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 | 风幡非动,动自心耳
“南海有印宗法师,讲《涅槃经》。禅师听于座下,因问大义,质以真乘。既不能酬,翻以请益。”
宗曰: “何不论禅定解脱?”
谓曰: “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性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 “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能曰: “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佛言: 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之不二;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印宗对慧能此番解释大为赞赏,称其为“犹如真金”
据《光孝寺志》记载,寺内原有十三殿、六堂、三阁及僧舍坛台灯,号称“十房四院”,占地广袤,规模宏大,妙相庄严,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有“光孝和尚,跑马烧香”之说。清代,光孝寺由于驻军使得面积逐渐缩小,大部分建筑损毁。现存光孝寺坐北向南,沿中轴线布置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东侧有伽蓝殿、佛睡阁、钟楼、洗砚池、莲花池、东铁塔、洗钵泉等。西侧有鼓楼、大悲幢、西铁塔、回廊等,寺内空间布局舒朗,建筑繁多,鳞次栉比,古木婆娑,环境古幽,虽然居于广州繁华之地,却是出家人禅修清净之地。
大雄宝殿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顶,始建于东晋隆安元年至五年,此后历代存废修葺。原殿面阔五间,清顺治十一年增扩为七间。现存大殿有宋代遗风,唯殿后勾栏为宋代原物。
西铁塔。西铁塔在光孝寺大雄宝殿右侧,处寺之西,故名西塔。铁塔平面为四方状,底每边长约1.73米,下为须弥座,座高约1.68米。塔原为七层,抗战时房屋倒塌,压毁四层。每层四面塔身均铸有多个佛龛,内有佛像,如底层,横列16个,四排,中一大佛像,共53个,四面共212个;二层略小,全塔如竹节状递减。全塔共铸佛千馀,故人称“千佛塔”。
铁塔最为珍贵的是东西南北四面上的刻字铭文,其中东南北三面多处漫漶不清,唯西面甚是清晰可读。文曰:
玉清宫使、德陵使、龙德宫使、开府仪同三司、行内侍监、上柱国龚澄枢,同女弟子邓氏三十二娘,以大宝六年,岁次癸亥五月壬子朔十七日戊辰铸造,永远供养。
由于有着确切纪年,西铁塔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铁塔。此塔精彩之处还在于塔檐下和须弥座上铸有飞天、力士和各种图案花纹,极为精丽。飞天浮雕有敦煌风格;仰莲浑圆饱满;佛像丰颊广颐,结跏跌坐、神态端庄,唐代遗风尽显。
东铁塔现处光孝寺大雄宝殿东一小屋内,以其处东,故名东塔。塔平面四方形,7层,各边宽约1.35米、高约6。35米,下为石刻须弥座,高约1。34米。每层渐缩趋窄如竹状,内有多个佛龛,中藏佛像,形制如西铁塔。原称“金塔”,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寺僧以灰填其文,而涂金于外,谓之金塔”。今剥落已尽。塔础四面皆铸铭文,文曰:
大汉皇帝以大宝十年丁卯岁,敕有司用乌金铸造千佛塔壹所,七层,并相□莲花座高二丈二尺。保龙□有庆,祈凤历无疆,万方咸使于清平,八表永承于交泰,然后善资三有,福被四恩。以四月乾德节设斋庆赞。谨记。(西面)
塔身铭文称汉大宝十年敕有司用乌金铸造,以四月乾德节设斋庆赞。由此可知,此塔铸造年代晚于西铁塔四年。
光孝寺内时常人来人往,烧香拜佛不绝于途。而我逗留羊城之时,专为六祖慧能大师圣迹和东西二铁塔前往光孝寺。其实,按照慧能大师的禅师,非香在烧,亦非火燃,而在心燃。其实,广大信众大可不必逢寺便大把小把的烧香,既污染空气,也对古建筑有损坏之虞,更非佛祖本意。只要心所至,不烧亦是最高的崇敬。留下片刻时间,多在菩提树下怀念一下六祖大师的事迹,冥想一番,也是一种怀念。
数年前,炎热的广州留下了很深的回忆。光孝寺内的漫步,找寻二铁塔的惊喜恍若昨天,岁月流水,物是人非。人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亦不知晓未来将在何方,但是依然要对昨天有着深深的怀念,对当下有满满的珍惜,以及对明天包含无比的希冀与憧憬,风幡随其所动,吾心岿然不动。