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延飞:校长不能局限于做一名“扫地僧”
累计更文458篇,本文1207字。
有位朋友和我一样,也在一所乡村小学做校长。他的校园面积很大,学生仅有30人,且年龄小小,教师共六人,其他都是女教师。于是,他去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校园,用大扫把一下一下的扫,整个校园打扫完,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打扫结束,累得浑身出汗,也筋疲力尽。冬天还好,只当锻炼身体,外加御寒,打扫完校园,浑身暖洋洋的。可是,夏天就不那么舒坦了,浑身难受。
我在想,乡村小学的校长就是一个“扫地僧”吗?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我们不是扫地僧,我们扫地就是在修炼吗?其实,这样的工作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李希贵校长曾说过,校长是船长,不要去做水手的活。
也许,有人认为,那是大范围学校的校长,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哪个不是五八叉,什么活儿都要干,就连墙上钉一颗钉子,也要校长自己亲自去。“党政工团队,生老病死退”哪一项不需要校长亲历亲为呢?或许,还有人说,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要知道,比起打扫校园来说,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呢。比如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统筹规划,学校的队伍建设。
其实,也未必什么都过问,什么都管,不见得都是很专业,不见得都能管好。全体老师分工负责,明确责任,比如像扫地这样的小事情,完全可以这样去做:
一、统筹安排,师生共同打扫
把校园按老师分班级分区域,规定打扫截止的时间,统筹安排。打扫的频次可以根据季节和校园的卫生程度。尤其是大风天,打扫难度极大,可以停止打扫。不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么,刮大风扫地——假积极。
二、如果条件许可,利用机械打扫
马岭小学的马校长就很有办法。他购置小型扫地机,女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操作,方便快捷。其实这真是好办法。科技时代,用机械提高工作效率,的确有借鉴的价值。
三、借助外力,让工作更高效
现在的农村,国家安排贫困户脱贫而设置一些公益性岗位,安排贫困户就业,每月有固定工资,主要负责农村道路的卫生打扫保洁和花草修剪。学校可以和村委一起协商,把校园也列入公益性岗位打扫的范围,每周打扫一到两次。包括校园花木的修剪,都可以外包。
我也曾修剪过校园的红叶石楠,说实话,自己还是不专业。一节课时间才修剪了两棵,效果并不好,本来想修建一个爱心的形状,到最后还是四不像,可能与本人缺乏艺术细胞有关。因此,把一些工作外包,一则人家都配备有专门的劳动工具,二则专业人员打扫效率更高。
这样,使老师和学生从中解放,师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读书。
乡村学校的校长没有多高贵,不是不能去扫地,但要天天一到学校,只能去扫地,成为一种惯性,做一个“扫地僧”,姑且事迹感人,但大家是否想过,校长如同船长,若都争着去划船,工作势必会乱套。
学校的远景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课程设置和队伍建设,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些都是需要校长来认真考虑的专业问题。而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
总之,让校长和老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如何让每一位校长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每一位教育人深入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