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听声
苏州听声
用声音辨识苏州,首先是评弹。如果你是第一次到苏州,在小桥流水的视觉苏州中,不经意从粉墙黛瓦的某个窗户传来三弦、琵琶声响,接着听到的就是一声软糯的让你发酥的吴语方言唱词,娓娓道来,即是唱也是在促膝细语、聊天讲故事,会一下子舒缓轻松起来。你可能会一时间醉在苏州的空气里,挪不动步子。
评弹是属于市井的,所以在苏州老城的街巷里无处不在。特别是从外地来旅游,会急着走在拥挤的山塘街、平江路或者木渎古镇,不管巷子里人群多么拥挤,某间屋里传来的评弹声总是一如既往的平缓节奏,声音的甜腻让你一点也不觉得人群拥挤的烦躁,就是邻家妹妹和哥哥在和你絮叨、逗你开心的感觉。
属于市井的评弹,不需要特别选择在哪里听,在苏州老城的每一处都合适。在拥挤的平江路或山塘街,你顺着声音随便拐进一间屋子,找一个地方坐下,要一杯茶水,磕着瓜子就开始听。站着也行,当你觉得累了可以转身就走。可以看着字幕知道意思,也可以听听声调,不理会意思,当本地人听到戏谑处哄堂大笑,也会感染到你。反正多是些民间传奇故事,像风流唐伯虎那样有趣的居多。
听一阵子评弹,再出门重新回到街上拥挤的人群,你好像有点看懂了苏州:门里评弹的甜糯和门外街市的热闹,好像都不能缺。更不能缺的是总依着街巷延伸的小河,水上不时摇橹而过的小船似是在提示你,苏州是甜、淡、动、静适宜的。
如果你还想静心听一听苏州的声音,那就是昆曲。如果评弹已经酥软了你,昆曲的第一声入耳,就已经挑动你的神魂。不一定是第一声唱腔,不论是三弦、琵琶,还是还是笛和笙,序曲起处就有可能挑动你最深处的那条神经。不需要高音的刺激,昆曲就用低回婉转的水磨调动人的神魂。
昆曲不同于评弹,似是不适合在市井街市中,但也不是离热闹的街市很远。从人流拥挤的热闹处,找一个安静的巷子拐进去不远,可能就有一处园子适合。在苏州听昆曲,我大致知道有几类去处。
初到苏州的游客在山塘街、平江路的热闹处也能找到听昆曲的场子,大都和评弹一起,有些听完一折子昆曲,会给客人送一曲评弹。这里大都会选游客们多少熟悉的牡丹亭《游园》、《拾画》,一般没有现场伴奏,配乐是电脑安排的。景区里的演出多少有些迎合游客的意思。
第二种听昆曲的地方是一些宴乐的场所。苏州很有些园林虽被控制保护,但是可以营业使用的,主要是宴客。在这些园林里的宴席,是会安排些昆曲表演以助宴乐。昆曲兴起以来,过去的权贵家里的宴请场合估计也有昆曲表演,也不一定总是在正式的戏台上,也算是昆曲的一个去处吧。
第三种听昆曲的地方是一些古典园林的季节性安排,比如留园有时会在标志性的冠云峰前实景表演,也会在园内的戏台上表演一折。网师园的夏季夜游活动也会有各类表演,其中就包括昆曲。这些表演都比较短,主要是助游兴。同样在园子里表演昆曲,也大有不同。可园有时夜里活动会有很专业的表演,专演《浮生六记》,被组织方称为渗入式昆曲,也就是用实景园林为舞台。据说是因于沈复的《浮生六记》中记载自己和芸娘清贫又浪漫的爱情琐细,很多是在沧浪亭中,当时可园是沧浪亭的一部分。
另有一处在园林实景中表演昆曲的是大名鼎鼎的昆剧传习所,这个成立于1920年代的昆剧传习所在桃花坞的五亩园,培养了昆剧“传”字辈艺人群体,是昆剧的殿堂。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全本演出时长要七个多小时,就是由昆剧传习所的演员担纲,如今这个演出团体已在全国各地演出无数场,也有机会在五亩园大本营看到。在这里看到的是最专业的演出。五亩园修复之前有一段时间,昆剧传习所设在阔家头巷的沈德潜故居,这里如今除了培训,也有演出。数步之隔即是网师园,有名园的背景,看起来一定是很过瘾的。
与五亩园的昆剧传习所一路之隔的是苏州昆剧院,这里也是专业的演出,剧场门头显示是“中国昆曲剧院”,可见除了专业的演员,也有专业的演出舞台。这里多在周末演出几出折子戏,同样的戏和专业演员会在周日移到中国昆曲博物馆演出,博物馆离热闹的平江路很近,常常需要提早去占好位置。
如果还想深入昆剧,还有一些去处,就是一些文化机构,特别是设在古典园林里的机构,有爱好者聚在一起练唱。
去了这么多听昆曲的场合,我觉得昆曲最适合是在园林里演唱。
评弹和昆曲是苏州的典型声音,一个以通俗甜腻市井,一个以雅致挑高苏州气质。如姑苏街巷一街一河共同铺张江南水乡的韵致,缺少任何一个都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