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五树进宅,人穷家败”,有啥依据?古人的生活经验

诗词歌赋作为古代人文历史的见证,不仅词藻华丽意境优美,也是人们表达情感最为直接的源泉。然而背诵古文却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噩梦,不仅晦涩难懂而且拗口难记。相较之下,民间百姓创造的俗语却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这些俗语有关于节气变化的农耕经验,也有导人向善的劝世良言,还有记录古人生活习俗的风俗之言。其中许多言论都由于历史认知的局限而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想要了解古人人文风貌却不失为一条捷径。题中所言“五树进宅,人穷家败”,如今看来显然无稽之谈,但却形象地再现了古人淳朴生活的画面。

一,松、柏

松柏因其四季常青的特点备受推崇,古往今来也有许多文人用诗歌赞颂松柏,松柏也因此成了人们品德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松柏表达自己对死者品格的赞赏,寓意万古长青,精神不死。这也是人们极少将其种在自家院落的原因,古人普遍迷信阴阳,认为松柏庄重肃穆常年种于墓地,墓地是阴气聚集之地,种在庭院可能影响阳气还易让人因其寿长树大而有阴森之感。所以即便是在今天,松柏依旧是墓园中最为常见的树木,而家中绿化也多用小型松树的盆栽,就其现实而言,如今高楼大厦实在无法种植高大的树木。

二、桑树

桑树在中国历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是蚕的主要食物,也是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明朝还曾有“改稻为桑”的国策被大力推行。除了桑叶喂蚕以外,桑树可以说全身是宝,树干可制器具,树枝可编箩筐,树皮可以造纸,果子可以食用可以酿酒,叶、果、根、皮还都是中药的常客。如此一滴不剩,要是庄子看到怕又要感慨一番了。虽然桑树是宝,但大多种在田野,古人却很少种在庭院。原因也是老生常谈的“谐音”文化了,古人认为“桑”与“丧”同音,种在家里难免开门见桑“丧”,古人讲究任何事都希望有个好开始好兆头,例如古人做生意第一单是个光头便认为晦气,认为这一天都完了,这样的思想在古代非常普遍,即便是今天,也偶有见之。

三,槐树

槐树想来最为冤枉,古人造字的时候便已注定其难以与人相伴的命运。几乎所有跟槐树相关的传说都与鬼怪有关,而槐树也因此成了古人心中的“鬼树”。古人认为槐树极阴,容易招来鬼魅,所以风水堪舆之学尤其忌讳庭院种槐。而七仙女的传说中的老槐树,南柯一梦中大槐树里的蚂蚁洞,以及许多上吊自杀的记载中经常出现的也是槐树。不过后来考证,槐树的“槐”字读音原本音归,之所以右边选用鬼字,是参照“鬼--人死身体入土,灵魂归祖庙”之意。如此一来,槐树便有了“守土归乡”的象征。所以许多村口与庙门前最为常见的就是槐树,最为有名的便是洪洞大槐树。

四、梨树

梨树除了犯了古人的谐音忌讳以外,古代的堪舆风水也同样忌讳,认为其树帽过大容易遮阳,加上梨树所开为白花,古人将其与白事联想,所以许多迷信的人都避之不及。与之相关的“分梨”故事更在古代家喻户晓,归根到底依旧是为了那个遥不可及的“好兆头”。

结语

不可否认树木的栽种确实需要兼顾其本来的习性,喜阴凉的自然不能种在向阳的地方,喜光的也不会生长在阴凉的地方。这些早在人类产生之前便已经存在的自然规律却因为人的好恶而强加上了荒唐的象征,其背后的根源是值得同情的,古时候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频发的自然灾害,无休止的欺压剥削,在拼命之后依旧得不到美好生活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便是寄托这希望之光。人们不想生离死别,不想被厄运缠身,不想有天人永隔,不想遗忘那点滴恩情,天灾之时无能为力,人祸之时束手无策,也许不种这些树生活就好会一些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