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争卫 | 刘醒龙——一位有情怀的作家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9月27日,时光捡漏第17期筹备会上,我接到一项任务:在读书会上分享阅读感悟。接到任务后有些压力,说实话,说与写之间,我不太擅长表达。
本期读书会有一个重要流程,就是周少波老先生的《寻觅名人史迹在凤翔》新书发布会。我思来想去,决定与大家分享我阅读作家刘醒龙作品的感受,原因是我觉得周老先生和刘醒龙有个相似点,就是都有故土情怀,都是有情怀的人。
今年,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我从观看电影《背靠背脸对脸》,到阅读原著小说《秋风醉了》,再到迷上了该小说的作者刘醒龙的文字,开启了我迷恋作家刘醒龙文字的追寻之旅。
作家刘醒龙的小说《秋风醉了》主要讲的是,文化馆的王副馆长一心想当文化馆一把手,为了巴结宣传部冷部长,他巧妙安排了公开考试,将冷部长的女儿冷冰冰招录到文化馆。谁知冷部长却将在乡镇工作的老马提拔为文化馆馆长。老马长期在乡镇工作,外表朴实,得到重用来到文化馆后,心想在新岗位上做出点成绩,一能压住新单位的“老人”,树立威信;二能替冷部长脸上长长光。谁知王副馆长在老罗为新馆长买办公桌椅、迎接上级领导检查舞厅建设工程、摄影展等工作中,巧使计谋,致使老马在工作中频频失误,当着领导面洋相出尽,连冷部长也对其工作状态极为不满,最终被调走。然而,王副馆长等来的却是冷部长的秘书小闫空降到文化馆当馆长。小闫上任后同样想做点政绩给冷部长看,却低估了王副馆长的能量,王副馆长的父亲为自己儿子的仕途着想,在为小闫补鞋的事件中,借助舆论的力量,使小闫栽了跟头被调走。王副馆长又开始代理馆长,他一心奔波建镭射电影院,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却忽视了冷部长的反对意见,就在去深圳买设备时,冷部长又把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林馆长空降到文化馆任馆长。面对这样的局面,王副馆长深知自己锋芒毕露、功高盖主,冷部长是一心不想提拔自己了,加之家里矛盾和父亲一心想要孙子的执念,王副馆长也看开了,索性打消了争当文化馆长的念头,把心思放在孝敬父亲、陪伴妻子、养二胎的生活享受上。谁知,这个林馆长作风不正,因与冷冰冰乱搞男女关系而私奔去了深圳的事件,又让文化馆馆长一职空了下来。最后,上级领导只得上门任命王副馆长当文化馆长……
这部小说文字干练,语言朴实,用了近乎白描的手法,生动的讲述了一个基层官场的故事。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性格饱满,故事冲突跌宕起伏,一个又一个矛盾的立与破,一场又一场闹剧的层层递进,是当时基层官场争权夺利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我在读了刘醒龙的其他小说后:觉得作家刘醒龙的小说文字真的很写实,富有情感,特别的接地气。他笔下的小说,几乎都是以聚焦社会小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来展现时代大背景和社会上一些小群体的生存现状。比如,在《刘醒龙自选集》的不同小说中:有界岭小学民办教师对转正的强烈渴望;县文联干部石祥云办理工作调动的曲折历程;不同身份的一群人在香港旅游途中,官商受贿行贿、导游带货走私、普通夫妻患难与共、富商威逼追求少女等各类人群的生存企图;乡镇干部面对乡镇企业发展、学校经费不足、派出所与工商税务之间收费矛盾的复杂工作形势;村干部石得宝在上级要求采冬茶向北京领导进贡的无理要求与破坏村民茶树的艰难选择中惆怅纠结;知青的痴情艰难爱情故事等。阅读作品时,作者细腻朴实的描述,仿佛有人在耳边讲述自己的经历一样,让人倍感亲切,感同身受。
作家刘醒龙,1956年生,湖北黄冈人。曾任英山县水利局施工员、阀门厂工人,黄冈地区群艺馆文学部主任。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关于他的文学成就我就不在此赘述,大家在网上都可以看到。作家刘醒龙的作品主要是写他的故乡湖北黄冈地区的人和事、以及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等,从他的好多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他的成长生活轨迹。
近十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文笔书写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感悟。2016年夏天在塞罕坝采风后,创作了《独木何以成林》,通过描写一代代造林人的时代风骨,对“独木不成林”的古训赋予了新时代的阐释。走完南水北调工程后,用《寻找文学的绿水青山》记录了自己所认识的人间奇迹。走完万里长江,写成一部《上上长江》。2021年夏天,搭乘一艘渔船,在南海上漂泊十余天,写了一部《天天南海》。在此期间,还有对湖北省103个县(市、区)进行了有计划的走访与调研。2020年春天,用一部《如果来日方长》,写出亲身经历的武汉战“疫”,铭记这场属于全人类的伟大胜利。
通过阅读刘醒龙的作品,我觉得他是一位有情怀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有作者用脚步丈量生活的足迹,心中炽热的故土情怀,对文学的崇高追求,以及对读者的无比尊重。
在此,我想以刘醒龙随笔文章中的经典语句,与大家分享他的文学理念。
《青铜大道与大盗》
1.文化的本质是风范,文学的道理是风骨。
2.一个人可以成为风范,但成不了文化,成为文化需要一大批可以代表这个民族的人同样拥有某种风范。一部小说不可以覆盖全部文学,却可以成为文学的风骨。
《青铜是把老骨头》
1.影响作家的关键是内在情怀,与肉身所处的一切物质无关。
2.这些年人们下意识地想将文学与政治做彻底切割,原因在于某些写作者的骨头太软。
《与生活辩论》
1.在写作中,伪细节会毁掉读者与写作者的契约。而伪感情,则会毁掉写作者与文学既有的默契。
2.文学就是与流行生活辩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不能主动放弃关注重大事态的能力。
3.文学是抵抗死亡,拒绝遗忘的最后防线。
能够抵抗文学被死亡和被遗忘的恰恰不应当是流俗,而是文学精神的清洁与高尚,是字里行间的热情与朴实,是心中的热爱与坚持,是所有文学工作和爱好者的坚守与期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长路漫漫,未来可期。最后借助刘醒龙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也分享给大家:“文学精品只会产生于时代和人民之中,也只能契合于时代与人民,才能引领时尚,开风气之先河。”
作者简介
党争卫,陕西凤翔人,在新闻媒体、企业、行政等单位先后工作,现为宝鸡市凤翔区作家协会会员。喜欢读书、运动,爱旅行,爱思考,闲暇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灵感之光。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