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中国精美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大奖赛陶中民作品
过十五
陶中民(河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的平舆县高杨店农村老家,人们几乎没有吃过大米,对汤圆之类的大米制品更是闻所未闻 。所以我们那地方过元宵节就直接叫“过十五”。
那时候,人们对过年相当重视。对于劳累了一年的农人,过年是最放松和快乐的时候,祭祖,年夜饭,拜年,待客,走亲戚,乡村一派欢乐祥和。尤其是孩子们,就像一群群欢快的小鸟儿 ,穿新衣,放鞭炮,要压岁钱,整天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然而,鞭炮声息,硝烟散去,亲戚走了,客待完,年也渐行渐远,于是就觉得意犹未尽,心中不禁怅然。好在十五就要到了,还能再热闹一番。
小时候“过十五”,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打灯笼”了。那时候人穷,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灯笼也是一样。用秫杆梃子扎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四周用油光纸(蜡纸)糊上;找一块木板,等距离钻两个小眼儿,再把一截儿铁丝握成U形,开口的一端插进木板固定,另一端系个绳绑到小棍儿上,底座(木板)上焊上蜡烛(没蜡烛用洋油灯代替),一盏灯笼就做成了。倘若舍得花钱,还可以到集上买“牤牛蛋灯”(形似影视剧里打更用的或大户人家门口挂的灯笼)或“菱角灯”,价钱一到五毛不等。
到了十五晚上,平时漆黑一片的村子一片灯火通明,孩子们各人打着自家的灯笼纷纷聚在一处,比谁的灯笼好看、亮,谁的灯笼结实。比着比着相互不服气便怼开了,两个灯笼或几个灯笼往一块儿碰。往往是菱角灯把牤牛蛋灯或油光纸灯戳个窟窿,风一吹,火苗一偏或蜡烛一倒就“忽隆”(着)了,大家便兴奋地“嗷嗷”起哄。还有走路不稳的幼儿,手里打着灯笼也去凑热闹,结果一个踉跄摔倒,没到跟前灯笼就“忽隆”了。
“十五”晚上,除了重复除夕的一切仪式外,吃了饭还要放花(烟花)。那时候的烟花简单,种类少。主要有大起花、小起花、大花和连响炮等。后来才逐渐有了“信号弹”(起花的升级产品)、“哨响起花”、“小火箭”、“万花筒”、“地老鼠”和“小蜜蜂”、“电焊条”等等。起花的制作很简单,用草纸卷上火药和焾子,固定到一根淮草杆子上就成了。放起花要一只手轻轻捏着(捏的太紧起花冲不上去),另一只手点着焾子,“嗤”地一声,一溜火光就上天了。连响炮的焾子一般都很短,加上威力大,放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点焾子必须用明火(火机或火柴),烟火和香火因为视线不好且不好点着就容易出危险。连响炮一般是两响,后来也有三响。第一响在地上是钝响,第二响(三响)在空中脆响:“咚——啪!”或“咚——啪——啪!”
后来,高杨店集上也有灯会。无非是走马灯和一些动物、禽鸟和历史人物造型的灯。灯火辉煌,人山人海,场面倒也壮观。
“玩龙”(泛指舞龙等元宵节活动)一般从正月十三四就开始了,十五达到高潮,一直玩到十六七。那时候没有这方面的专业队伍,演出也没有报酬。高杨店集上几个好事者自发地组织一帮有一定特长的积极分子,自办道具服装,排练演出。节目主要有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打犟驴等等,还有“大头猴”(面具玩偶)嬉戏其中。
印象最深的是舞龙,一干人穿着酷似戏剧里跑龙套的花花绿绿的服装,在“龙头”的带领下,配合默契,手里握着支撑龙身的木棒,边跑边上下挥动,整条“龙”便威武地上下翻滚,好一副翻江倒海的气势!最累的当数龙头和龙尾——龙头跑步少但举着重,龙尾举着轻但跑步多。特别是龙尾,小碎步颠儿颠儿地在后面跑来跑去,那样子真是滑稽可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人家还在十五当天“请戏”或放电影,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过十五的内容,增添了过十五的气氛。
如今乡人有钱了,过十五更是毫不吝啬。尤其是赶上办喜事儿的,礼花都攀比似的整车整车地买,天降擦黑就开始不停地燃放,钝响震耳欲聋,彩光映红半空。大鱼大肉,海味山珍,名烟名酒……却怎样也找不到了儿时过十五的感觉了。
【作者简介】陶中民(陶金),河南省平舆县高杨店镇人;1966年10月出生,驻马店市天中医药上班,现居驻马店市驿城区。自小喜爱文艺,业余从事文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