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收藏价值
景泰蓝,独步皇宫数百年,是帝王御制的艺术品,其尊贵的身份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古代掐丝珐琅器流传下来的数量,极其有限和珍贵。
不可思议的是,景泰蓝在景泰以后就消失了。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都找不到它之后的四朝的任何景泰蓝作品,包括成华时期的。有推测是因其成本太高,加上历史动荡,导致皇 家力不从心。而它于明朝最 后一个辉煌时期是在隆庆开关以后,是晚明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大量商品开始繁荣,手工业发达,且整个中国的经济状态很好,尤其是江南富庶地区。
清中期后,景泰蓝艺术被解禁,其制作工艺流入民间,景泰蓝开始成为官宦人家彰显富贵的重器,市面上也逐步有老天利、德兴成、洋天利等民间作坊研制珐琅器一业。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皇宫里的造办处随之消失,宫中能工巧匠四处散落至民间,老天利等民间作坊如虎添翼,一些军阀大鳄也兴办起作坊,使民初的景泰蓝艺术得到喷发式发展,其价值在近年来的收藏中亦被重新认证,这一时期的景泰蓝不仅承继了宫廷艺术的华丽雍贵,保持了造办处严谨的工序,在题材上又与民间文化有了深邃的结合。这时的景泰蓝无论是樽、瓶、觚、斛,还是盒、碗、盆、冼都精品迭出,可称为“成精”阶段。
当代仿品与老景泰蓝的价值相差云泥。除纯手工和机器制造的工艺差别,古董景泰蓝多用昂贵的天然珐琅色料,仿品则多用彩料或塑胶树脂代替;真珐琅表面会呈水晶般的光泽和坚硬质感,而仿珐琅表面易有油脂感和塑胶感,性质偏软;真珐琅少有串色现象,仿珐琅则串色明显。旧时民间作坊的景泰蓝胎厚色透,且多有砂眼,仿品则手感较轻,几乎没有砂眼。
景泰蓝(即铜胎掐丝珐琅器)是在公元13世纪末随元代蒙古族统治者由阿拉伯半岛传入我国的,当时人们称之为“大食窑”器,或“鬼国窑”。嗣后我国古代的工匠们很快接受并掌握了“大食窑”器的制作技术,在传统工艺品制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铜胎掐丝珐琅器——景泰蓝。
景泰年间的景泰蓝制品,从故宫等地陈列过的实物来看,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宫廷内的御用监(皇 家厂坊)设有制作景泰蓝的作坊(《日下旧闻考》)。这个时期制胎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胎型有方有圆,并向实用方面转化。除了瓶、盘、碗、盒、熏、炉、鼎之外,还有花,花盆、面盆、炭盆、灯、蜡台、樽、壶等器物,有 龙戏珠、夔龙夔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有云鹤、火焰等表现道教、佛教内容的题材。大明莲的纹样也日趋丰满,枝蔓形状活泼有层次,釉色也出现了 葡萄紫(紫晶色)、翠蓝(天蓝、宝蓝的中间色)和紫红(玫瑰色)新色,这个时期的釉色具有内涵的亮度和纯度,放射出宝石的光芒。在以后任何时期也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在装饰手法上,非常重视金工的处理。器物的顶、盖、耳、足边线等部位,多有錾活装饰。 朱家溍先生说这个时期的制品“掐丝整齐、磨光细润、镀金匀实”、“是在宣德时代基础上的又一步提高。”(《文物》1960年第 一期)。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铜和珐琅相结合的工艺品,因为从明景泰年间开始盛行, 当时釉色又以蓝色居多,故名景泰蓝。明清时期,因景泰蓝典雅华丽,大量地被运用在皇宫中的器具上。景泰蓝的作法系将扁细的铜丝或金银丝掐成精巧的花纹,嵌粘在铜胎上,再充填各种不同颜色的法琅釉料,然后经四、五次反复高火烧结,最 后磨光、镀金而成。乾隆时,景泰蓝的制作有了新的发展,从数量看超过了康雍两朝,器型更为丰富多彩。由于珐琅彩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所以传世的官窑不多,而其中绝大部分目前珍藏在台北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民间流传的精品是寥若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