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羹年代

秋冬,身形硕圆的红薯,一个个裹着紫红衣袍,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也是,作为菜蔬和零食,它俨然已是新宠,若飞上枝头变凤凰的麻雀。

越来越注重养生的人们,厌烦终日白米细面的饮食,味蕾逐渐被粗粮吸引。

红薯,便一跃成为粗粮界的网红。

看似不起眼的红薯,其实是块宝。含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可以防癌,抗衰老,清肠,提高免疫力。

早市菜场,街巷的烤炉,红薯陪伴着秋冬,守着一个个寒冷的日子。

我的家乡,人们称红薯为红芋。东北人把红薯唤作地瓜。

苏轼有一首诗《和陶酬刘柴桑》: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此红薯非彼红薯。诗里的红薯是一种山药,红薯自明朝才从异邦传入,开始广泛种植。

时光荏苒。几十年前,红薯还是灰头土脸,不受人待见的丑小鸭。那时,细粮稀缺,只得用粗粮填补。

白面馒头,玉米面发糕,蒸红薯,是餐桌上的主食。

物以稀为贵。小时候,自然觉得白面馒头可口。

白糖稀少且贵,外婆给玉米面发糕里放了糖精。任外婆巧手做出的玉米面发糕如何蓬松香甜,我也觉得粗糙。

发糕哪有细腻暄软的馒头好吃呢。

更是不喜欢红薯。和馒头发糕摆在一起的有它,包谷糁稀饭里也有它,切成小块和稀饭一同熬煮。

外婆也把红薯切粗丝,拌点面粉上锅蒸熟,搁点盐醋辣椒,若再放一点点炒好的葱花,便是很体面的一道菜了。

每天,饭桌上都见得到它的身影,无由便厌烦了。

时过境迁。如今人们饮食油腻,想着要吃出健康。粗粮和野菜,遂备受追捧。

小时候吃腻了的红薯,如今也成了香饽饽。从网上购了小香薯,沙甜如板栗。每天吃一两个,也不觉得腻烦。

野菜也成了稀罕物。小姨在老家有几亩地,种了玫瑰,养了鸡,养了鹅。也在空出的一小块田地里撒了菠菜种子,荠荠菜种子。

长出的菠菜叶片肥厚,荠荠菜翠绿鲜嫩。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荠菜从遥远的诗经年代一直走到了今天。

宋代诗人徐应龙写有《荠菜》:

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

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

菜蔬长好了,小姨唤我去拿菜。小姨笑言以前麦地里长的野生荠荠菜,现在也成了受宠菜蔬。

往昔诗人笔下“寒门满地生”的荠荠菜,现已是芳踪难寻。人们开着车去郊外的田地里,搜寻采挖,如觅珍宝。

民以食为天。平头百姓如此,豪门贵族亦如是。

《红楼梦》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见了贾母。贾母对刘姥姥说“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她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

送别刘姥姥,平儿说“到年下,你只管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

豪族贾府,贾母是最会享受生活,最为风雅风趣的那一个。深宅大院里的人,难得见野生的菜蔬,最是惦记那清淡可口的滋味。

平儿问刘姥姥要的,贾府上上下下视为稀罕物的灰条菜干子,也是我家乡的常见野菜,连名字也一模一样。我们也唤作灰条菜。

灰条菜干子,滚开的水里浸泡一会,叶片舒展,恢复了翠绿的颜色。剁碎,做凉拌小菜,或是卷煎饼,清爽好吃。

鲜菜少的时节,外婆常这样用灰条菜干子调剂饭食,使得小饭桌上,总断不了怡人的青翠。

虽是饭桌简陋,饮食素淡,然外婆总是有办法,让一家人的饭食素朴丰盈。

新鲜灰条菜,外婆揪了一小把嫩叶。淘洗干净,锅里少许油,调料只放盐。调料多了,野菜的天然香味就被遮掩了。

那时调料本也稀少,盐和五香粉是最常见的佐料。现在做菜的调料太多,却再也调制不出,小时候那滋味悠长的饭菜醇香。

炒好的灰条菜拌在外婆的手擀面里,一青一白,分外好看,更是好吃。外公可以吃一大碗,就几瓣蒜,再喝一大碗面汤。

野菜滋味,故人的追忆,串起了时光。那是荏苒岁月,永不褪色的暖。

小姨传承了外婆的衣钵。虽已移居城市,现每到灰条菜长成的季节,小姨和姨父驱车几十里,采摘新鲜灰条菜,装满几大袋子。

一些揉搓晾晒,做成灰条菜干子。一些开水焯至断生,捏成一个个圆团,放入冰箱冷冻。

小姨多半都送给亲友。小部分留着自己食用。送的人欢喜,得的人亦是欢喜。这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情意照拂 ,是农家好客传统的延伸。

当下的素羹年代,人们食用粗粮野菜,是为了健康。

却又何尝不是为了重温,那粗粮野菜主宰一日三餐的岁月,为了捡拾心底的田园情怀呢。

作者:童话,北方女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