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国企招录的都是职工子女?这3个套路,说破招聘生态
有个热议:为什么有些国企招聘进去的人都是职工子女?为什么国企员工子女只要符合学历硬件,不用考试就能录取?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但是放在几年前,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十年前还有子女顶替上班机制呢,传统老国企里,“四代同堂”现象也不少见。这种企业内部招子女的现象,俗称“体内循环”。
这几年,就业压力巨大,企业招人也减少。在这双重矛盾压力下,同时为了堵住大家非议的嘴,这些国企逐步把好“入门关”,“无条件优秀接受职工子女”的做法越来越少。但是,依然还有国企“优先招录职工子女”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一些特殊行业,优先招录自己的子女,就是图员工长期稳定。
告诉你一个事实,很多大型国企(大型央企),包括银行系统、铁路系统、石油系统、电力系统,原来都有自己的子弟学校、技工学校、职工大学,甚至还拥有正规的职业技术学院(三本),这些学历制教育学校,从组建时就是为职工子女就业服务的。
当然了,还有公开统考的行业性大学。以上这些学校,职工子女上学的本来就多。传统行业企业优先招收“主体专业的职工子女”,成本低,稳定性好,何尝不可呢?毕业生回到家,不用租房子,也不用解决食堂问题,长期稳定,这是稳定人才队伍的一种渠道啊。
当然了,这几年,这些企业由于效益压力,招生规模减少,普遍设置了本科学历、主体专业的门槛。那些自己的大专、职校的子女,学历不够,不是招劳务工,就是进合资企业。非主体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比如,历史文学哲学等通用专业,几乎没有需求,很难招进来。
第二,一些特殊行业,工资待遇一般,历史上就有招收职工子女的传统。
国企有“香饽饽”,也有“冷馒头”。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国企,工资高、待遇好,谁不争抢。但是这些国企还有大量岗位在生产一线,甚至是荒郊野外。比如,石油、电力、工程、建筑等系统,一线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但工资并不高,对名校学生吸引力几乎为零。
尤其是那些需要在野外作业的岗位,就连外地农村大学生也不愿意来应聘。既然职工子女想回家,本来他们参加应聘的人数也多,企业优先招录,也未尝不可,反正好学生也不愿意来。
第三,把关严格的好国企,招录职工子女,也有防不胜防的套路和暗门。
大多数国企都是严肃认真搞校招的,但是防不住企业内部人员的套路和暗门呢。举一个具体操作流程吧:
第一个套路,提前一年报招聘计划,导致“萝卜坑”现象。
企业校招,需要提前一年做招聘计划,确定来年招聘什么专业多少人数。学生家长要提前一年进行运作,自下而上做工作。
比如,张三儿子是学历史的。那么,张三首先争取让单位报一个历史专业的需求计划。上级部门说,学历史的不是主体专业啊。不要紧,家长让单位档案馆报需求,档案馆需要搞企业发展史研究,必须要一个学历史的。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叫做占萝卜坑。
第二个套路,量身定制招聘条件,确保优先“套入”职工子女。
张三通过运作,某单位档案馆需要招聘一名学历史的应届生。但是学习历史的应届生,将来很多人报名怎么办?张三继续运作,给他儿子量身打造条件。历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英国留学、户籍是本市户口、不解决食宿,基本上就“锚定”了张三儿子。
第三个套路,打通面试官面试的最后一公里。
那么,万一符合以上条件的人,还有几个学生怎么办?而且人家比张三儿子还优秀怎么办?不要担心,杀手锏在第三步。最后的面试环节是这个单位的档案馆和人力资源部人员组成的,工作早就做通了,结局是所有面试官一致打出高分,录用了张三儿子。
上这三个套路和暗门,说明竞争并不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能力竞争,而是发生在企业内部家长之间的竞争,越是待遇好的单位,内部竞争越激烈,谁的职位高,谁的子女占便宜。可喜的是,这些企业也开始从源头预防这些“套路”,比如,委托第三方考试和面试,以期进一步净化招聘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