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中独步寻“花”
最近,工作有点忙,到底忙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忙碌,有时是一种借口,比如,忙碌就可以成为偷懒的借口,于是,有些事,可以不闻不问,但是,我还不属于瞎忙碌那类人。突然忆起今天写的几行字:当我们费尽心机从乡村向城市涌来,谁曾体味过,这种逃离会是乡村最深的痛?很多时候,我们会有种感觉,觉得自己始终在别的地方。是啊,有一种感觉叫流浪,它总是如影随形。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别处。
我知道,无论我生活在何处,我都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提升自我专业发展,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因此,无论我有多么忙碌,只要听说有老师上语文公开课,我一定会挤时间走进课堂聆听,或者说,只要有听课的机会,我就觉得我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只要静下心来思考,用心听课,就能从课堂中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认真议课,就能反观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庆幸,我一直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从来没有停止过有关语文教学的思考。
开学以来,我认真听了两位青年教师执教的语文课(公开课),第一节是由吴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第二节是由魏老师执教的《灰雀》。两堂课,整体教学效果很好,均能做到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抓住文本,通过师生活动完成文本信息所承载的教学任务。这一点,应该说是两位老师最大的进步。
既然是公开课,就是由执教老师当堂授课展示,然后进行议课活动,取其长处,避其短处,所以说,这样的公开课议课肯定有教师执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正是思想碰撞产生的“异声”。我常以为,有了异声的议课,才是真正的议课,否则,议课就会变味,变成一场“恭维议课”,如果这样的话,我宁愿不参加议课活动,或者说,我十分反对这样的假议课形式。公开课教研活动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议课者,都要坦诚一点,绝不可藏着掖着,否则,公开课的公开引领作用就会荡然无存,一切变成了形式,毫无意义,久而久之,执教者无所谓,听课者无所动,议课者无所言,那么,以公开课形式进行的教学研讨就会真正失去其教研的价值。
公开课,执教者在课堂上呈现的缺点往往会掩盖优点,反之,亦然。所以,执教者在上好一堂公开课前,就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我到底应该呈现给听课老师一堂什么样的课?选课题,教学设计,情感基调等,都是考量一位老师执教公开课的综合素质。
每一堂公开课后,执教者的优点自在课堂,听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而,执教者的缺点又有几人敢说出来?我一直对此持有谨慎的态度。但我将真话憋在心里难受,不吐不快,正是因为我敢说真话,所以,很多人不愿让我去听课议课。此次,我听的是两位年青老师的课,她们年青有为,我本不敢乱说一通的,又一想,就算我在她们面前“胡说八道”,估计她们不得当面骂我“二货”,背后也不得骂爹骂娘。
知我者,早就猜测到了,一定在暗中说:“那个张某人,这次听了课,一定又会'烂舌’了吧?”对,我宁愿做一个“烂舌”之人,而且还有点“毒”,哪怕遭人暗地里骂爹骂娘,也不愿让语文教研变为一种形式,更不会让语文课堂失去本来有的面目。
以上算是开场白,说白了,是为自己开脱“罪行”的推脱词。那么,这两堂课到底上得怎么样?我的答案是:不成功。何谓成功?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达到“教师教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反观这两堂课,教师教得并不自然,学生学得并不轻松。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我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当我冷静时,我悟到了一点道理:上课时,把学生引进文本,下课时,把学生带出文本,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能将文本中的语文知识用正确的方法运用(迁移)于生活中,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也许,执教者看到我这两句评价,估计已经开始悄悄骂我:你行,你来上课,我来听。
这两堂课,教师在课前到底设计了几级教学目标?上课后,学生又达成了多少教学共识?我想,这个问题,无论是作为旁观者,还是执教者,都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敢说,一个真正用心在观课的老师,一定会说这两堂课在教学设计上显得粗糙,教者并没有精心去钻研教材,也没有将所设置的教学问题进行层次分类,教学流程在知识递进(递度)传授的过程中,显得并不自然,流畅,能力训练的层级过渡不是很自然。由此,就会带给听者一种感觉:教者为了教学而教学,或者说,教者完全是按照教案在走教学流程。那么,这样的教学情境真实吗?学生在课堂上真的学到新知了吗?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了提升吗?我想,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教学问题。
吴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整过教学流程比较清晰, 但是,吴老师过于注重流程,而全然没有把握住教学节奏,导致课堂中假的成份太多,学生自然生发的机智(问题)太少,这样的课堂教学,不难看出,学生是在教师强迫“引导”下被动学习的。吴老师注重学生朗读引导,但是,朗读指导力度不够,且教师在朗读方面的示范作用微小,根本带动不起学生的朗读,也就达不到预设的朗读效果。吴老师注重基础知识训练,让学生从文本中圈出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解读,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文本的思想感情。这是可贵的教学精神。
当然,如果从公开课的角度来说,吴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还是过于简单。比如,吴老师在设计时,想到了让学生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词(描写翠鸟动作和外貌的字词),但是,吴老师在课堂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大多还是由教师采用一言堂进行解说,导致学生真正思考的成分少了。再比如,文本中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当然,我不完全知道学情,也许,教师一点学生就明白了,也许,学生根本不懂。),而吴老师为此费了很多口舌,事实上,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本中采用对比写法的妙处吗?我想,这里还得打个大问号。
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喜爱翠鸟,根本的原因是它特别漂亮,文本中有几句描写翠鸟外貌的句子,写得非常漂亮。老师讲到了这个重点,但在老师范读和学生朗读中,不仅读得太快,而且语调和感情不到位,读出来完全感受不到美的味道。这样的朗读,不要也罢,反而冲淡了文字美的味道。如果教师朗读不出美的味道,可否将此处设置成让学生自由默读的形式,再谈感受呢。
接下来,我想谈谈魏老师执教的《灰雀》,这堂课,整体感觉节奏压得到位,适当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没有赶课或走流程的嫌疑。作为年青老师,稳得住一堂课的教学节奏,这是难得的教学精神。
魏老师这堂课以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目的是让学生完成三级目标:一是概括层次,二是搞懂层意,三是搞懂主问题“灰雀昨天去哪儿了?”,从整过教学过程来看,魏老师步步推进,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文本处理和学生能力提升方面,只能说到点而没到位。
魏老师善于鼓励学生,记得她在课堂中抽学生朗读时说“你比我朗读得好!”这一句多么温暖,又多么有力量呢,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同时,魏老师教学语言虽然显得有点过多,还有一为啰嗦,但是,可以感受到,她还是在竭力改变自己。比如,她在布置学生“写一写”时,说了一句话:写好的同学,请你用端正的坐姿告诉我。这一句话,既温暖,又对学生进行了养成教育。这正是语文教学承载的不可或缺的教育任务。
这堂课伊始,可能是教师过于紧张,导致有些乱。关于“雀”的词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教师一下子屏显了五个词语,学生读了(我觉得是为读而读),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试着说几个,自然而然引导进入新课。同时,我在观课时,始终觉得这里用关于“雀”的词语作为导入语,显得有些生硬,也就是说,与课文题目或文本主题并无多大关系。建议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事实上,单从文本所呈现的故事,显得特别简单,学生自读就能读懂。教师在引导下,学生懂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板书“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这些时间标志的词语,稍加提示,学生懂了这个故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当时,魏老师说“时间线索”,个人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语言表述。当然,也许是口误。),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提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层意。这一部分,教师做得非常好,学生思考了,学懂了,但是,教师在处理分层时,几次叫自由读哪几个自然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层次),事实上,有的学生懂了,有的学生没懂,最终还是老师耐心讲了,学生才懂了。教师在此处花时过多,且学生自主思考发现的量并不多。也就是说,课堂效率并不高。
从课始至课终,教师并没有过多的板书,也就是说,课文核心的内容并没有呈现出来,学生从听觉上感知的多,视觉上感知的少,这样的文本学习,在学生脑海中或多或少有点空洞。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压缩一点时间,多一点板书,我想,学生对课文(故事)的整体感知更加清晰。
课已渐进高潮部分,当魏老师打开PPT显示:“灰雀昨天去哪儿了?”时,我的眼前一亮,这是多么好的问题设置啊!于是,我期待魏老师接下来的追问。学生举手回答,很好。第二个男生举手回答:灰雀被男孩捉去欣赏了。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回答啊,这儿的“欣赏”用得特别好,可以为后文本的理解营建好的解答渠道。非常遗憾的是魏老师忽略了这位男孩的回答,错过了精彩的问题引入点。接着,魏老师抽了别的学生回答。
追问过程中,魏老师将学生引向文末的“省略号”,这是很好的引导,学生也理解了此处省略号的意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我以为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魏老师会让学生用这种语气朗读(设置场景进行口语训练),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读。紧接着,当学生发现了“低着头”时,教师还是采用了同样的肤浅解读方式。学生的思考停止在文字表面,而没有深层理解。正是这样的浅层理解,导致学生在理解文本的主题时,无法真正从文本中走出来,走向主题,走向生活。所以说,学生在理解文末“诚实”二字时,显然是不太准确的,最后,由教师代为解答。
纵观两堂课,呈现的优点很多,比如,教师的亲和力很强,教态很正,语言较规范,简洁。特别是两位青年老师在课堂驾驭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对教材的处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两位老师自我努力提升,敢于尝试取得的结果,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
听了两节课后,我也在反思,如果我去上这两节课,会怎么上?当我认真读了文本,我发现,这两篇课文可否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呢?完全可以,理由是:两篇课文都是以故事为主,故事中都写到了鸟,都写到了人与鸟之间的关系(喜爱)等,基于这样的文本共识,完全可以做一堂群文阅读教学。
如果单篇教学,我会怎么设计呢?
如果我上《搭船的鸟》这篇课文,我可能会从题目入手:搭船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才叫“搭”,激发学生将目光指向翠鸟,进而引导学生找准并理解文本中有关翠鸟的动作和外貌描写。由学生找准关键字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有了喜爱,就会产生感情,这种情正是人与鸟的情(作者与翠鸟的情)。教学进行到此时,引导学生回头看文本,建构“搭船的鸟——坐船的鸟——搭船的鸟”文本意识,加深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感悟,进而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这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如果我上《灰雀》这篇课文,通过自读,由学生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搞懂故事中“灰雀,列宁,男孩”三者的关系。透过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去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男孩对灰雀的喜爱,事实上,学生只要用心读,教师再适时加以语言提示,是完全能体会到这两个人(列宁和男孩)对灰雀喜爱的方式不同。在理解这两个人对灰雀喜爱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和男孩说话的内容和语气,自然而然会搞明白其中的深意:男孩因为喜爱灰雀,所以将它捉走了。列宁喜爱灰雀,但他维护男孩的自尊,并没有直接点穿男孩的行为是不对的,彰显了他更爱男孩的情怀。
你对语文的理解是什么样的,你的课就是什么样。特级教师如是说。是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文本,然文本的解读一定会有所不同,也会设计出不同的课型,但是,无论怎么样理解,最终都要把学生引向语文课堂深处,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常说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常识,应该时常保持警惕的状态,随时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是否还在语文教学的轨道前行。否则,偏离了轨道,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课中历练,发荣滋长。一年时间,两位青年教师成长得非常快,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去听两位老师的公开课,我相信,她们一定会带给我更多关于语文教学的惊喜和思考。
此时,夜深人静,我喜欢这份寂静,就像钟情于语文的唯美。
写到此处,感触颇多。套用一句诗:课中独步寻“花”,这朵“花”在我的世界寂寞地开放。今夜,阳台上的梅花也一定在静静地绽放,还有我脑海里绽放的有关语文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