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丝博园》主题征文:丝韵博古今

丝韵博古今   
文/王民声

盛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东方丝博园的傲立于世,成为盛泽“丝韵东方,时尚之都”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最具持久力的一种丝绸文化底蕴。一片片碧绿桑叶,一根根绵绵的蚕丝,一台台古老的织造设备,凝聚了先辈们智慧的劳作,呈现了一条灿灿的丝绸之路,为绸都盛泽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正是怀着这样的丝绸情结,我前去寻访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了解民风民俗的自然朴实和老盛泽绸市的繁华。一路前行,来到了丝博园的丝绸文化展览馆,眼前的一架“调丝车”栩栩如生,睹物生情,观之如临其境,不禁让我回忆起儿时的情景。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绸都盛泽的老年家庭妇女不愿守在家里“吃闲饭”,所以忙完家务杂活,还会想方设法去做一些企业外发的加工活,其中最多的便是揽接丝厂发放的调丝加工生活,尽管收入微薄,但也或多或少能贴补家用。

我小时候,隔壁朱家娘娘(同学的祖母)就是靠调丝赚钱维持自己的生计。每次到同学家去玩耍,记忆中老人家一直坐在调丝长凳上,面容端庄,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日久生情,我们这群活泼好动的孩子直称她为“调丝娘娘”。

说起调丝,那年月,你若穿街走巷,在镇内每一个小弄角落,常常会听到“咯落落,咯落落……”的调丝声,这就是她们忙中抽闲在家做加工活,像是家庭作坊。后来街道把她们组织起来,在阳春弄开办了一个调丝工场,十余位家庭妇女一起上班,一起工作,计件工时,按劳取酬,有时她们接到通知厂里外销任务紧急,还要挑灯夜战。因此,她们赚的真是“调”出来的辛苦铜钿。

据史料《天工开物》记载:“凡丝议织时,最先用调,透光檐端宇下,以木架铺地,植竹四根于上,名曰络笃。”调丝为织造前道工序,首先要进行调丝,在我们依稀印象中,调丝车十分简陋,由竹、木、砖三种材料组成,一是绷绞头丝的纺盘木;二是绕筒子丝的调丝架,其两边木框开上下槽,中间倾斜横一根圆木棍穿筒子,在布条拉手牵动下,木棍转动;三是架子上竖根长杠杆和竹竿,顶端一根铁丝钩子,一根丝在钩子内徐徐往下放,竹竿立直插入有四块八五砖厚实的中间有圆孔的砖石内,直到纹丝不动为止。她们不分暑寒埋头调丝,特别是暑天不能有风,因为风一吹,丝都要吹乱,那就更无头绪。只有到寒天才可以用烘脚炉、热水袋取暖,故当年调丝娘娘的辛苦可想而知。

十几年前,在文友家的老宅院子里还能看到这调丝架遗迹,但现在觅寻无踪,如今在东方丝博园看到这调丝车,令人浮想联翩。

2020-11-1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