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251):对付武则天,李治有三板斧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43)

事后看,李治对武则天的反击早有预谋,不但时间长、力度大,而且环环相扣,决不象史书写的那样,一时兴起要把武则天废掉。同样,他准备这么长时间、搞那么多动作,武则天不可能一无所知、坐以待毙,肯定作了多方面迎战准备,决不会象史书讲的那样,只凭一次哭诉吵闹,就可以扭转局势。

李治反击战的头一项,是调整中央班子,这其中第一步,就是任命上官仪为宰相。

龙朔二年(662年)八月,'右相许敬宗乞骸骨,壬寅(8月16日),许敬宗为太子太师(从一品),同东西台三品,仍知西台事。’许敬宗打报告申请退休,结果不但没批,还给他提了一级、宰相照做。九月,因母丧罢职才两个月的李义府被召回,继续当他的宰相兼干部部长。

这两个人,都是或明或暗的'武党’,再加一个和稀泥的许圉师,当时宰相队伍就这么三个人。

这种情况下,李治出手了:十月,上官仪被补入宰相班子,当月,许圉师罢相。

弄进上官仪,显然为了平衡武则天的势力,许圉师的遭殃,要么是挑软柿子捏,要么就是李治的一种迷惑战术。

不管怎么讲,现在有了一个和武则天关系不那么紧密的宰相;从后面发展看,不管通过什么法子,李治又成功把上官仪变成了自己的死党。

宰相班子的第二次重大变动,就是次年(龙朔三年)四月,李义府的罢免流放。这么看起来,李义府跟不跟皇上顶嘴并不重要,因为收拾他,已经是李治的既定方针。

李义府被赶走,这时出现一种极其罕见的现象:朝廷里只剩下许敬宗、上官仪两个宰相。

高宗和武后朝有两'多’:第一年号多,第二宰相多,唯独这时是个例外。

这是种大战前的宁静。

许敬宗这年七十二岁,已经打了退休报告被挽留,属于发挥余热。'乾封(666-668)初,以敬宗年老,不能行步,特令与司空李勣,每朝日各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两三年后,便衰老到了行动不便的程度,皇上特批可以骑马到宫内上班。而上官仪呢,这时才五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刘餗讲他'独持国政’,大概就指这种情况吧。

这种状态持续一年多,大概上官仪这国政持得不错,情况一切顺利,麟德元年(664年)八月,李治又采取新的行动:'丁亥(8月12日),以司列太常伯刘祥道兼右相,大司宪窦德玄为司元太常伯、检校左相。’新任命两位宰相:刘祥道和窦德玄。右相,就是以前的中书令;左相,即从前的侍中。

刘祥道前不久刚牵头审了李义府的案子,因此跟武则天关系不会太好。窦德玄这个人不怎么出名,他做官主要因为是李渊老婆窦氏的族人,算皇亲吧,属于李氏天下的基本群众。李治用了这两人为相,肯定更加认为局面尽在掌握,没什么办不成的事、搞不定的人了。

调整宰相班子的同时,李治作了第二手重要的准备:培养接班人。

武则天生有四子二女,她做皇后不久,长子李弘就被立为太子。李弘生于永徽三年(652年),这时已十二三岁(虚岁)。古代贵族子弟普遍早熟,第一结婚早,李世民十五岁结婚,李治也差不多;第二参加工作早。还抱在手上就有了官衔爵位,皇子们十几岁成婚后就搬出去住,开王府、置官署,正儿八经当起领导。尤其作为接班人的太子,往往更早参加政事活动。

显庆四年(659年),李弘才八岁,李治巡幸洛阳,'令太子监国’。小学生'监国’当然只是个形式,但底下人多少要走个过场给他讲一讲。只是八岁未免太小,'太子思慕不已,上闻之,遽召行在。’思慕不已是个好听的说法,实际恐怕哭闹不已,李治没办法,只好派人再把他带上。到龙朔二年(662年)又有太子监国的记录,这次就风平浪静,说明已经能够配合完成任务。

龙朔三年收拾掉李义府之后,李治明显加大了对李弘的培养力度:'诏皇太子五日一至光顺门,监诸司奏事,小事决之。

这两年李治忙活的另一件事是盖新房。嫌原来的皇宫太极宫不够气派,在东北方向另选块地,开始盖新的皇宫蓬莱宫,它有一个更为大家熟知的名字——大明宫。

唐长安-东内西内

龙朔三年,蓬莱宫正殿含元殿(相当于故宫太和殿)建成,李治正式搬去居住。此后唐代帝王基本住大明宫,因为靠东边所以称'东内’,原太极宫称'西内’。

皇上日常办公并不在皇宫正殿,那样太麻烦也太远,一般在后面离寝宫比较近的地方另找一殿,称作'内衙(朝)正殿’。

大明宫内衙正殿叫'紫宸(chén)殿’。光顺门,就是紫宸殿前的一个门。李治现在叫十二岁的太子每五天主持一次朝会,不重要的事情当场就可以拍板,多少有点拔苗助长、急于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大明宫光顺门

换宰相、栽培太子,这些都是针对中央的举措。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地方力量始终不能忽视。李世民当年征辽不利,回来后就搞了一轮地方干部大整顿,李治有样学样,这时也开展了一次全国干部大巡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