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60-61
分享的是吴雄志老师整理的伤寒论。
吴雄志老师是中医世家,西医博士。伤寒论都是文言文,看起来非常晦涩难懂,通过吴老师讲的伤寒论,就可以思维清晰的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来理解伤寒论,及疾病的本质,同时做到中西医汇通
60.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 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 所以然者, 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 以水灌之亦喘。
未持脉时----没有摸脉的时候。
病人手叉自冒心------双手交叉放在胸口,一方面气冲的厉害,一方面心跳的厉害,这样的姿势会比较舒服。
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 此必两耳聋无闻也 所以然者 以重发汗虚故如此-------让患者咳嗽一下,他没有听到,说明耳聋,耳聋的原因可能是大发汗,导致气血虚,血到不了的地方,功能就下降。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一次性喝水太多,容易胃中停水,对肺脏有压迫感,呼吸急促。
喘证:古称上气、喘息。一般通称气喘。指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
以水灌之亦喘----就是用冷水降温,像西医的冰袋冷敷来物理降温,这样当时热下去了,实际上是把表热逼迫到内部就是肺部了,热壅与肺一定会喘的。
6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假令瘦人-----如果是瘦人,容易观察到肠间水的跳动(脂肪少么),还有一种人是昔盛今瘦,原因就是有停饮,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细胞组织没有水液的滋养而脱水变瘦。
脐下有悸----脐下一般是小肠区,悸是跳动,是饮邪上攻的表现。
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涎沫和癫眩也是饮邪上攻的表现。饮邪上冲可以影响脑神经异常,出现眩晕,一般胃有停水的人都会眩晕,肠间水气上冲厉害,也会出现眩晕。
一、痰饮病的分类
按痰饮停积的部位来分
1.痰饮 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 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肺--高高悬挂,所以叫悬饮,是不是好记住)
指水液停留于两胁的水饮病。症状为一侧或两侧胸腔积水,胁肋胀满,气短息促,咳吐疼痛。类似渗出性胸膜炎等病患。
3.溢饮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四肢全身(脾肾阳虚)
以头面、下肢或全身浮肿,畏冷,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脾肾阳虚的水肿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所说内分泌功能失调性水肿
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认为内分泌失调性水肿多表现为溢饮证
4.支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心肺肾,气冲最明显)
支饮 (西医病名:渗出性心包炎),病症名,指痰饮、水气停留于胸膈,上迫于肺,肺失肃降的胸膈不利病症。
支饮之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