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米同寿:【探寻蜀河古镇】(散文)
探寻蜀河古镇
文/米同寿
翌日,在早晨出发前,我们备好行囊,带上“长枪短炮”摄影的家什,从喧嚣的市区走出。早上空气是异常的清新,阳光明媚,白云朵朵,我们驱车沿210国道顺江而下,山随水转,两岸青山对峙,汉江像一根飘带一样向东延伸,一路颠簸,一路看不完的风景,山水相依,车在景中行,在不知不觉中,约三个小时到达了蜀河古镇。当轿车驶过蜀河大桥,在转弯处停下车驻足观望,蜀河与汉江汇合,江水清澈,碧波荡漾,见岸边停一叶小舟,静静地横自于峭壁之下,再眺望远方,江上起雾了,雾气蒙蒙,小船在雾中穿梭,若隐若现,好一幅陕南山水写意画。
走进蜀河古镇,第一印象是:古镇宛若一部古老线装的书,沿青石铺就的石级而上,幽长的小巷,古朴苍凉,老房子檐口上的青苔,浓缩着世纪的风霜。徜徉于古镇老街,竟仿佛置身于久远的那个年代,穿越时光走廊。
当我们走进杨泗庙驻足欣赏,院内雕塑栩栩如生,画面中纤夫们拉着满载货物的船舶,迈着艰难的步伐,一步一步两手吃力吼着拉纤的号子,艰难地向前爬……这是力的象征,这是生命的呼唤,这是纤夫们征服了一处处急流险滩,攀岩逆流而上到达一个又一个码头,一路号子声响彻云霄的再现。再欣赏另一组塑像画面,视觉有着强烈的冲击感:上游的船舶顺水扬帆而下,船工们轻松地摇着撸桨,嗨呀!嗨呀!拼命地划着驶向码头。一声船来了,船工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一拥而上,等待着船板的落下,井然有序地肩挑背扛着一包包货物,在狭窄的船板上来回穿梭着,忙碌着,为了多扛一包货物多挣一分钱,你追我赶,欢快的号子声和汉调二黄声,久久回荡在码头上空。特别有组画面,纤夫渴了在江边喝一口甘甜的汉江水,饿了在码头边来一碗哨子面,困了躺在货堆上仰天而睡,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劳作,枯燥乏味生活,印证着蜀河水运码头历史的昨天……然而,蜀河水运码头的繁荣昌盛,是离不开所在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
杨泗庙的来历,据史料载,其始建于乾隆年间,因供奉船工始祖杨四爷而取名,也是船帮会馆,一个超越地域界限的行会组织,订有行规,相约遵守,有利均沾,有害共御。地理位置优越险峻,南临汉江,东瞰蜀河。当地有个传说,汉江水再大,杨四爷永远不会洗脚。据水文史刻记载弘治十一年汉江水位涨止杨泗庙门楼台阶以下。门楼有对联一副:上联:福德庇洵州,看庙宇巍峨,云雨卷岿屹立;下联:威灵昭汉水,喜梯船顺利,浪静波平任遨遊。
探寻蜀河古镇历史。据街上一位老人介绍:古镇位于旬阳太极城以东53公里处,是两省三县的重要交通枢纽,它连接西达川汉、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是古时汉江上游的黄金水道道,也是汉水流域旧时商业的重集镇,所有商贾通过码头把收购囤积的货物,集中装船运往各地,可以说它是汉江一个重要中转站。古镇因商而兴,随着明末清初商贸日趋发展,四方商客和大量移民迁入,逐步形成商业体系,建立商会、当铺、钱庄等。物流的通达四畅,带来了秦楚和南北文化的大融合,商贾们纷纷建会立馆,会馆成为各地乡党常驻异地办事必到的场所,倾听乡音乡情。因此才有了“八大会馆”和六十九家商铺,从而闹红了蜀河古镇。从此进入鼎盛时期,带来了蜀河文化的繁荣兴盛,逐渐发展成为汉江上游俗有了“小汉口”之称的汉江小都会的美誉。一业兴盛带来百业兴旺,活跃于古镇的八大会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描绘出千年古镇商贸繁荣景象,形成现如今游人观光的八大景点。
在游览探访中:现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有:⻩黄州会馆、杨泗庙、清真寺,均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黄州馆始建于乾隆中期,是陕南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建筑最具代表特色的古建筑,它融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宫殿式建筑。会馆坐西向东,面向蜀河,俯瞰沿河边老街。自前向后作台阶式上升。分别建有门楼、乐楼、拜殿和正殿。以中轴线为基础,二层木楼左右对称,风格统一协调,全部殿宇均为砖木结构,美观大方。宏伟的门楼,高约二丈,以青砖砌成,砖面横印有出自“黄州馆”三字,头正中嵌“护国宫”额,中柱、边柱各用青瓷片对嵌对联一幅。中柱上联:“帝德无私,想当年楚北声重,万古神功昭日月;下联:立思日极,位此际秦西威镇,千秋俎豆祀馨香”。边柱上联:“庄貌柱奇观,视当前日朗风情,恰肖黄州赤壁”;下联:“神功昭赫濯,庇此地民安物阜,何分楚水秦山”。
漫步蜀河老街,古朴的氣息朴面而來,映入眼帘的,除了沿河边新建的宾馆、酒楼座落在街道两旁,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而老街依山而建,分五台级建造。经南门进入老街,一条老商业街还保留着古老的商业规模,山上的大部分房屋已无人居住,看墙壁上斑驳陆离的痕跡,诉说着年代的久远,布满虫眼的厚厚木板,印证着岁月的沧桑,而精雕细刻的会馆楼,则昭显着曾经的繁荣。
沿着窄窄的街道,七拐八弯就像走进了阿什科姆迷宫,要不是隨行朋友来过,真不知道要走多少重回的路。老街的静谧,仿佛一切都在按照古老的挂钟节奏滴答、滴答……行走其间突听山上清真寺的班克声……
蜀河清真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是经商的地中海和阿拉伯的圣徒们,漂洋過海、翻山越岭、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加上各省回民经商者,来到蜀河古镇占有了一席之地,在黑沟崖峰上建造一座不同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攀踊99个青石台阶,直通宏伟的清真寺大门,格外令人神往。清真寺由门楼、天井、正殿、后塔四部分构成,古朴典雅,风清水净,树木茏葱,也是当地回民礼拜和誦读古兰经的重要场所。说到蜀河清真食品“八大件”,在安康尽人皆知,而蜀河有名的王家哨子馆,早已驰名安康。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造就了蜀河南北交融的美食文化。若在蜀河品尝美食小吃,特别了解平日生活简约的蜀河人,在喜庆、待客時绝不含糊,一道道民族特色小吃让你口谗和欲罢不能,不妨品尝一下蜀河八大件,领略的更是一种人情味道。八道凉菜:四晕四素,中间有醋;上青下白、角晕边素。丰富的食材一处调合,滋味醇香,在坐的食客,谈笑风声,其乐融融。八道热菜:四汤四菜,晕素搭配,间隔而上,烂脆酥润。每道菜品各有说法,同样是祝福和吉祥。吃了蜀河的哨子面和八大件才不虚此行。
一位诗人这样描绘蜀河古镇,一条河,流出一个千年古镇;楼宇斑驳如画,岩石上蜿蜒风景;幽静小巷,走过明清少女含羞;四合院天井里,有夫人剪岀百鸟朝凤……
曾经的繁华,几经风雨,亘古不变的是汉江涛声,延续至今的是淳厚民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蜀河人养育了千年古镇。
——蜀河古镇,一个让我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蜀河人更美,纯美至善,明年我还是要来的。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
作者简介:米同寿:陕西安康人,一个纯碎意义的文学和诗歌爱好者,现已退休,有多篇拙作见诸文学网络平台。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公众号联系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 问:鹏 鸣 段恭让 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邓汉章
路庆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 秋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谢 雷
水云天 余 晨 米兰花
心 语 毕廷娟 刘马陵
凤尾竹 张巧莉 吴远红
大漠孤雁 秋日私语
张小鱼
本期编辑:心语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