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齐白石老人的“烟火日常”。

在老一辈画家中,齐白石算的上是最有经营头脑的一个。不但懂的自定作品润格(画价)要随行就市,而且还十分善于进行自我宣传。

当时国外的照相技术已传入我国,因白石老人画艺名满京城,所以不少在京的外国记者都想用相机来记录这位神秘的“东方毕加索”。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就出自德国摄影师帕贝尔之手。

照片中的白石老人,当时正在作画,而这幅画是他为了感谢摄影师帕贝尔,赠予对方的纪念之作。

齐白石赠予帕贝尔的牡丹

帕贝尔后来回忆说,会面当天的早上,当时他正要为齐白石拍摄肖像,白石老人却即席挥毫,先画下了上面这幅牡丹,赠予他这位远道而来的摄影师。这一举动,也透露出齐白石为人精细的一面。

这幅牡丹此后一直挂在帕贝尔家中。后来被他的家人赠送给了他们的朋友。再后来,这件作品被拍卖行拍卖,共卖了680万港币!

在给白石老人拍摄影像的外国摄影师中,最知名的要数美国摄影师杰克-伯恩斯。

他曾因制作纪录片《齐白石》,而用相机记录了白石老人的一天,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白石老人的生活,近距离的感受这位国画大师的”烟火日常”吧。

看得出,大师的画案虽然不算太大,但摆的满满登登。只有巴掌大的地方可以作画,无数幅白石大作,就诞生于这块方寸之地。

白石老人家养的这只猫,出镜率很高。每次出现都显得异常的乖巧,可能它也知道,主人画的这些鱼虾——不能吃

钤上印章,这幅“大富贵”作品算是完成了。

画画固然重要,但该休息还是得休息。画案上放的小座钟,可能就是用来干这个的。

白石老人每天至少要画5—8幅作品,几十年从未变过。一大家子人都靠他一个人养活,老爷子也真是不容易。来,把我的眼镜擦擦……

到了休息的时间了,长椅上躺会儿,揉揉手腕,一会儿接着干……

画好的画随便用夹子一夹挂墙上,用不了多久,就能换成银子……

写字,画画,刻章,咱啥也不耽误,生活很充实。

齐白石一生谨慎,有了这个大铁门,安全系数高了不少。毕竟是名人嘛,安全第一。

这就是一代国画大师的烟火日常。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惬意而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