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图书馆往事
2
|
2
|
1
|
1
|
本报记者 方龄皖 赵宽/文本报记者 朱敏/图
城区万寿桥头,宜昌市图书馆当街而立,宏阔轩昂,足以让路过此地的人侧目,心生一份对文化、对阅读的敬畏。
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一份与图书馆相关的记忆。某个泛着斑驳光影的午后,阳光温柔,时光渐慢,置身一排排的书架后,沉浸在书籍特有的气息里,就像是把自己放进水的柔波里,让身心找到了安然与归属。
图书馆确有这样的魔力,能抚慰所有的进入者。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在诗中写道:“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一所大学好不好,就请去看看它的图书馆,一座城市好不好,也请去看看它的图书馆。从1950年代福绥路32号简易小屋起步,到万寿桥畔的恢弘建筑,宜昌市图书馆在几十年的时光里数易其址,一步步努力接近着“天堂”的样子。古佛寺曾是图书借阅区 一排排书架抵着房顶
11月17日,我们穿过中山路,推开一道红锈斑驳的侧门,随手轻轻关上,也把万丈红尘关在了门外。这里是古佛寺,梵音缭缭,香雾弥散,闹市之中一方佛修之地。两位姑娘正躬着身往香架上香,留给我们虔诚的背影。
外面飘飘洒洒落起了雨,屈定凤和闺密梁玉兰进到大殿里,被如来佛祖似笑非笑地注视着,恍然梦中。她俩是图书馆的退休职工,1985年,她俩进入图书馆工作时,这里是市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区。一排排书架一直抵着房顶,也像佛祖这般,安静地俯瞰一切,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古佛寺绝非一般的等闲小庙,住持根定法师称,它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原位于古城东门口双堰塘。民国十六年(1927),一个叫陈汉卿的宜昌居士将“三圣宫”内一尊元代香樟木雕燃灯古佛迎请到珍珠岭,兴建寺宇。当时是从玉泉寺藏经楼请的超明和尚做方丈,常住僧侣达二三十人。
解放后,和尚们散去,这里一度是一个面粉加工厂车间。1965年,饱受馆舍不足困扰的市图书馆,看中了这座闹中取静的废弃古庙,从之前的福绥路32号搬迁进了古寺内。搬来之前,他们还在大殿旁边盖了偏房,使图书馆的面积加起来达到880多平方米。当初盖起来的偏房现在成了根定法师阅读、待客的地方。
梁玉兰当时是图书外借员,柜台设在寺庙大殿的门口,日常的工作就是为上门的顾客办借还手续。偌大的宜昌城区仅此一家公共图书馆,又逢改革开放的春天,获得新生的一代人迸发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梁玉兰每天来上班时门口都是两条长长的队伍,从大殿门口拐着弯延伸进儿童公园。“一条队伍是拿着单位的介绍信办理借书证的,另一条队伍是办理借书还书的。那个时候,读者是不能入到书架内自己挑选书籍的,所有借阅手续也都是手工完成。读者先到设在廊檐上的图书目录里找到自己所借的书目,填好单子,交给管理员,再由管理员进到书架里挑选,劳动强度很大的,每天找书找到头昏眼花。” 福绥路32号最初的馆址 已经变成了一家银行
在搬到古佛寺之前,宜昌的公共图书馆已经运营了10年。最初的馆址设在福绥路32号。《宜昌文化志》记载,1956年3月25日,原宜昌市青年阅览室和中苏友协阅览室合并成立了宜昌市图书馆。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城区首家公共图书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积虽然只有221平方米,但外借处、采编部、普通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和基础辅导室等一应俱全。已经退休的宜昌塑料公司经理朱复兴那个时候还是一名初中生,曾进去借过《海底两万里》。这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中第二部,另两部分别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都是那个年代最畅销的读物。我们提议去福绥路上看看,屈定凤说,那个老房子已经拆了,现在是一家银行,一点痕迹都没有了,或许在我们档案室里能找到照片。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而宜昌早在明代就有“书院之盛,甲于荆湖”的记载。到了清代,墨池、尔雅、六一、邱公等书院均有大量库藏,供士人学者研习。《宜昌文化志》记载,清道光13年(1833年),仅墨池书院购置的文理书籍就达2100卷之多。
现藏于宜昌市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宜昌府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夷陵知州宗思圣创建“墨池书院”,后多次重修复建,至道光八年(1828年),书院书舍及斋舍达72间,规模宏大。作为古代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主要供人读书、讲学,类似于现在的学校。书院之中,必有藏书,其书舍又相当于如今的图书馆。
宜昌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则出现在“五四”之后,当时的名流刘梅森、张任夫等利用私人藏书,组织“智谊书报阅览室”,供青年阅读和交流。民国18年(1929年),在县立通俗讲演所的基础上,在学院街创办宜昌县通俗图书馆,不久改名为民众教育馆。民国25年,县图书馆正式成立,当时有图书3000余册,书报20多种。屈定凤指着饭店招牌说 后来图书馆从古佛寺又搬到这
从古佛寺出来,我们又拐到陶珠路上,在一家叫“和平土菜馆”的门口停了下来。雨下得越来越大,屈定凤指着车窗外的饭店招牌说,“后来图书馆从古佛寺又搬到这儿。”
1985年,梁玉兰被安排在图书馆外借处当管理员的时候,屈定凤则被安排在工地上搞基建。时代的开放与飞速前进,古佛寺内的馆舍仍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1984年,图书馆在光前街启动新馆建设,1987年12月一、二期工程全部竣工,乔迁新址。
1980年代中后期,直至1990年代初,从“文革”禁锢走出来的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引发了一股文化与阅读的热潮,几乎每一个青年都有一个文学梦。《读者文摘》是文青的必读刊物;席慕容的清浅诗行滋润了多少人的心灵;由北向南辐射的“汪国真热”激励了无数迷茫中青年“选择远方”,“风雨兼程”……
宜昌图书馆的搬迁扩大正当其时,以丰富的知识储备灌溉着求知若渴的一代人。图书馆办起了电大班,添置了复印机、录音机、彩电、录相机等设备。一些市民白天来图书馆孜孜苦读,晚上又来这里听各种讲座和培训班,“我们那个时候每天晚上都是十点下班。”
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迅速扩大,陶珠路上的图书馆再次显得捉襟见肘,加之消防的压力,图书馆在1990年中期拟搬迁到《三峡晚报》对面的白龙岗公园。“计划占地16亩,投资1655万元,领导都来开了现场办公会。”屈定凤说,但后来建设资金一直未能落实,2001年,市委、市政府将此地块收回,改建成白龙岗公园。
2004年,解放路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让图书馆再次启动搬迁模式。屈定凤又派出去参与基建工作,”经过精挑细选,最终选定了万寿桥旁这块土地。“屈定凤说,原来是个废旧回收中心,拆迁征地相对方便一些。”之后,图书馆搬到了市博物馆里过渡。
2008年9月,长江之滨、万寿桥畔,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图书馆提供的材料介绍,新馆造型现代、新颖、美观,建筑面积17700平方米,设计藏书150万册,阅览座位1500个,网络节点1000个,日均可接待读者3000人次,是全省地市州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在市图书馆四楼的特藏部,20000余册古籍被保存在樟木书柜内,管理人员还要对已经受损的古籍进行修复、扫描。
1965年,饱受馆舍不足困扰的市图书馆从福绥路32号搬迁进了古佛寺内。梁玉兰指着古佛寺的大厅,“这里,这里,都是图书馆以前放书架的地方”。
位于万寿桥畔的宜昌市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拥有藏书60多万册,其中古籍2万册。
2004年,解放路商业步行街开工建设,图书馆暂时搬到市博物馆里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