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汉采石60载,硬是从河滩里捡回来2层楼,一个博物馆

从伊河源头龙潭沟出来,外面不远处是依河两岸的陶湾镇协心村,村里基本上都是整修一新的农家宾馆。在这个村子里,作者还有一个熟人,一个靠在河滩里扒拉石头发家致富的大能人----古月先生。

这一次到门上,古月先生在县城避寒没回来,只好在藏石斋外面,向同伴海吹一通,也顺便告诉读者朋友,河滩捡石头,是能捡出来宝的。

“古月先生”其实姓胡,已经80有余,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对伟人有着很特殊的情感,知道有一个职业扮演伟人的演员,名叫“古月”,胡大伯也给自己取了一个雅号,就叫古月先生。

古月先生其实是个农民,当年见面的时候,穿着干净的衬衣,白须白发,颇有派头,如果仔细看,他还是一个信奉艰苦朴素的农村老人。衬衣虽然干净,领口和袖口其实已经磨开了个线,肩膀不明显的地方,还打有一个补丁。

古月先生就是“古月藏石”的老板,也是协心村唯一的一个以黄蜡石、伊源玉为主的小型博物馆。

农民,不一定就非得是贫穷的象征,俭朴,也可能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如果你知道这间麻雀博物馆价值千万,相信就不会有人再刻意顶着古月先生领口的线头不放了,强迫症患者一定很愿意用打火机把那根碍事的线头烧掉,古月先生却并不在意。

古月先生从小在协心村成长,第一次捡石头,已经是60多年前了。那个时候,当地人们还没有在山上开矿,大都是农闲时候在河滩里,翻开河底的沙子,寻找色泽有些不一样的石头,或者好看的石头,沙子拿回家和洋灰盖平房,那些好看的石头,垒在门口当院墙。

“我那时候觉得有些石头长得老捣蛋呀,你比如说这块石头,当时看着就不老一样,我爹说这块石头怪鸟(niao,方言:好看),啥时候没啥吃了,能当肉看看。后来一切割一打磨,你看像不像一块方肉?”

那时候是建国初期,山里的生活条件很差,年轻的小胡还需要经常到河滩里寻找一种水草,割回家,煮在玉米糊糊里充饥。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小胡在栾川县城遇到了一位城里人,要了他一块看起来模样不咋地的石头,一番讨价还价后,给了他5块钱。

5块钱呀,几乎是小胡两个月的收入。河滩里的石头也值钱?小胡往河滩里跑的更勤了,以至于后来小胡长成了老胡,他也成了当地玩石头的“老把式”。

“捡石头捡了60年要有了,没啥成就,手里也多少有俩钱,家里盖着两层楼,城里还有两套房子,都是石头换的。”古月先生向我们展示手里的一块天然石,作者对这些东西是不懂得,没有欣赏能力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穷。

这块石头,有人出5万,老胡没有卖,他说以前成交的石头,几万块钱都是很正常的。

问起来店里的“镇馆之宝”,老胡从柜子的夹缝里掏出来一块黄布,不知道的人只会以为那是垫桌子腿的一个垫脚,慢慢揭开黄布,里面竟然是一方小巧的玉石片。

“纯透明,无杂质的玉石是好玉石,这估计你们都知道,玉石里面还有化石,你见过没有?我拿着,你们慢慢拍照,我敢说全国找不来第二块这样的玉……”镇馆之宝,当然也是老胡最为炫耀的东西。

按照老胡的说法,这是一块伊源玉切片,也是一块史前植物的化石,曾经有人给他出价18万,他没有卖,老胡的心里低价是20万。咱不是有钱人,也不懂玉石,自然觉得不就是橡皮那么大一块透明化石,就值20万?白送给我都嫌不够纯的,还没有网上9块9包邮的那些翡翠能讨美女欢心。

古月先生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石头,古月先生本人也是一个石痴,听说哪儿有比较奇怪的石头,任凭对方开价,非要想办法换回来才行。

60年来,老胡过手的石头无数,店里虽然摆放着不少精品,真正值钱的还是在他自己才知道的“绝密地方”,他说:这几年黄蜡石不值钱了,没前些年行情好,就按照原来行情的十分之一,手里那些东西,还值个三五百万没事。

作者发现了一块形似肉夹馍的石头,原以为价值不菲,结果老胡很随便的扔在货台上:“就值个几百块钱吧,你们谁想要了,我给便宜一些,喜欢了拿走。”

传统做生意的人很讲究,进店不买东西,说明店里没有能吸引顾客的好货,虽然我们并不是专程来参观、购买玉器宝石的游客,古月先生还是习惯性的做起了推销。

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的通畅,伊河源头,曾经偏僻、贫穷的村子,现在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每个村子里,也都不乏古月先生这样的“能人”,自己赚了钱,也带动了本村整体收入。

这次没有见到古月先生,也能理解,毕竟老先生已经80来岁了,等开春后,再来找他,让他带着,再到河沟翻砂寻找宝石,也不知道老头儿还能不能跑得动。

>>>>>>>>

后记:伊河源头之龙潭沟走访系列宣告结束,下一站,伊河源头冒顿岭,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欢迎跟随老韩的脚步,用图片和文字感受伊河两岸老百姓的生活。

第一章:伊河源头,石头和水的风景,绿苔藓红茱萸点缀,有缘能捡到黄蜡石

第二章:67岁大娘独居伊河源头,老伴儿意外命丧深山,全凭“做梦”活着

第三章:山里大叔娶个女婿当儿子,撵到西藏打工赚钱,亲家地里有活他去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