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称为“权贵俱乐部”的组织,你了解过吗?

2017年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微信截图里显示,浦东某外国语小学一年级某班的几位家长,为了能竞选进入家委会,纷纷晒出“神履历”、“神学历”。有家长称,自己毕业于美国名校,老公在央企工作;另一位家长则称自己和太太是研究生同学,自己博士期间担任过大学研究生会主席;还有一位家长自报家门称,自己和老公都是复旦附中的同学,自己是知名外企的大管家。
让该校竞选家委的事情在网上大爆的原因除了这些,还有一条是该班有一位妈妈直接霸气放出豪言说:
自己研究生毕业美国哈佛大学,现工作于全球第一大投行摩根斯坦利,研究方向是股市大数据,用神经网络写模型割韭菜,老公就职于上海一家知名的公募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管理资产为35亿人民币,她不竞选家长委员会,但要警告各位家长,千万不要欺负自家孩子,否则孩子爸爸会把他的股票咋跌停,包括茅台。
  
网友们看到这件事直接被吓到,表示这样的竞选堪比竞选CEO,妥妥哒“名利秀”。
  
浦外附小等一系列争议,让家委会的定位再次成为全民焦点。在光怪陆离的舆论映射下,家委会被异化成了名利场,成为 “权贵俱乐部”“学校乱收费挡箭牌”……在各种质疑的打量中,家校关系变得既紧密又脆弱。
  
01
  
近日,又一“名利场家委会”事件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起因是江苏镇江一小学首届家长委员会名单引发争议。该名单上的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不是在政府部门任职,就是企业高管。
  
对于该校家委会的这份名单组成,该校校长倒是很坦诚的回应称:“家委会成员具有社会名望,做事会比较容易。”但许多网友们并不买账,觉得这样的家委会就不该存在。
  
一时,各大媒体纷纷发言表示:"撇开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不谈,片面强调家长所具有的社会资源和能量,把家委会搞成“非富即贵”的办事机构,这未免有些功利。这样的家校互动,一方面会屏蔽一些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学校难以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学校只顾及一部分“有能力”家长的意愿,损害其他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学校虽并不是与社会绝缘的净土,但也不能把社会上一些功利的现象照搬进去。精神家园一定要有一些情怀和追求。特别是在学校管理方面,如何更好地吸纳广大家长的意见,如何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多一些便捷的沟通渠道,如何推进学校治理、提高办学水平,来自家长的智慧必不可少。如果一味盯着家长手里的那点资源、权力,只想着“办事”,教育就走偏了。因此,家委会组成的拼资源、拼人脉、拼关系以及其成员“非富即贵”,已经扭曲了家委会组建的初衷。"
  
02
这让我想起热播剧《三十而已》中,顾佳手撕家委会会长那段让很多家长看着很解气,也在网上掀起了吐槽“家委会”的很多迷惑操作的风潮,好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委会”成了学校老师的代言人,权利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剧中,顾佳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选择了一家私立双语幼儿园,为此高价买下了公寓,并背上了银行上亿的贷款。却不成想,和家委会周旋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对此,顾佳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初心只是想让儿子上个好的幼儿园,怎么千难万难进学校了,还要面临这么多的勾心斗角,政治斗争呢?
  
恰好王太经过看到她和家委会长木子妈妈争论的这一幕,便指点了顾佳,家委会会长手里有很大的权利,掌握着学校举办活动、寒暑假出国游学、艺术体育音乐课的项目,这背后的利益链就不言而喻了。
  
现实生活中,学校家委会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而且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知道这背后的利益链,不过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位妈妈就曾经说过,她因为家委会里面的丑恶嘴脸退出了家委会,但也不会揭穿他们,基本上学校要做什么活动,买什么东西,出什么钱都随大流。
  
03
  
被众多网友妖魔化的家委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是否许多人把它想得太神秘了?
  
对学校来说,是希望通过一个组织,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起中介作用,协助学校做一些杂事。比如学校要收班费了,要组织春游了,要搞校庆了,或者学生反映安全、食堂卫生、老师教学水平了,等等。
  
学校的私心肯定是希望推选“有名望有资源”的家长,因为这样办起事来事半功倍。
  
04
  
北京有一个小学叫“中关村第一小学”。大概四五年前,网上流出过这个小学“开学第一课”邀请嘉宾的名单。当时,那份名单曾经震惊过很多人,因为阵容太豪华了。
  
一般的小学搞开学典礼,上开学第一课,最多也就是集体升国旗,看看安全教育视频。如果能请到一两个大学教授做个报告,就算不错了。
  
但是中关村小学呢?他们都请到了什么人?开学典礼上就有4名院士出席。
比如,第一堂课请的是院士潘建伟讲《科学的价值》。潘建伟是量子通信领域的大佬,现在任中科大常务副校长。
  
他们还请过航天员景海鹏讲航天梦想、数学院士林群讲数学思维、计算机专家徐志伟讲超级计算机。
  
类似这样的资源,绝对不是有钱就能请到的。大多数时候,还是因为家里有孩子、有亲戚,所以才能办到。家委会里这样藏龙卧虎,非富即贵之上还有一个牛字了。
  
想一想,也能理解。
假如你是一个芯片领域的上市公司CEO,那平时一定是忙得脚不停地,一般的饭局应酬、论坛会议,肯定都是能推就推。
  
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女儿跑来说:爸爸,我们学校邀请你进家委会,去给我们上一课《科技是什么》。
你会拒绝吗?
  
估计100个爸爸里,有一半人会立即打电话给校长说没问题。剩下的一半,则立即安排秘书做PPT了。
  
孩子们呢?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听到这些演讲也受益匪浅,所以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被家委会中有能力的家长照顾到何乐而不为呢?
  
05
  
为了孩子,家委往往豁出去,“哪怕干些明知吃力不讨好的事”,家委会承担着协助校方工作、成为家长和学校沟通桥梁的重任,也有了一种成就感。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家委会亦不全然是一个守株待兔的“助教”,手伸长了,矛盾也就来了,乱“维权”、拼资源、内斗……
  
对一些家长来说,家委会的意义还相当微妙。有些从孩子幼儿园时代就“混迹”于家委会的人,深有体会地说:“家委会就是一个小社会,而家长群就是一个社交圈,混在里面好处很多,不光是为了和老师搞关系,家长之间也可以发展很多人脉。”
  
但也有家长觉得,这个社会绝大多数还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圈子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政治斗争呢?
  
有一个家长就说“我们班有十多个家委会成员,大家很熟,经常开会,其实开会就是组织饭局,联络一下感情。”在这个家委会里,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有银行系统的,司法部门的,还有律师、老师和公务员等等,“有点什么事情,大家互相帮个忙,是很自然的事情,家委会是个很好的联谊平台。”
06
  
当然了,非说家长进入家委会是纯粹的想要做公益,没有一点私心,那也未必。
  
听师傅说:他徒弟家小孩在青岛上着很不错的小学,学校里的孩子出生非富即贵,在开学竞选家委会的时候,徒弟精明的太太早早留了个心眼,要竞选家委会会长。学校里那些孩子父母从政的话,一般不方便在家委会担任职务,他们家就刚好合适。
在担任儿子学校家委会长期间,徒弟公司的业务不少是来自学生家长介绍,现在业务发展的非常好,一年换了两台车,生活很惬意。从这事看,家长在学校家委会任职,确实能获取一定的资源。
但依个人之见,前提是这位家长要真的能hold住这些资源,并玩的转。如果一个人真的毫无才干只是占着一个位子就想享受这个位子带来的福利,时间久了再好的资源也会玩废。
  
这其实和人们想通过社会上的一些组织,得到一些资源,结识一些人脉是一个道理。厚德载物,一个人若想在某一个地方得到丰厚回报,前提是你要真的能有料,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来,才能让人高看一眼。
  
师傅后面也说了,他徒弟在任职家委会会长期间,兢兢业业,学校有什么需要或者家长有什么需基本都冲在前面,什么活都抢着干,并且还干的好。我想这种负责任,能做好事的品质,才是能通过这个组织,得到更多业务赚取更大价值的本质。
  
07
  
既然被人冠以江湖之称,那肯定是指家委会中也避免不了各种明争暗斗。班级内部,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诸如就是选个什么颜色的班服这种事或许都要争论半天;班级之间,尤其在学校要举行大型活动评比时,那就关乎各个家委会间的资源比拼或者创意比拼。
  
只是,不论是表达家长的诉求还是盘活家长的资源,说到底,每个人的初衷总是想为了孩子好,但家委会这活,你若光考虑自己,没有一颗愿意付出的心,那也干不长久的。
  
教育是一本大书,学校能做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剩下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建设家长委员会是完善中小学社会参与制度的需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时代,现代学校必然是一个自主开放的教育系统,社会教育资源的有序参与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教育实践证明,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可以在协调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家长也有参与权,除个人对学校教育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外,还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组织起来,行使集体教育参与权,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支持教育教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这为现代教育史证实。
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与学校教育机构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机构,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现在学校和家长已经慢慢意识到教育孩子已经不是单方面的任务,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就建立起了家长委员会。
  
通过资料记者了解到,国外也有类似家委会的组织。据介绍,美国的“全国家长教师协会”,会员总数超过500万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全面维护学生利益的全国性志愿者团体。它的使命,除了代表父母行使教育参与权,参与学校管理外,还在家教斡旋、家长教育、健康指导、学校安全、教育资助等方面发挥作用。日本的家委会会员超过1000万人,推动了义务教育及教科书的无偿化、学校保健安全法、学校午餐法等教育立法的制定,在日本战后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家委会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若是想要通过家委会做更多的事,每一件事都需要钱和人,也有利益考量,所以,岂能放着有“非富即贵”的学生家长不用?

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