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旧事丨第三十一回 · 三请三辞僧光鹫归亦庵 一心一意侯张溶修社学
第三十一回
三请三辞僧光鹫归亦庵
一心一意侯张溶修社学
话说那天光鹫在庵里,突然听到堂上的磬声响起。光鹫看看这铁铸的磬,又看看堂上铁铸的佛像。颇有疑惑,问湛慈:“磬和佛像都是铁造的,同是生于山,出于矿,同是进入熔炉铸造,同是进入了佛寺,为什么佛像尊贵,端坐堂中,受大众礼拜;磬却被静静地放在一边,早晚被敲击。难道造物主也有偏爱?又或者是因为世态炎凉?”湛慈听了,微微一笑回答:“佛像由铁矿经烈火冶炼,铸成大概形状,然后工人补上缺少的部分,锉去多出的部分,凿出细部,打磨抛光,可谓受尽折磨,但佛像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怨恨,人们礼拜他,他不会高兴,推倒他,他不会动摇。不知道什么是干扰、肮脏、炎热、寒冷、害怕。磬却不是,中间空,却不能容物,外表圆,却不能接受方形的东西,轻轻敲击,就砰砰作响。如此,它要获得佛像这样的尊贵是不可能的。”听了湛慈的解释,光鹫犹如醍醐灌顶。于是请求湛慈收他为徒。但湛慈坚决拒绝。
光鹫很失落地问湛慈为什么不收他为徒,湛慈说:“你站得高,看得远,所以对事物认识很深入,观点很正确。目前只是烦恼的残余还没有消除,好好在西宁优美的山水中保养好你的圣胎吧,不久就会成大器了。我不足以做你的师父。”光鹫不相信,以为是湛慈在考验它的诚心。过了几天,光鹫又向湛慈提出,请求湛慈收他为徒。同样遭到湛慈的拒绝。这一次,光鹫觉得湛慈可能真的是不愿意收他为徒了。
事不过三,必须再请求一次!如果第三次提出拜师,湛慈大师还是不愿意收自己为徒,那就是真的不愿意收自己为徒了。光鹫心里这样对自己说。
过了3天,光鹫第三次向湛慈大师提出拜师,湛慈大师还是坚决拒绝。
看官,光鹫三次请求拜湛慈为师,湛慈三次拒绝,他们之间的“三请三辞”,在岭南佛教史上绝对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典故。湛慈拒绝光鹫拜师的原因,是因为光鹫“习气未除”,但这习气具体是指什么呢?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后读阮宏的《成鹫和尚的岭南遗民僧特点研究》才明白,原来光鹫在出家后,争强好胜的习性并没改变。难怪光鹫离开湛慈之后,回到华林寺跟随他的恩师石洞和尚,恩师石洞和尚直接说他:“子性禀孤高,不能容物,出则为众的,只可住山,不可为人。”让他赶快回罗浮山修禅。光鹫在西宁与驻锡的翠林庵住持关系紧张,也应当是因为他的这一性格。
湛慈虽然没有接受光鹫的拜师请求,但给光鹫指明了一条修炼的道路:“水边林际,保养圣胎,不久当成大器。”
湛慈与光鹫虽然没能成为师徒,但二人的佛缘不尽。后来湛慈成为鼎湖庆云寺三代祖,光鹫则成为七代祖。光鹫在编修《鼎湖山志》时,撰写了《第三代继席弘化石门和尚年谱》、《湛慈和尚传》,收录了湛慈的《鼎湖山庆云寺铁浮图碑记》、郑际泰的《本山第三代住持湛慈和尚塔铭》。
除了跟随湛慈学法,光鹫在西宁还跟随其他大师学法。如云窝山的中介聚公,龙华寺的无尽印公。
中介聚公名传聚,字中介,工于吟诗。西宁榃丙(今属于罗定)人彭沃刊辑《三泷诗选》时,采录了中介聚公的五言诗《山居小诗》4首:
其一
高峰在室内,寒雪未曾融。
终日煨芋火,常思懒残翁。
诗歌的大意是:
高高的山峰仿佛在佛堂里面耸立,
积雪厚厚没有融化布满了云窝山。
我整天把芋头放在火中煨熟来吃,
常常想起唐代衡岳寺的和尚懒残。
其 二
岩下三间屋,破檐七尺高。
满床雨声落,终日听松涛。
诗歌的大意是:
陡峭的悬崖下面建起了三间房子,
房子的屋顶高达七尺但破破烂烂。
雨水滴滴答答落下僧床全湿了水,
终日风吹松林松涛声声传入耳畔。
其 三
谷泉清我意,彻底益身心。
独坐青溪上,时闻太古音。
诗歌的大意是:
山谷清澈的泉水让我的杂念消失,
身体和精神觉都得彻底欢畅舒适。
独自一人坐在弯弯曲曲的小溪边,
不时听到好像是远古传来的信息。
其 四
池栽莲花香,手缝荷叶袄,
黄精服不厌,乐以足吾老。
诗歌的大意是:
山庵前挖个小池种上芳香的莲花,
摘下碧绿的荷叶缝制成一件短袄。
喜欢经常服用黄精这种山中草药,
很高兴它可以满足我身体的需要。
这4首小诗写得很有禅趣,也很接地气。光鹫是岭南诗僧,中介大师是诗西宁僧,而中介大师是光鹫的前辈。光鹫有《游云窝赠中介大师》一首赞中介大师:
平阳师子高高坐,万仞峰头一个僧。
引水入房分绕药,磨刀临涧不饶藤。
枯椿谷冷花先雪,冻雨檐孤溜易冰。
却笑昨宵低处望,也将残烧作禅灯。
诗歌的大意是:
来自平原的中介聚公在云窝山弘法,
我看到了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僧人。
把山泉引入屋后再流到地里的芍药,
涧边磨刀说要砍掉那些缠绕的蔓藤。
寒冷的山谷里苦椿树的花白如雪洗,
冷雨从屋檐滴下结成了冰柱子一根。
昨天晚上我在山下远远看上云窝山,
把中介聚公取暖的柴火当成了佛灯。
诗中表达了光鹫对中介大师的尊敬之情,也表现出中介大师僧侣生活的情趣。
中介聚公与鼎湖山庆云寺也很有缘分。他曾到鼎湖山礼拜云顶和尚的墓塔,并写下了《礼云顶先老和尚塔》:
巍巍杰出鼎湖颠,塔影全收落正偏。
金锁骨连芳草碧,钵盂香满雨花鲜。
山眉有庆云封密,月面常光寂照圆。
终古深恩难报答,瓣香聊供我师前。
诗歌的大意是:
云顶大师巍峨的墓塔高过鼎湖山,
日照中塔影全部投落在鼎湖山间。
塔中骨头金黄周围是碧绿的芳草,
钵盂盛满了佛祖说法降下的花瓣。
山形如眉祥云把那墓塔全部笼罩,
大师满月般的脸还常常光照尘寰。
我永远无法报答云顶大师的深恩,
只能在他的墓塔前面把香烛点燃。
一句“瓣香聊供我师前”,表明了云顶大师是中介聚公的师傅,让中介聚公与鼎湖山的缘分更进一步。因为如此,光鹫编修的《鼎湖山志》,收入了这首诗。在卷五《耆硕人物第九·诸方阐化耆宿》中,把中介聚公列为了“诸方阐化耆宿”之一。
在西宁优美的山水中又度过了几个月之后,光鹫觉得自己从前的积习已经消磨了一半,加上长期客居翠林庵,与住持合不来,话不投机,于是在来到西宁后的第二年即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年中,光鹫离开西宁回到了南海亦庵。之后,光鹫云游四方,最终成为了在明末清初岭南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高僧。
庞卯君对光鹫的离去很是不舍,光鹫回到南海弼唐的亦庵没几天,就收到了庞卯君给他寄来的诗歌,光鹫以《从泷西还亦庵庞卯君见赠赋答》一诗作答:
看看宝主太难分,千里长空不住云。
多谢居亭曾爱客,无端归路又逢君。
违山几日思新蕨,到处深春长野芹。
旧业泷西好回首,早抛城市伴耕耘。
诗歌的大意是:
看来现实生活中绝不能身无分文,
长空千里却不能留下一小片白云。
多谢你曾热情接待我这个外来客,
想不到回家途中又收到你的来信。
离开山里几日我就想着回去隐居,
吃新长出来的蕨菜和野生的香芹。
回想在你西宁的旧园宅住得真好,
希望尽快远离城市回去伴你耕耘。
光鹫回到南海亦庵时已45岁(虚岁),在广州华林寺禀受七戒后,即到罗浮山石洞禅院闭关参禅。由于罗浮山当时盗贼啸聚抢劫,官兵又血腥捕杀,因此无法清修,于是来到琼州府(今海南)会同县灵泉寺。两年后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才回大陆,在家乡闭关3年后,到香山(今中山)铁城建立东林庵,结社唱和。光鹫在东林庵前后共5年,58岁(虚岁)时应别传寺主持今遇的邀请,北上仁化丹霞山别传寺编修《丹霞山志》。后来因为别传寺主持易席,光鹫与众人相处不甚愉快,于是离去,先寄迹在山麓的寒梅古寺,后来应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四代祖契如元渠的邀请,到庆云寺编修《鼎湖山志》。《鼎湖山志》编成之后返回香山东林庵,期间曾到澳门的普济禅院活动。康熙四十年(1701年),入主位于广州珠江南岸的大通烟雨宝光寺。四十七年(1708年)应合山大众之请入鼎湖山主法,成为庆云寺七代祖。五十三年(1714年)退席,还居大通寺,六十一年(1722)农历7月圆寂。
光鹫离开西宁后,对西宁可谓念念不忘,与新来的西宁知县张溶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在张溶担任西宁知县的第二年,光鹫把好友黎大年推荐给张溶做幕僚。临行,光鹫写《送黎大年入西宁》一诗相送:
结束琴书怅索居,泷江西去欲何如?
方将京雒三陈策,且向河阳一曳裾。
九月水边逢旅雁,六都沙别见嘉鱼。
临邛买酒堪留醉,莫漫狂歌学接舆。
诗歌的意思是:
收拾书籍古琴离去那是因为独居惆怅,
到泷江边的西宁去你的心情会否舒畅?
本来是准备到京城去反复陈献策谋的,
还是到西宁做知县门下的食客更理想。
九月里在西江边可以看见南飞的雁群,
六都沙滩外的嘉鱼味道鲜美应尝一尝。
西宁有文君般的卖酒女子你可醉在这,
不要学楚国的隐士接舆不出仕还装狂。
张溶,字嵋月,号娄涿,河南祥符县人,康熙五年(1666年)考上举人,六年(1667年)考上进士。二十二年(1683年)担任西宁知县。
张溶担任知县时,虽然经过李翼鹏、赵震阳、王钺等人的努力,西宁县的各方面情况已逐渐向好,但清初的动乱重创了西宁的元气,这时的西宁县仍然像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张溶在他的《〈乡约恒言〉自序》中说:
予宰莅泷西,地居山谷,民猺杂处,其风土习俗迥异中原,军兴之后,荡平以来,民生疲攰已极。
大意是:
我来到泷水西岸的西宁县担任知县,这里位于大山之中,汉族与瑶人杂居,风土习俗与中原截然不同,军事行动平定了动乱之后,百姓的身心已极度疲劳。
夏日的西宁,天亮得很早,卯时初(早上5时多),县衙就迎来了第一缕阳光。这是张溶来到西宁后的第一个早晨。他站在县署前,向南望去,前面是高280多丈、三峰卓立、形如笔架的笔架山,张溶觉得,县署旁边的学宫,就是以笔架山为案山的。
洗漱过后,吃过早饭,张溶吩咐书吏,今天上午召集以下三类人来县里见面:一、家里有人在外地做官人,父母或兄弟都行。二、曾在外面做过官的人。三、文学之士。巳时初(上午9时多),上述人员先后来到了张溶知县的办公室,看到穿着官服的张溶,他们根据自己的身份,或下跪或作揖,向知县张溶问好。张溶让他们坐在大堂左右两边,发现只有寥寥几人。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还是分别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勉励他们继续为西宁县的经济、文化、教育建设多做贡献。
是日,张溶翻阅了赵震阳知县和王钺知县主修的两本《西宁县志》,对西宁的历史和自然、社会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傍晚,张溶独自走出县署,在城内外面转了一圈,竟然听不到有读书声。回到县署,张溶不禁悲伤起来,心想:如今圣明的皇上重视文化教育,促使社会风气不断敦厚,即使是荒远的地方也已儒雅成风,唯独西宁这个偏僻的地方还没有兴起文治。父兄教育没有率先垂范,子弟遵循教导就不严谨,这是我这个管理者的责任!
夏天的夜晚,玉枕山的昆虫叫过不停。张溶心情有点失落,他在灯下记录下今天的感想。
列位看官,张溶在西宁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之后,挑选有代表性的内容,编成了一本叫《泷西事略》的书。这书由彭商贤作《序》,屈大均作《跋》,他们对张溶的工作评价都十分高。彭商贤说:“阅读了张溶的《泷西事略》,了解到张溶在西宁县大力推行整顿,书中的句句话都切中要害,不仅仅适合一个县一个府,即使推广到全国,也是可以的。”屈大均说:“张溶先生为了西宁县的老百姓是尽力了,书中治理地方的措施,应该由西宁县一个县推广到全国,由今日推广到今后一万年。”这些都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夏日昼长夜短,又是一个早晨,上午,张溶让书吏请来县里的父老。父老见到张溶知县,照例下跪请安。张溶扶起,请坐。然后对他们说:“为什么不让子弟接受教育呢?”父老回答说:“没有学校让子弟学习,也没有经费聘请老师。”
听了父老的话,张溶长长叹了一口气。禁不住说:“西宁县文化真的太落后了!”
张溶昨日阅读县志,知道在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林致礼知县就在南门内、西门内、东门外分别建立了南门社学、西门社学、东门社学。但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经历了清初的战乱,这些社学都坍塌了。当天下午,张溶戴上一顶竹帽子,冒着夏天的烈日,来到南门内、西门内和东门外进行勘察。虽然这三处地方都长满了杂草,但拨开草丛,社学的基础还在。站在社学遗址,张溶仿佛听到了当年的琅琅书声……
回到县署,张溶知县决定修复这3间社学.他知道,县里是没有什么经费修复了,而且社学属于私立,也不应该动用公帑。唯一的办法是发动捐款。而捐款,自己作为知县,必须带个好头。张溶于是决定自己一人捐款修复这3间社学。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农历6月下旬的吉日,3间社学同时开工修复。来自本县的泥瓦匠,在原来的基础上,用青砖砌好了社学大门一面的墙壁,其余三面墙壁则用泥砖砌成,上面盖上青瓦,只10来天时间,就把3间社学的校舍全部修复好。然后再请木匠制作书桌、凳子、讲台,社学的硬件建设就全部完善了。
修复后的3间社学面貌一新。如何命名这3间社学,张溶知县斟酌了半天,觉得还是沿用旧名好些,南门内的社学叫南门社学,西门内右面的社学叫西门社学,东门外右面的社学叫东门社学。其原因,主要是旧名为大家熟悉,百姓易记易分辨。
社学开学前的二天,张溶再次来到社学检查工作,发现社学名称确实俗了一点,缺少了点文化气息。如何增加这3间社学的文化气息呢?张溶知县想到给每间社学悬挂匾额,匾额上文雅的词语足可以弥补社学名称的通俗。
回到县署,张溶让幕僚给他研墨,自己到办公室外转一转,看是否可以找到灵感。
进士就是进士,水平非一般人可比,才转了一圈,张溶就想好了匾额的内容了。这时墨也已研好。张溶于是铺开平时已裁好的玉扣纸,提起斗笔,饱蘸墨汁,书写社学匾额。第一幅:山邑藏修,隶书,是南门社学的。第二幅是:泷西家塾,楷书,是东门社学的。第三幅是:复古,魏碑体,是西门社学的。三幅匾额字体均为铁画银钩,力透纸背,真是大手笔!
匾额悬挂出来后,在南门社学前,一位父老问张溶:“'山邑藏修’何解?”张溶知县解释道:“'山邑藏修’是说这里是西宁山区县专心学习的地方。藏修,是专心学习的意思。语出《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父老又问:“藏焉,脩焉,息焉,游焉是什么意思?”张溶解释道:“意思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也要注意休息娱乐。”
在东门社学前,也有人指着匾额问一位秀才:“泷西家塾何解?”秀才解释说:“'泷西家塾’是西宁私塾的意思。泷,指泷水,即南江。西宁在泷水之西,因此叫泷西。”
西门内右面的西门社学,一位书生则主动向大家解释“复古”的意思,他说:“'复古’是恢复古代的制度、习俗的意思。语出《诗经·小雅·车攻·序》,张溶知县以'复古’题写匾额,是希望西宁尽快恢复清初动乱前的教育氛围和水平。
社学硬件具备后,剩下的工作就是聘请老师。老师必须选择择文章品行都好的人。但费用如何解决?这时候,城里岑某、林某、倪某3位绅士慷慨解囊,每年捐出若干银子给3间社学用来延请老师。从此,西宁城的百姓子弟可以进入社学读书学习了。公余空闲的时候,张溶知县也到社学来走走,发现学生读书清脆响亮的、习字端正不潦草的,奖给纸笔。又教导学生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的伦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节。
三间社学修复后如期开学。西宁百姓十分高兴,从此,西宁城又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了。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敬告读者
《西宁旧事》以章回体小说形式叙述郁南县从明朝万历五年(1577)到清朝宣统三年(1911)的一段历史。书中以今存的明万历二十年,清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五十七年,道光十年5本《西宁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所载事实为依据,坚持“七分史实,三分演义”的原则,力图为读者展现这334年波澜壮阔的郁南历史画卷。限于作者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西宁旧事》欢迎读者转发。但如果在本公众号外的其他公众号和载体转载、使用,必须获得作者本人的书面授权,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