝为关节更容易受到邪气侵犯、滞留。

如果脚踝裸露在外,就像没关严的门、没扎紧的篱笆一样,给了寒邪、风邪、湿邪绝佳的可乘之机,时间长了,身体的阳气和正气被反复消耗。关节炎、感冒、肚子痛、面色暗淡无光、痛经、月经量变少、宫寒、尿多尿频、怕冷、浮肿、腰背疼痛等症状都容易找上门来。

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穿一双厚实的高腰袜,选择鞋底厚一点的鞋子,护住脚心脚踝,避免地气的寒凉,透过足心渗上来。

脚暖了,身体其他部位也暖了。平时可以跺跺脚,帮助排出寒邪。

跺脚的方法:

光脚或者穿着平底鞋,双腿交替用力跺地面,用把一个空塑料瓶踩扁的力道即可。

跺脚时除了腿部抬起、跺下需要用力,身体其他部位保持放松。足够放松时,跺脚的震动可以沿脊柱传导到头顶。

每天早上起床后,用力跺脚3-5分钟,就会全身微汗,直达毛孔的舒畅,达到排出寒邪的效果。

跺脚最直接刺激的就是肾经的涌泉穴,还有足底的各个全息反射点。

这种震动对身体脏腑也是很好的按摩,如果觉得哪里隐隐作痛,则是“痛则不通”的表现。

02

 晒晒太阳,储存阳气

秋日的阳光温暖和煦,最适合晒太阳以补阳气。

阳虚、气虚、血瘀等体质偏寒的人及老人孩子,都应该多晒晒太阳,让阳气滋养身体。晒太阳最好的时段为上午7时至9时,下午17时至19时,这时的阳光不会过于猛烈。

晒背:中医讲“背为阳,腹为阴”,可以到户外或趴在阳台上晒晒背部。

晒头顶:头顶是“诸阳之会”站立于阳光下,头微向下低,脱帽,晒后颈部的风池穴和头顶的百会穴10-15分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晒手掌:手心有个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胸闷不畅、睡眠不好的人,常晒晒手心会舒服很多。平日晒手心,每次5-10分钟即可。

可在日出时,面向东方,两手臂伸长,手心面对太阳,同时做深呼吸,让阳气从口鼻及人体的皮肤肌腠及手心劳宫穴进入人体。

03

 锻炼呼吸,预防肺火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黄帝内经》

在中医看来,肺司呼吸,它既可以吸入自然界干净、舒适的空气,也能够呼出体内浊气,完成身体内部与自然的沟通。

所以,日常中,如果能够呼吸的足够“深”,足够彻底,就可以把堆积在肺脏处的热气、浊气呼出体外,达到预防肺火的作用。

“深”呼吸的方法:

吸气的时候,要匀速、均匀,鼻子有节奏的进行深呼吸,把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一起用上,让自然界的清气尽可能的充盈到肺脏。

之后再缓慢的吐气,尽量把气吐干净。这样,我们的肺脏会像气球一样,反弹后,可以呼入更多的清气。

一呼一吸之间,需要间隔5秒左右,一天呼吸15-20分钟即可。

古人云: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01

 燥则润之,寒则温之

此时饮食上则应以温润的食物为主,以达到养阴润燥、补肝益肾之效。

古人发明了防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比单纯喝白开水更胜一筹。我们还可以多喝些茶水、稀粥、汤水来补水。

红枣花生山药粥

材料:

红枣10枚、花生45克,山药1段,粳米100克。

做法:

1、山药、花生洗净后,红枣去核加适量水一同煮开;

2、将淘洗好的米放进去,一同熬煮,直到米熟软糯即可食用。

功效:养脾补血、滋阳美容。

民间也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古人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黑芝麻具有“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的功效,进补排毒两不误。

此外,还可多吃糯米、粳米、栗子、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可适当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加体质。

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且容易上火。

02

 七点后,不进食

一天24小时对应24节气,晚上7点对应的节气刚好是寒露。

此时阳气已经开始敛降,养生重在收藏,不要过于扰动阳气,这时候吃饭,胃阳不得不运化水谷,脾也要劳动起来,输布谷气和津液,阳气就动而不收了。

寒露这一天过后,夜间进食更伤身,所以晚上7点之后最好管住嘴巴。

运动也是同理,不仅扰动阳气,出汗还耗散阴津,所以最好不要在7点后运动,最晚不要超过9点。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露滴疏桐,人间晚秋

寄一片落叶归乡

叹声秋凉,万望安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