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高国顺作品
信 守
高国顺(河南)
我的母亲是安徽怀远人,父亲的老家是安徽霍邱,严格说是从山东逃荒过去的。祖孙几代到我这儿都算是“飘户”,所以我到现在不和周围的同姓叙家谱,萍踪不定的,无从说起。
父亲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可悲的是都在小时候得病死掉了,我的爷爷也死了,就剩下奶奶和我父亲孤儿寡母。生计所迫,奶奶去了一家地主家做了佣人,年幼的父亲跟着去吃闲饭。地主说两个人吃饭,没工钱,扯平。父亲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替老地主家顶了壮丁,被编入国民党淮泗师管区新兵连。事也凑巧,第五战区到新兵连来挑选谍报人员,父亲长得高挑,又粗浅识几个字,就被选上了。经过训练半年左右,被上峰指派到淮北地区作日本人的谍报工作。
父亲和他的谍报小组驻扎在怀远县一个叫马家圩子的地方,房东姓马,天长日久混熟了,房东就起意想给父亲说桩亲事,女方就是老马的小姨子,家住三官庙,离马家圩子有八九里地。起初父亲不愿意,说一个人漂流在外,说不定啥时候跟老日干仗,把性命都丢了,耽误了女方,不是天大的罪孽么。老马说,亲戚嘛先定下,形势吃紧了你就开小差跑回来,丈人家有的是地,养家糊口蛮可以。父亲就随老马去了三官庙陈家,二老一见也是喜欢,就把他们的三女儿给我父亲订了婚约。这个三女儿就是我母亲。
台儿庄大战,说是国军打了胜仗,实则是惨胜。第五战区退到淮河以南,父亲所在的谍报队也奉命南撤到信阳。南京沦陷,武汉吃紧,第五战区恐怕被日本鬼子断了后路,赶紧渡江回南方了。谍报队却被指派在信阳地区潜伏,继续刺探日军情报。日本人占领信阳,凶焰烜赫,谍报队几十个人混不下去,经过向上峰汇报,得到指示,可以打入日军内部做地下工作。这伙人就投降了日军。日本人很喜欢,就把他们编入了皇协军,协助日军宪兵司令部搞城防治安。
谍报队里有个人叫刘治本,惯常吃喝嫖赌,不服训诫,有一回夜不归宿,队长用皮带狠抽了他一顿,刘治本负痛怀恨变了节,跑去日军宪兵司令部告了密。日本人又恨又怕,派了重兵包围了谍报队的驻地。谍报队的成员们知道无论如何也在劫难逃,索性拼个鱼死网破拒不投降。日本人指使刘治本喊话劝降,被困在房子里的谍报队员一枪爆头。日本鬼子大怒,在草房上浇了汽油纵火焚烧。往外突围的被击毙在院子里,可怜三十来号人全都为国捐躯。
父亲平时勤快,兼了伙夫的差事,那一天恰巧去集市上买菜,听见枪声大作,跑回去看时,住房已是火海一片,危急之下,逃出信阳城外,跑到淮河店通知那里的外线人员赶紧撤离。父亲和外线人员一行五人如漏网之鱼,日夜奔逃,到了泌阳地界才惊魂未定地落了脚。归队已不可能,死了几十个人,这本身就难以说明白,轻者隔离审查,重则要吃枪子。五个人一商量,干脆打着国军的旗号,做些小生意维持生计。腰里有枪,兜里有派司,又处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期间,倒是没人敢上来欺负这几个人。
新中国成立后,举目无亲的父亲,想起还有一桩婚姻未了,不抱啥希望就去了淮北乡下找母亲。
三官庙他还依稀认识,只是不敢唐突地登门,挑了一户靠村边的人家惴惴地去探问,户主说,陈家那个老姑娘都三十了,提媒的也不少,就是不允口。父亲这才大了胆子进了外爷家。
十二年音信全无,猝然见面,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痛哭而已。
外爷说,当兵的都是头挂在裤腰带上过日子,想着你是不在了。来提媒的踏破门槛子,老姑娘死活不应承。十八岁定的亲,今年都平三十啦,愁死个人哪!
外婆说,这下好喽,你的人儿你领走吧。
就这样,母亲跟了父亲来到河南。
【作者简介】高国顺,男,汉族,1956年3月初生,现在河南泌阳白云山医院工作。驻马店市作协会员,十年来在数个论坛和杂志发表200多篇文章,在《驻马店日报》副刊发表小说、散文多篇,县级刊物《盘古风》发表作品多篇。业余时间勤奋学习,积极创作,立志为新时代文学事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