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都长肉和吃不胖,可能都是脾虚惹的祸

导读

很多朋友说,我已经管住嘴、迈开腿了,但是减肥成效依然不明显,甚至喝凉水都长肉,到底是为什么呢?或许因为这只是虚胖,而虚胖多是因为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脾胃被称之为“后天之本”,正确养护不但能健脾祛湿,利水消肿减肥,而且对于健康非常重要。

狂长肉和吃不胖

作者/国华

喝水都长胖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减不下来的肉是不是脾虚导致的呢?

第一,清晨起床,刷牙时发现舌头上有齿痕。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苔厚,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则代表脾虚有湿。

第二,上厕所后,发现大便粘在马桶上。喜欢吃些生冷寒凉的食物,容易导致寒湿困脾,水湿不能正常被带走,寒湿向下注入大肠就会让大便带水湿,变成软而不成形的稀便,或者粘在马桶上。

第三,身体困重,精神疲倦。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营养物质运送不到身体各处,就会变得懒惰倦怠无力。

第四,食欲不好,吃一点就撑肚子。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所以脾虚很容易导致食欲不佳。有些人吃得并不多,饭后却常常有饱胀的感觉。

第五,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脾胃功能正常的人,能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时地传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就可导致水液滞留,导致身体水肿。

如果发现自己的虚胖是由脾虚导致的,那首先就要调理脾胃。常用的健脾理气的食品包括山药、薏苡仁、大枣、白扁豆、白芸豆等。有的朋友就会说,这些东西吃多了,尤其是豆类的吃多了会胀气不舒服,那是因为没有配合辛香味、具有发散行气作用的材料,比如砂仁、陈皮等一起来食用,才能让补的脾气运行起来,不壅滞在局部。而需要注意的是万万不可滥用苦寒泻下的物品,比如大黄、芦荟等,有人想用这些东西来减肥,结果苦寒伤脾胃,反而加重了脾虚、虚胖等问题。

出自《外科正宗》

给大家推荐一款知名的宫廷小吃——八珍糕。明代御医陈实功一生注重脾胃气血的保养,在《外科正宗》一书中留下了八珍糕的方子。原书称其“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治小儿肠胃薄弱、消化不良、食少腹痛、面黄肌瘦、脾虚便溏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中之效。八珍糕虽然最初是用于小儿脾胃调理的,但后来发展成为宫廷食疗养生之品,特别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常用的御前小点。在清宫,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对八珍糕的用量是很大的,也根据自己的症状不断地调整这八种食物的组成。

方中用白扁豆、怀山药、炒薏苡仁、茯苓、莲子肉、芡实、党参、炒白术8种食材各10g打粉,加适量的大米粉(一般和药粉等量)和适量糖粉一起揉成面团,做成小糕点。

怎么吃都不胖

还有一类人,饭量很大,却怎么吃都不胖,这种“拉仇恨”的体质常让很多人艳羡不已。那么,为什么他们吃不胖呢?《脾胃论》说:“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意思就是说,特别能吃却很瘦的人,是胃中有虚火,且脾的运化能力很弱,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胃强脾弱”。“胃强脾弱”最典型的症状有两个:一是胃口好;二是大便不成形或经常便秘,大便的状态也是前干后稀。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且将食物初加工成营养精微物质;脾主运化,将营养精微物质生成为气血津液输布全身。一个人“胃强脾弱”,意味着他很能吃,但是吸收不了,久而久之,身体就会缺乏营养支持,大脑就会不断发出“快给身体提供能量吧”的信号,人就会出现饥饿感,想要不停地吃。

一些人可能会说,这样挺好的呀,既满足了口腹之欲,还能保持苗条的身材,不少人还求之不得呢!可真的有这种美事吗?我们知道,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弱则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衰老的过早到来。如果任其发展,一般会出现两种后果:一种是甲亢,另外一种是胃被脾拖累,变得越来越弱,食欲减退,身体各项机能开始亮起红灯。

怎么防治呢?中药有经典的中成药麻子仁丸和参苓白术散。麻子仁丸适合干吃不胖还便秘的,参苓白术散适合干吃不胖还腹泻的。还有一道食疗方,那就是源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珠玉二宝粥。

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山药 30g,生薏苡仁 30g,柿霜饼 12g。先将山药洗净切小块,薏苡仁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就大功告成了。

这个方子是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的经验方,不但治疗疾病,还可充饥果腹,甘甜可口。山药、薏苡仁均能补益脾肺,山药偏于黏腻 , 多服久服会有发闷感觉,薏苡仁偏于渗利,两药等份并用则不会出现发闷的情况。柿霜饼甘凉润肺,化痰清热开胃。这款药粥能健脾补肺利湿。适合脾肺阴亏损,食欲不振,虚热以及阴虚之证(阴虚的表现最典型的就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