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饿了,回家扒馍框

禅堂湖往事:换大米

文/胡桃夹子



六十代至九十年代,皖北主产山芋,玉米,人们的口粮略有富余,但是没种水稻,居民需要部分大米充作细粮。苏北种稻子,但产量低,口粮短缺。所以当年皖苏两地的人们,就自发地做起了这互通有无的交易。

因为苏北缺口粮,苏北人就主动的到皖北来,以大米换取玉米或白干子回去做过冬的口粮,人们通称这些苏北客叫“换大米的”。

苏北人经营“换大米”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那个时候主要是为了养家糊口,补充家庭口粮的不足。第二阶段: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后期,就属于纯商业性质了。

八十年代以前,市场还没有放开,国家政策紧,从苏北到安徽一路严查投机倒把的“关口”众多,所以那些家庭缺粮的“苏北客”,拉着大米来皖北都是昼伏夜行,等到了目的地,即下了马路,分散到乡下去交易。

当年皖北的各乡镇都有“打扮室(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换大米”如果被“打扮室”的人逮住,所有的换来的粮食就会被“充公”,最起码也会被强行平价卖给粮站,这样,苏北客全家的冬季口粮就算没了。所以当年“换大米”的都要躲开“打扮室”的人。

当时的交易方式,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各作各价。大概一斤大米能换三斤白干,两斤玉米。

这种“地下交易”偷偷的进行了近二十年,直到市场开放了,这“换大米”的才算公开合法。

进入八十年代,农村实行了“联产责任制”,生产队瓦解,土地分到户。皖北的粮食产量猛增,细粮缺口也随之增大,这时候苏北就产生了一批从事“换大米”的专业户。

开始的时候仍然是一个人拉着平板车的小打小闹经营。慢慢的就用毛驴代替了人力,再往后更是用上了机动手扶拖拉机或三轮车。“换大米”的这会可真的算是一个行业了。

随着集市贸易越来越繁荣,我们皖北的集市上就出现了专营的粮油店。“换大米”的生意慢慢的就被这些粮油店抢了去。

时至今日,这“换大米”也如很多消失了的行业一样,从此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记忆。

禅堂湖记忆:

饿了,回家扒馍框

文/胡桃夹子



禅堂湖一带曾有一句口头语:饿了,回家扒馍筐子去。大人吵小孩的口头禅也是,“就会扒饭筐子,除了扒馍筐子,还够什么料?”

现在这些句话已经好久没人说了。这不是因为禅堂人健忘,而是这句老话不适合新的社会情况,已不适用于现在禅堂人们的生活变化,只有把它“束之高阁”了。

上世纪八十代以前,这句话是经常能听到。那时候的人也是一天吃三顿饭,怎么就那么好饿呢?而不是像现在的人,一天三顿饭还要主动减去一顿,并且还天天喊着要减肥?

曾记得我小时候常常不到吃饭的时候就饿,饿了就回家“扒馍筐子”零馍。大人们也有的在干活休息的空间,因肚子饿跑回家来“零馍”。

三十多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谓是天翻地覆。当年的人们爱“扒馍筐”,也不是那时候的人比现在的人胃大能吃,而是因为那时候的劳动量实在是太大了。一个成年人,不分男女,除了生病,是要整天不停的劳动的,大家都是靠工分吃饭,生产队不养闲人。就是队长也要东西南北湖的跑,督促群众干活,这样不停的跑下来,不到中午也会“饥肠响如鼓”。还有就是,那时候不仅劳动强度高,生活水平却是极差,能吃饱饭就算不错,饭桌上能有一个熟菜就算“改善生活”。想一天能吃一顿肉,甭想!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做梦去吧”。那年月副食品基本算零,自家的母鸡下的蛋还要拿去换点补贴家用零钱。还是那一句老话:那时候人的肚子里缺油水。

现在的人们基本上是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了。群众的收入不仅逐年增加,经济来源也是多渠道。菜篮子里的“鸡鸭鱼肉”已经是家常菜。三顿饭不仅油水足足,吃完饭后无所事事,也不需下田劳动。你说这样的生活,你还能感觉到饿?你还会去“扒馍筐子”?

当年的人喜欢“扒馍筐”是因为饿。现在的人不再“扒馍筐”是因为饱,甚至是因为肥。

那个年头哪有现在的这么多胖子。记得八几年,听说渔沟有兄弟几个全是“大胖子”,我竟然约了两个同伴,骑自行车亲到渔沟去“瞻仰”大胖子尊容。可见那时候胖子是多稀罕。那像现在,出门遇见的全是“胖子”。可见现在的人们是多么的吃喝不愁,是多么的安居乐业!

但原这“扒馍筐”永远成为历史。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