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卫健委调整「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这6类药「上榜」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抗菌药、质子泵抑制剂以及……
官网截图
官网截图
无指征用药问题较为突出,如发热原因未明,却在医生开具的处方中见有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原因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热,若患者是感染病毒、真菌等使用抗细菌药物没有治疗作用,反而会诱导产生耐药菌株。尤其是新生儿及小儿用抗菌药物更要有明确指征,不能随意应用。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及用药疗程:患者若为Ⅰ类手术切口且不存在感染的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免疫抑制等)时,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在24小时,最晚不超过48小时停用,但目前普遍存在“不能及时停用”的问题,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增加预防感染的效果,只会增加诱导细菌耐药的风险。
一项国内研究[1]显示从2004年到2013年10年间PPI处方量增长10.4倍,PPI支出增长10.1倍。
另外一项国内针对住院患者进行的研究[2]结果显示,在759例接受PPI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预防性使用的的比例高达67.98%;其中,296例未合理使用PPI药物的患者中,无适应证用药最为常见,占67.23%;其次为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剂选择不当、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用药疗程过长等。
预防性使用PPI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一次只需使用一种PPI。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由静脉用药序贯调整为口服用药。
注意预防性使用PPI的用药疗程:如使用PPI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静脉滴注,常规剂量,用药疗程一般3~7d,当患者病情稳定,可逐渐停药。
长期使用PPI,应采取处方精简原则,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基于目前的证据,不建议使用PPI进行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常规预防,仅在合并上消化道症状时可酌情短期使用。
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如避免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如选择合适的品种、合适的给药剂量、合适的给药疗程等。
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仅是疾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联合应用其他治疗手段。
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如感染、代谢紊乱(水电解质、血糖、血脂)、体重增加、出血倾向、血压异常、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儿童应监测生长和发育情况。
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
国际权威学协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指南;
国家级学协会发布的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可的诊疗规范、指南。
时间(>7d)不能进食或经肠内途径摄入每日所需热量、蛋白质或其他营养素者;
由于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或不能耐受EN而需营养支持者;
通过EN无法达到机体需要的目标量时应该补充PN。
参考文献:
本文首发: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本文作者:小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