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承德有百庙,庙庙有庙会
1.
前些年,有的地方喜欢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压力大,想方设法的招商引资。
细究这句话,其实是可以商榷的,按本职工作来说,文化是“唱戏”的,经济才是“搭台”的呢,有点儿不搭。
什么是文化?
刘巧儿相中了赵柱儿,采桑叶时唱了一段:
“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
他的名字叫赵振华,
... ...
过了门,他劳动,我生产,又织布,纺棉花,
我们学文化,他帮助我,我帮助他,
争一对模范夫妻立业成家呀。 ”
刘巧儿唱的学文化,其实应该是“识字班”,这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文化”这个词的第二个义项,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这是浅层次的文化。
“文化”一词的第一个义项比较大: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一个“等”字,外延就大了去了,所以,各种文化研讨就非常或
文化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庙会、烧香、拜佛不能都归为封建迷信,应该是民俗文化。
2.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最后还是繁荣经济。
道光八年(1828年)八月,承德知府海忠组织承德老街的几家商人、文人捐款,在现在的西大街二道牌楼南侧与西小街出口的三角地段,修建了文昌阁。
文昌阁庙会是被承德老人认为最早的庙会。
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这是主宰功名利禄的神,所以,读书人想做官崇拜他,商人想让子弟读书做官,也崇拜他。
每年正月还未到,商家就安排会首组织庙会的活动事宜。文昌阁庙前高搭戏台,庙会演出从初二演到初十。庙堂两侧和西大街两侧店铺门前都布满摊点,各种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特色小吃、杂技、耍猴等演艺、年画剪纸,应有尽有。
因为是文昌阁庙会,与别的地方的庙会不同的是,这里还有文房四宝、古版图书。
文昌阁的庙会还没结束,正月初五,城隍庙里祭财神,这一天,来求财神的比大年三十晚上来这里求平安的人要多,辰时开始烧香,巳时施粥,城隍庙人山人海,香烟缭绕。各种舞龙舞狮、秧歌旱船、大刀武会轮番表演。
正月初八,洪济寺的庙会又开始了。洪济寺在粮市街中段与小北沟交界,也是搭台唱戏、摆摊儿卖货。
正月十三,普宁寺庙会,寺里喇嘛藏传佛教的游寺和跳步踏活动,一般七天。但藏传佛教的这个活动不如火神庙的庙会热闹,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离得太远,不如小南门到狮子沟之间的商业庙会吸引人,游人接踵、车水马龙。。
正月十五元宵节,以火神庙、武庙为中心的庙会又开始了。戏台搭在丽正门前,火神庙周围是灯展,西大街、三道牌楼、粮市街沿街店铺门前全部张灯结彩,节日气氛浓郁。
元宵节民间花会非常热闹、高跷、旱船、舞狮、龙灯、背歌、中幡等等,各显其能。
这一正月,根本没时间喝酒,闲不下来。
3.
转眼到了二月二,有活动的是药王庙。
传说,乾隆二十年(1775年),乾隆皇帝陪母亲去五台山进香后,回来下旨在北京和承德各自修建药王庙。承德药王庙在狮子沟北山脚下,敕建寺庙,规模宏大,每年的二月二是药王庙祭祀的日子,仅收香火,不办庙会。
农历四月二十八是药王孙思邈的生日,这一天才大办庙会。
庙会连办三天,除了烧香拜佛外,还是一个中药材的交易大会,届时,除了本地各县乡村的药商来这里买卖药材外,来自内蒙、辽宁和关内的药材厂家和药贩,都带着大批的药材来这里交易。
有点现代中药材交易大会的节奏,类似现在的安国和包头。
市内的同仁堂、同春堂、龙源堂、大生堂、仁寿堂等中药铺,不但收购药材,还送医下乡,派出老专家来现场看病问脉,有的还免费发放药品。
和医院门口摆摊儿算卦的人很多一样,药王庙庙会上,算命的也多,也是文化。
4.
三月三、蟠桃宫庙会。
蟠桃宫是泰山行宫,供奉碧霞元君。
康熙五十七年在承德红石峦东山坡上仿泰山行宫而建,1948年,国民党十三军修工事,拆毁了庙宇,偷走了文物。
碧霞元君是女神,在正殿,偏殿供奉着12位花神,后殿供奉王母娘娘,有金童玉女相伴。
农历三月三,山上桃花正艳,戏台上歌舞正浓。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赏花踏青看戏,捎带着搞对象,男男女女在女神面前烧香祈福,香火盛极一时。
此种景象,不由得联想到大理三月好风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