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英国之美食篇
回忆往事浮尘,只想多几许淡然,面对聚散分离,只愿少几分感伤。 静坐在月下,幽幽的品那清幽的静。 偶尔几缕风涌过灵魂的灵霄,折叠着弥漫飘渺的独白,不知拽动了谁的心玹。
关
注
关注精彩内容
要先点击这里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道英国美食,去英国研学的同学们有时间可以去品尝一下。(温馨提示:别吃太多,小心体育成绩像我一样)。
1.炸鱼薯条
炸鱼薯条是英国著名的外卖食品,由鱼去刺和骨头后,两面湿面团后煎炸,再配上英式薯条制作而成,在吃的时候可以加诸多配料(全凭个人喜好,英国当地居民比较喜欢酸甜,甜辣口味)。在英境内有1.1万家炸鱼薯条店,街边就有不少,所以同学们应该能买到尝一尝。
2.康沃尔馅饼
这是英国一个著名的街头小吃,由小块牛肉,土豆块,蕉青甘蓝,洋葱和一些清淡的调料做馅,包成“D”字形。如果有机会遇到的话,尝一尝也是很不错的。
英式蛋糕像布丁一样,是英国的传统甜品,通常由水果、蛋糕、饼干、蛋奶糊和奶油一层一层做成,层层叠叠是它的特点。
虽然以上的食品很不错,但热量都很高,所以少吃一点(否则回来后你的体育成绩可能就要超过我了)。
今天的介绍到此结束,我们明天再见。
下面插播一则曹老师精品游记。
【西游记】散写英伦之第十四笔:桥与馆。
不得不说伦敦颇有些待客之道,虽然此行正逢英国数十年罕见的干旱天气,但这两天却又向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显示了正宗的“伦敦天气”。
我向来喜欢这种微雨芒芒之境,伴以轻风,雨沫从伞底溜进来,在衣服上飘舞,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着一丝花的香、一丝草的甘,伦敦城也因此变得多情起来。我向来以为,英伦并不适合朗照的天气,微微和雨泛出着着清灰色,才是情调。
在这样的天气里,漫步在伦敦街头,漫步在泰晤士河畔,耳边时而响起鸥鸟的啼叫、轮船的汽笛、古堡的钟声,这种种声音,与云与水与天相和,佐以观者情动,便悠悠荡荡地晕染开来,妆成一幅韵味隽永的英伦风情图。
下了地铁,携雨而行,见到了“传说”中的伦敦塔桥。这座桥,几乎在所有英国影视剧里面出现过,似乎只有见到这座桥,才能确定所在之地为伦敦。
这桥啊,我觉得更适合远观,不可离得太近,离得近了,虽其巍峨之姿夺目,但景致略过单一,毕竟这种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并无甚新奇之处。而远眺韵味便有很大的不同。
清灰朦胧一方天地境界,色调冷峻明目,灰白色的塔桥静穆而立,浑朴端正,两侧尖耸的塔尖的存在,又使得整座桥不会显得呆笨。其历史与美学价值自然流露。
难得的是,这座如此著名的桥并非被当做文物保护了起来,而是依然发挥着渡河功能,更令人敬佩的是,这座两侧的制动系统自使用以来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
过桥到了北岸,建筑明显更加古旧,顿增沧桑感。旁边便是伦敦塔,一座王室监狱。其建筑形态与温莎城堡极为相似。但因为时间关系,且排队人太多,没有买票进去。
帝国理工学院,只在门口匆匆一瞥,无甚感觉。
今天重点要看的两个馆,与帝国理工毗邻,由于自然历史博物馆排队人太多,光队伍就绕了好圈,所以我们打算采取“曲线救国”路线,先去隔壁的科学博物馆看看。
科学博物馆中的陈列是关于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农业、工业和医学。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水轮、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展厅,钟表展厅,数学和计算机展厅,光学、电磁、地震观测、通讯和航空展厅。由于我对这些机械兴趣不大,看着也比较随意。
从科学博物馆出来,来到自然历史博物馆,队伍确实略微短了一些,但人数还是很可观,但对里面的化石、矿石等展品颇有期待,所以只好排了进去,刚站稳,后面又迅速补上了很长的队伍,据说来伦敦的人是一定要来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的,看了今天排队的人数,我觉得此言不虚。
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建筑,远看很像一座中世纪的教堂。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全馆有20间大陈列厅,内容包括古生物、矿物、植物、动物、生态和人类等六个方面。
刚进大厅,便会看见那具巨大的剑龙骨架,虽是骨架,但站在它的跟前,仍能感觉到它昔日的凶猛。
顺着那座造型奇特的电梯上去,便真正进入了光怪陆离、惊奇魅惑的化石世界。
排队还是耗费了不少时间,导致参观时间并不是特别充裕,那些美妙的展品,不能逐一细赏了,只能走马观花地概览一番。
穿梭远古生命之林,这一方方化石,是曾经鲜活生命存在的伟大遗迹,当我们注目它们的时候,似乎依然能真切感受到曾经地球上的辉煌岁月。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应该是平等的,但又不得不服从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人类也不例外,虽然人类以其高度的智慧貌似成为了地球的主人,但我们也不能自视甚高地自以为是。
除了这些惊奇的化石,再就是那一架架、一柜柜的矿石,尤其是那些蕴藏宝石的矿物,浑金璞玉,流光溢彩。
靠近博物馆出口,是人类馆,我向来对人体骨骼有兴趣,趁着最后一点儿时间,算是细致地看了看那些头骨。
参观博物馆的价值是读书也无法取代的,博物陈列是对历史和知识的系统整理、直观呈现,承载着人类经过岁月淘洗以后沉淀下来的文化命脉。
正如我前面几笔所言,一座城市的风骨全在大学和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看下来,伦敦的底蕴应该可谓有几分了然了。
本期制作:李子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