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分法国纪录片,蒙娜丽莎在这“复活”,营造送给孩子的“博物馆奇妙夜”
本文经公众号:精英说(elitestalk)授权发布,原标题:豆瓣9.1分法国纪录片,蒙娜丽莎在这“复活”,营造送给孩子的“博物馆奇妙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在世界名家的笔下,艺术总是那么一本正经、严肃寓意,它所传达的讯息、记录的时代年轮经典流传、永不褪色。 但豆瓣评分9.2分的纪录片《奇趣美术馆》却为我们打开了欣赏艺术的另一道大门:有趣。
一幅幅世界名家画作在喜剧演员生动的表演和犀利的台词衬托下,瞬间变得魔性、烧脑、可爱、好玩····· 为何卢浮宫镇馆顶流蒙娜丽莎不再静静地待在角落,淡定微笑,而是面对每日前来参观的6万多游客,拿起手机要和经纪人解除“劳动合同”, 是不是意味着她真得为了自由,要罢工了? 这部纪录片给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拉至文末可查看纪录片收看链接,记得收藏哦
“一本正经的罢工” 在卢浮宫,每天都会有无数慕名前来一睹蒙娜丽莎微笑的游客,而女神在“下班“后,竟然也和普通上班族一样,开启吐槽模式。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每天送往迎来,为了保持神秘的微笑,她早已疲惫不堪。 “和迪士尼的打工仔没有什么区别”,下巴都要笑掉了,再加之自己长期一个人孤独,她和经纪人打电话说想要换工作:要去达芬奇的另一力作《最后的晚餐》工作。 只因她能在那里吃美食,还能围着长餐桌和13位友人胡侃。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但蒙娜丽莎却被经纪人回绝:
“《最后的晚餐》在意大利米兰的圣玛利亚感恩教堂,《蒙娜丽莎》却在法国巴黎,路程太远,跨境手术难办。”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生气的蒙娜丽莎只能拿出杀手锏:罢工!还不补刀:“我可是在法国”。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永不歇业”的蒙娜丽莎也很生活化。 在名画圈,同样想罢工的可不止蒙娜丽莎一个。 1875年,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著名画作《镶木地板刨工》里,三个“打工人”也是如此。
图片来源于豆瓣 画质偏黄色基调,高贵而却又不失朴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当时刨地板的三个刨工是专心致志整理刨过的地板的瑕疵。他们是劳模的代表,自1875年诞生后,一直勤勤恳恳遵照劳动法,每天工作满12小时。 最右边的赤膊小哥说,我受不了了,中场休息一会儿吧,我明天不在,我要去索洛涅参加表妹的婚礼呀。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另外两位埋头苦干的赤膊小哥道出了疑惑:“你每次请假,老板都答应,你和老板是亲戚吗?” 赤膊小哥细皮嫩肉,一点不像干苦力活儿的人,倒很像是公司关系户儿。在他的观念里面,一周工作就只有5天。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他解释道,从卡耶博特1875年作画到现在,法国工会、带薪年假及劳动法都逐一诞生、完善和修订。从2000年开始,一周最多工作35个小时。 人人都是平等的,工人不能再像19世纪一样受剥削。这就是越来越进步的现代社会,工作更少,休息更多,也更能享受生活。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但另外两个赤膊小哥却停不下来,继续刨地,因为他们每日多加班,月底就能捞到额外的绩效薪水了。
“还原历史元素” 1930年,在Lowa南部一座颇具哥特式的民房面前,老伯与带有维多利亚时代妆容的女儿板着脸,一副看谁都不爽的苦大仇深。
《美国哥特式》格兰特·伍德 1930年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女儿斜视着前方的老伯:“我受够你整天板着脸,拉的老长。” 老伯无奈又委屈地反击:“我没板着脸,他们就是这么画的我。” 老伯还补充道:“难道我要夸张地笑成你这副模样吗?”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老伯面黄肌瘦,粘满泥巴的手紧握钢叉。这一举动暗喻着美国30年代农场主的主导地位。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老伯自豪表示:我们代表农民,代表劳动,代表生活的艰辛。1930年,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而底层农民生活窘迫,笑不出来。 女儿开始煮鸡汤:“即使生活很艰辛,我们也不应该板着脸。每个人的生活都很不易,让我们开心快乐一点。” 随后,带着圆框眼镜的父亲一直紧握大叉,无论女儿怎么夺取都不肯松手。 爸爸捍卫叉子就像是捍卫自己的性命一样:“不借,这是我的叉子。”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女儿知道,手握钢叉的男性象征着是一家之主。而在父亲眼里,女性只能在一旁做饭,织袜子。 这一对话交代了一个重要时代环境,在当时的美国,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属于边缘弱势群体。 时代精神与经济状况在这幅画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也在诙谐幽默中牢牢的记住了这些知识点。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实际上,格兰特·伍德创作于1930年的油画《美国哥特式》是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之一,这幅以农民为主题的油画呈现出了典型的美国民居建筑以及美国人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民族气魄。 而马奈在1863年创作的《草原上的午餐》画作竟有一种画中画的即视感。 一开始,几位大画家在和和睦睦地讨论马奈画作的比例清奇——人和树竟然一样高。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画风一转,两位男士竟对画中优雅的女士直言:你的肚子太大了。 当时的十九世纪,欧洲社会普遍标榜:女性丰满即是美。 随着时代更迭,审美标准是一切向瘦看齐。 草地上的裸女霸气回应:你懂什么!放在19世纪,她这可是标准身材。谁说女人一定要瘦成筷子才好看?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这两位男画家接着辩护,19世纪的丰腴确实更有吸引力,但今天男人更青睐纤细的女性。 两位女性豪气反击:“有本事你们也把衣服脱了,自己身材很好吗,凭什么在这儿对别人的样貌品头论足?”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或是出于道义和尊重,这两位男士甘拜下风,乖乖认错。 这副画作的逆潮构思在当年掀起热评,只因与主流审美大相径庭。 艺术在很多时刻,除了是记录重大时代事件的珍贵史料,更标榜文化的多元、思想的前卫,而前瞻思维可能很多时刻是与主流相违背的。
将画作流派演绎通俗化 如果分不清西方画作流派,《奇趣美术馆》则很适合科普。片中喜剧演员的戏谑金句,将西方艺术流派解释地通俗易懂。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野兽派画家安德烈·德兰的这幅小丑作品,通过形象的表意,来解释1898年至1908年期间流行的“野兽”风格。 “方块”小丑哈勒昆认为,野兽派就是有野兽一样的味道,于是自己一周都没洗澡,以此另类的行为艺术致敬野兽派画家。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嗅到满身臭味的皮埃罗嗤之以鼻,认为这两者之间毫不相干,野兽派是一个画作流派,而不讲卫生的哈勒昆更像是狂热盲目的追星族。 皮埃罗一本正经说道:野兽派用鲜艳而分明的颜色作画,无关多寡,也没有颜色的交叉和渐变,纯粹天然的颜色,充满了大胆与热量,这才是野兽派。 一句话总结完野兽派的风格,继续讲述画中人物,两人的真实身份都不是小丑。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方快”小丑哈勒昆是西班牙画家华金·萨尔瓦度,身上这身彩色衣服和毕加索有关。保罗·纪尧姆喜欢收藏画作,在车库里办展览。 但他们也有琐碎的烦恼,嫌时间太慢了,便开启了相互吐槽的模式。 哈勒昆的花花格子被皮埃罗吐槽成电视图像测试卡,而皮埃罗的大睡袍却被说成是女孩上芭蕾课的舞蹈裙。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他们当之无愧是“最佳损友”。 《温室里》则是法国画坛印象派大师爱德华·马奈的经典作品。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这对高颜值夫妇在比较私密的空间进行着约会。 男性弯腰驼背,站得背疼,但又是一副绅士抽着雪茄的派头,在吐云吐雾之间熏到妻子,遭到嫌弃与漠视。 优雅的妻子说道:要像我一样,往前坐得直直挺挺的。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男人却委屈地撒娇道:“你倒是直直挺挺坐着呢,看都不看我,忽视我。“ 妻子说:“我转不了,这是爱德华·马奈给我的姿势,优雅目视前方。太用力,脖子会僵掉。” 没错,这位出身高贵的小姐是高级时装店的老板。在1879年的美国社会,这么有成就的女子并不常见。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奇趣美术馆》 丈夫却在幕后搬运模特假人,为妻子的新品时装展示忙前忙后。 这是一幅突出女性地位的艺术作品,寓意深远又富有内涵。 两人在打情骂俏的一来一回中,还道出了印象派的真谛:“印象派就是捕捉瞬间、捕捉表情、动作,就像照相一样。”
《温室里》爱德华·马奈 1879年 德国柏林旧国家美术馆藏 不经意间穿插简洁明了的艺术流派解释,怎能让观众不喜欢。
换个方式与画作背后的故事进行对话,艺术的灵魂就像在外流浪的孩子,会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 在这部N次元的纪录片里,蒙娜丽莎不再强颜欢笑,《美国哥特式》的女人教我们如何快乐,而《镶木地板刨工》则告诉我们,随着时代更迭,打工人应该捍卫自己休假的权利······ 挂在美术馆的名画是随着时间的定格而静止无声的,但当艺术把“想象”留给后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被二次表达、诠释、解读,我相信那时候艺术的“高岭之花”能在我们身边悄然绽放。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27498/?from=search&seid=1717823806869486843
作者:Anna。在四维空间永葆热情与好奇的探索者。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